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3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连续4年在我国小麦条锈病常发易变区的陇南, 采用对52个感病反应型小麦品种的潜育期、病情指数和千粒重损失率3个指标综合评分的方法, 进行了慢条锈性鉴定与评价, 筛选出高度慢条锈品种6个, 中度慢条锈品种7个, 低度慢条锈品种12个, 分别占11.54%、13.46%和23.08%。鉴定评价体现了慢锈性特点, 结果可靠, 简便易行, 适合筛选慢条锈品种并为生产上加以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此外, 通过研究对小麦品种慢条锈性的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2.
优质大果杨梅新品系乌紫杨梅的生物学特性及其RAPD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乌紫杨梅是从浙江省象山县的自然实生资源中选出的一个优质、大果、早熟杨梅新品系。乌紫杨梅果实正圆形,果面紫黑色,单果重为23.49g;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花色苷含量分别为83.6mg/g、13.26%、0.50mg/g,显著高于东魁杨梅;总酸为0.92%,比东魁略低;成熟期为6月15-24日,比东魁杨梅早7~10d。RAPD分析显示,乌紫杨梅新品系母本树与乌紫杨梅嫁接后代(嫁接第1代、第2代、第3代、第4代)的相似性极高,为0.94-0.98;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也最小。而乌紫杨梅及嫁接后代与东魁、炭梅、水梅的之间相似性较低、遗传距离也相距较远。上述结果表明乌紫杨梅是一个不同于其他杨梅品种、后代表现稳定的大果、优质杨梅新品系。  相似文献   
73.
~(60)Coγ辐射对不同品种草莓离体叶片再生及芽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丰香和章姬草莓的无根无菌苗为试材,用10~40Gy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以未辐照为对照,研究了60Coγ射线辐射对草莓叶片再生及植株继代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对辐射敏感,且丰香叶片比章姬叶片敏感,叶片再生的半致死剂量为10~20Gy;辐照后不同时间取叶接种,丰香叶片的不定芽再生率在剂量10Gy呈上升趋势,而其他剂量则几乎未见有变化,章姬在剂量10~30Gy,叶片的不定芽再生率提高较大,40Gy仍表现轻微下降;适宜的辐射剂量对草莓试管苗增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4.
谢鸣 《农村百事通》2009,(22):31-31
“华特”是从野生毛花猕猴桃中选育出的猕猴桃新品种。 特征特性 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成熟叶椭圆形,叶正面绿色无茸毛,叶背淡绿色.叶脉明显。聚伞花序.每花序有3-7朵花.花瓣淡红色,5~8片,卵圆形.花冠直径5.6厘米,子房杯状,花梗茸毛多、白色。果实大,单果重82~94克,最大132.2克。果实长圆柱形.果皮绿褐色、密集灰白色长茸毛。果肉绿色.髓射线明显.  相似文献   
75.
文章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出发,针对该地区设施果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使长三角地区设施果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6.
不同光质对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色素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花青苷的影响效果为蓝光〉绿光〉白光〉黄光〉红光,表明短波长的光要优于长波长的光,其中蓝光还有利于提高果实的光亮度。黄光处理不利于花青苷的积累,但有利于类黄酮及总酚的积累,表明不同光质可以调控不同次生代谢产物的分配。  相似文献   
77.
‘金义’是从中华猕猴桃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四倍体黄肉猕猴桃新品种。在浙江金华地区果实采收期为10月上旬。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质量110 g,软熟时果肉黄色,高甜,味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6%~22.1%,总糖含量11.8%~13.6%,总酸含量(以柠檬酸计)12.32~15.26 g·kg-1,维生素C含量1.28~1.56 mg·g-1FW。树体较抗溃疡病。丰产稳产,嫁接苗第4年平均产量15 300 kg·hm-2。  相似文献   
78.
果袋透光性对宁海白枇杷果实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白沙枇杷品种宁海白为试材,分析了白色单层、黄色单层、外浅黄内白双层、黄色双层和外灰内黑双层等5种不同透光率纸袋套袋对枇杷果实品质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提高果实表面的明亮度。套袋后果实的总糖含量较对照下降,下降程度随果袋透光率性的下降而增强,其中外灰内黑纸袋与对照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套袋还降低了果实的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和果实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以透光性低的外灰内黑双层纸袋下降最大;但对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较少。套袋后果实的抗氧化能力下降,与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降低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9.
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淀粉积累差异及其糖代谢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低淀粉积累型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淀粉积累差异、糖代谢特性及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为提高猕猴桃果实糖含量和风味等关键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淀粉积累型品种‘红阳’和低淀粉积累型品种‘华特’为试材,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相对生长速率、碳水化合物(淀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干物质含量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果实碳水化合物含量与果实生长速率呈负相关,其含量随淀粉积累而不断增加;淀粉含量与果糖、葡萄糖、蔗糖等可溶性糖含量及干物质含量均呈正相关,当达峰值时,其在‘华特’和‘红阳’果实碳水化合物含量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7.1%和84.1%。‘红阳’果实淀粉积累增速快、峰值高、时间长,其淀粉积累平均速率为0.685 mg•g-1FW•d-1,淀粉积累峰值为70.78 mg•g-1FW,分别是‘华特’的1.34倍和1.69倍,且其淀粉积累时间比‘华特’长21 d。‘华特’果实淀粉在采前已急剧下降,至采收时几乎都转化为可溶性糖;而‘红阳’果实淀粉含量仍直线增长,并在采前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华特’果实的中性转化酶(NI)和酸性转化酶(AI)活性始终显著高于‘红阳’,而后者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活性一直明显强于前者。‘红阳’和‘华特’的果实淀粉含量与AGPase和SPS活性的相关性最强,而与NI和AI活性呈较强负相关。NI活性与AI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AGPase、SPS、蔗糖合成酶(SS)、果糖激酶(FK)、葡萄糖激酶(GK)、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ase)等酶活性均呈负相关;‘红阳’果实中的AGPase活性与SPS、SS、FK、GK、UGPase等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猕猴桃果实碳水化合物积累以淀粉为主,AGPase是影响淀粉积累的关键酶,NI、AI和SPS活性的差异可能是造成果实淀粉积累高低、干物质多少、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不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0.
‘金丽’是在中华猕猴桃资源普查中发现,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晚熟四倍体黄肉新品种。果实大,长圆柱形,平均单果质量110 g,最大可达200 g。果皮黄绿色,有少量浅褐色点状凸起,成熟时果肉纯黄至金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维生素C含量为1 440 mg·kg-1,肉质细嫩,口感鲜美,有香味。4℃低温可贮藏3个月。盛果期产量25 90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