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稻瘟病菌在水稻CO39近等基因系上的生命表和繁殖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以CO39为背景的水稻近等基因系与广东省稻瘟病菌3个优势生理小种(ZC13、ZB1和ZB5)构成12个亲和性和非亲和性互作组合,组建各组合稻瘟病菌的生命表和繁殖表,分析在亲和性互作中稻瘟病菌的生存和繁殖状况对寄主发病的影响,并探讨在非亲和性互作中抗性基因在抵御病菌侵染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亲和性和非亲和性互作中,稻瘟病菌生长繁殖各阶段均参与了感抗反应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CO39近等基因系上,同一小种的孢子萌发率或菌丝形成率无明显差别,而小种间则表现一定差异;病菌的定殖和繁殖是亲和与非亲和互作的关键阶段,定殖率、病斑形成率低,则寄主表现抗病,反之则表现感病。在繁殖表众多表示种群增长的参数中,世代平均产孢量F'、净增殖率R0、最大相对增长率rmax和种群趋势指数Ⅰ等4个指标适合于反映稻瘟病菌繁殖状况与感抗病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稻瘟病菌66 kDa糖蛋白激发子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采用离心、超滤、柱层析等方法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ca) ZC13菌株97-151a细胞壁来源的水溶性糖蛋白激发子进行了纯化;经SDS-PAGE检测,GP66达到电泳纯;凝胶过滤法及SDS-PAGE测定表明,GP66分子量为64~66 kDa;经蒽酮-硫酸法检测,糖/蛋白比例为3.84;可诱导水稻叶片过氧化物酶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升高。经热、胰蛋白酶和过碘酸钠处理后的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GP66的活性位点为糖基部分。 相似文献
15.
16.
17.
小麦秆锈病流行的简要模拟模型研究(Ⅰ):日传染率,潜育期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量研究和统计分析,找出了影响日传染率和潜育期(显症率)的主导因子。经多元回归建立了日传染率的回归方程,R1=0.5048+3.3437DTi+1.98910^3DPiDTi+0.4859Ln(WIi);R2=0.0360+0.2799sqr(DPi)+0.0384DT9+0.7680Ln(WIi);R3=-0.9027+0.2567sqr(DPi)+0.03934DTi+0.8812Ln(W 相似文献
18.
19.
小麦秆锈病侵染机率的叶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气候室条件下于感病的小麦品种上研究了不同露温(5,10,15,20,25,30℃)与不同露时(2,4,6,8,10,12,14,16,18,20,22,24h)组合下小麦秆锈病的侵染机率。得出侵染最适条件范围,即露温为15~25℃;露时为10~18h。本文首次在秆锈侵染的研究中应用了侵染机率的概念,组建了侵染机率(IP)因露温(DT)和露时(DP)而变的预测式:IP=-9.8792+0.2746(DP)+1.4947(DT)-0.03987(DT2)(R=0.8874) 相似文献
20.
采用离心、超滤、DEAE-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层析柱等方法对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细胞壁来源的激发子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以一套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对其诱导水稻叶片植保素、过氧化物酶(POD)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粗激发子提取物(CEF)及DEAE-SepharoseFF层析提取物DSⅡ和DSⅢ菌具有激发子活性。经热、胰蛋白酶和过碘酸钠处理后的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DSⅡ和DSⅢ的活性位点均位于糖基部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