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40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31.
菌渣作为一种新型廉价、可再生的栽培基质原料,不仅可以解决当地大量农业废弃物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还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菌渣与稻壳、沙子等辅料进行科学配比,可以用于日光温室的番茄栽培,能够解决连年集约化种植引起的连作障碍问题,还能结合水肥一体化实现精准肥水管理,提高番茄品质。  相似文献   
32.
农业废弃物还田对番茄品质、产量及土壤氮磷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农业废弃物还田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氮磷钾(NPK)等的影响,以"金棚8号"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日光温室小区试验法,设置菌渣、稻壳和麦秸配比(体积比):CK为0∶0∶0,T1为2∶0∶1,T2为0∶1∶2,T3为1∶2∶0,T4为1∶1∶1,T5为1∶0∶2,T6为2∶1∶0,T7为0∶2∶1共8个处理,研究了不同配比还田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NPK质量比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还田提高了番茄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VC)和番茄红素质量分数,降低了有机酸质量比,增大了糖酸比.其中处理T4的可溶性糖质量比最高,达3.30%,而有机酸质量比则最低,为0.30%;果实糖酸比以处理T1,T2和T5的为较佳,分别为7.21,8.49和8.60;果实VC质量比为(9.62~17.54)×10~(-2)mg/g,较CK的增加了33.16%~82.33%,各处理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处理T4的番茄红素质量比最高,其次为T2的,分别为82.88,80.80 mg/kg,较CK的分别增加了47.11%,43.41%.此外,还田处理显著增加了番茄产量,处理T2的产量最高,达100 927.02 kg/hm~2,较CK增产31.41%,各处理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土壤碱解氮质量比以处理T3的最高,达131.26 mg/kg;各处理的土壤有效磷质量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的;土壤速效钾质量比为127.02~155.03 mg/kg.处理T6的有机质质量比最高,为16.0 g/kg.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等指标,处理T2较佳.  相似文献   
33.
菌渣基质栽培对日光温室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有效地实现菌渣的循环利用,本试验以金针菇菌渣为主要原料,研究菌渣基质对设施栽培番茄的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渣基质番茄栽培可以显著改善其果实的品质,早春茬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较对照的土壤栽培增加10.26%,秋冬茬增加16.54%,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菌渣基质栽培番茄的果实(鲜重)茄红素含量最高为165.48 mg/kg,较对照的土壤栽培提高11.04%。菌渣基质栽培早春茬番茄果实的糖酸比为8.59、秋冬茬为8.52,口感较土壤栽培更佳。此外,早春茬、秋冬茬菌渣基质栽培番茄产量分别为166 304.25 kg/hm~2、150 935.25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早春茬、秋冬茬菌渣基质栽培番茄效益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82 253.90元/hm~2、151 074.75元/hm~2。本研究表明,在番茄基质栽培中菌渣的利用具有可行性,为菌渣的高效利用和番茄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为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及降低农业生态污染,研究了不同体积比腐熟菌渣、稻壳、牛粪复配河沙制成的5种配方基质(T1=6∶0∶1∶1,T2=4∶2∶1∶1,T3=3∶3∶1∶1,T4=2∶4∶1∶1,T5=0∶6∶1∶1)对‘STP-F318’番茄光合速率、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3、T2处理番茄平均产量分别为157 825.65、150 733.26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配方处理对早春茬番茄维生素C含量影响不显著,而对秋冬茬维生素C含量影响显著。番茄红素含量变化趋势与维生素C含量趋势类似。两茬T5处理番茄可溶性糖含量均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早春茬T2和T3处理番茄糖酸比为8.43、8.30,秋冬茬T3和T4处理糖酸比为8.16、8.45,口感较佳。综上所述,T3、T2处理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高,果实品质佳,产量高,适宜在设施土壤退化严重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正>在山东农大肥业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以"山东省农村土地施肥状况调查"为主题的山东农大学生"三下乡"服务活动圆满结束。2008年的暑假,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是享受奥运盛宴带来的闲适与激情,而对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而言,更多的则是调研过程的忙碌与充实。与以往调研过程不同的是,这次调研得到了山东农大肥业有限公司的资助。  相似文献   
36.
正应用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山东泰安地区秋季露地青花菜栽培可减少化肥用量40.2%,减少化学农药用量42.6%,青花菜优级花率提高10百分点,每667 m~2增产17.08%,增效29.5%。山东泰安是我国重要的青花菜产区,当地青花菜种植茬口主要有早春小拱棚、早春大拱棚、小拱棚二膜栽培以及秋季露地栽培。其中秋季露地青花  相似文献   
37.
1980年至今,是我国果树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2000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为24916亿元,其中,蔬菜和水果生产仅次于粮食作物,分别居种植业中的第2位和第3位,两者总产值近4000亿人民币。据统计,目前我国苹果栽培面积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产值却占种植业总产值的10%。果树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和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加入WTO后,我国果蔬产品将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果蔬产业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其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必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得到进一步发展[1]。伴随着果树产业的快速发…  相似文献   
38.
设施栽培中,因过量施肥使得土壤硝酸盐含量过高,导致次生盐渍化,引起连作障碍,制约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综述了设施土壤中硝酸盐积累现状、原因、潜在风险及危害等研究进展,阐述了硝酸盐与作物间的关系,并对相关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9.
以"寿光独根红"韭菜品种为试材,设5个基质配方(体积比),分别为菌渣∶稻壳∶牛粪∶沙子=6∶0∶1∶1(T1),菌渣∶稻壳∶牛粪∶沙子=4∶2∶1∶1(T2),菌渣∶稻壳∶牛粪∶沙子=3∶3∶1∶1(T3),菌渣∶稻壳∶牛粪∶沙子=2∶4∶1∶1(T4),菌渣∶稻壳∶牛粪∶沙子=0∶6∶1∶1(T5),研究不同配方基质对韭菜根系活力、氮素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韭菜根系活力T4处理前三茬均为最高, T3处理次之,第四茬略低于T3但二者差异不显著。T4和T3处理的总产量、氮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二者无显著差异。T3处理VC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T4处理为最高。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因素,本试验条件下T3、T4为韭菜优质高产的栽培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40.
以"STP-F318"番茄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研究了菌渣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和发酵参数变化的动态,设置不同发酵程度的菌渣(CK:0 d、T1:10 d、T2:20 d、T3:30 d、T4:40 d、T5:50 d)配制成番茄栽培基质(SCK^ST5为V菌渣∶V稻壳∶V牛粪∶V沙子=4∶2∶1∶1),研究其对番茄产量和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以期为基质栽培番茄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在堆腐的过程中,菌渣pH和EC值变化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以T2处理为最大,分别为8.83、7.25 mS·cm^-1,而有机碳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以T5处理最高,分别为15.01、1.06 mg·g^-1,蔗糖酶活性为86.95~112.04 mg·g^-1。速效氮含量以T2处理最高,为1417.91 mg·kg^-1,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上升趋势。ST4处理番茄产量最高,为203802.80 kg·hm^-2,病情指数以ST4处理最低,为0.70,较SCK降低86.46%,防治效果与病情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反,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由此,T4处理菌渣的基质配方栽培番茄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