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目前,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在全国总体呈现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农村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据分析,市民的消费水平高于农民3倍以上,这就意味着全国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相应上升1.4个百分点,可推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同时,住房建设(包括其带动作用)增长10个百分点,可带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这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体内消化酶、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草地贪夜蛾的寄主选择及适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用玉米、小麦、马铃薯和烟草4种寄主植物叶片饲喂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至5龄,测定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草地贪夜蛾体内消化酶(脂肪酶、胃蛋白酶和α-淀粉酶)、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和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羧酸酯酶(CarE)、多功能氧化酶(MFO)和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活性变化,并比较4种寄主植物叶片次生代谢物(总酚、单宁和类黄酮)及营养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析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酶活变化与寄主植物次生代谢物及营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取食马铃薯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活性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取食其余3种寄主植物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P<0.05,下同),而取食烟草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α-淀粉酶活性(0.48±0.08 U/mg)最高,显著高于取食其他3种寄主植物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取食马铃薯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SOD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取食其他3种寄主植物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而取食烟草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CAT活性最高(225.54±51.56 U/mg),是取食玉米叶片草地贪夜蛾幼虫的2.71倍.取食马铃薯和烟草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GST、CYP450和MFO活性均高于取食玉米和小麦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其中取食马铃薯和烟草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GST活性(100.50±4.71和98.69±6.21 U/mg)显著高于取食玉米和小麦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GST活性(54.85±1.94和70.62±4.04 U/mg);而CarE活性在取食烟草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最高,为184.79±9.05 U/g.4种寄主植物叶片中总酚、单宁和类黄酮含量均表现为马铃薯>玉米>小麦>烟草,而可溶性糖含量在小麦叶片最高(18.65±1.08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以马铃薯叶片最高(306.30±29.07 mg/g),烟草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最低.皮尔森线性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部分消化酶和保护酶活性与寄主植物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含量显著相关.[结论]草地贪夜蛾在不同寄主植物上表现出较强的生理可塑性,其幼虫可通过调节体内消化酶活性,最大限度地利用营养物质含量不同的寄主植物,并通过调节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增强对寄主植物次生代谢物或有毒物质的适应性,从而实现其寄主谱的扩张.  相似文献   
13.
猪疥螨病是由猪疥螨寄生于猪表皮内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寄生虫病,该病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开展猪疥螨病药物防治效果试验,可为兽医临床提供技术支持。对体虫清防治猪疥螨病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体虫清治疗猪疥螨病的适宜浓度为800~1000倍稀释液,该浓度下喷淋,低毒、安全、高效,且不受时间、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  相似文献   
14.
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方法及体会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袁勋  谢琦 《湖北农业科学》2022,(12):217-220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宽了信息的传播渠道,同时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带来新的境遇。智能时代,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传播,应充分利用好智能技术,实现民俗文化空间的再生产,借助智能终端,向受众全方位展现并还原民俗的地域语境,展现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让民俗文化在历史、自然、现实的互动中,不断得到传承与创新,也为乡村振兴提供无限动力。通过分析民俗文化传播的当前境遇,提出智能时代民俗活动的可持续传播路径,以期为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