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7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8篇
  1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羽色作为鸡品种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常规育种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羽色性状遗传方式的一般规律,并对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2.
为了了解江苏省蚕桑生产的基本情况,掌握家蚕疫病的发生规律,2008年选择吴江市和如东县开展了秋蚕生产基本情况和蚕病疫情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户秋蚕养蚕规模不足2张,平均孵化率达到97%,平均结茧率为78.72%,比春蚕低10%以上,张种产茧量为35.68kg,比春蚕低6.65kg;秋蚕各种蚕病的发生明显增加,总发病率达6.42%,高于春蚕(0.79%);在吴江市,秋蚕蝇蛆病的发生率为7.04%,超过农药中毒(6.36%),防病的重点应放在蝇蛆病和农药中毒上。在如东县,中秋蚕以农药中毒发生最高(5.72%),晚秋蚕以真菌病发生较高(2.66%),中秋、晚秋蚕的防病重点应分别在农药中毒和真菌病的防治上。值得注意的是秋蚕遗失蚕率(15.31%)超过蚕的发病率(6.42%),因此可以认为遗失蚕率是比发病率对张种产量影响更大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53.
2009年3月19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省海安县畜牧兽医局、江苏省海安县家禽业协会、《中国禽业导刊》、《中国家禽》及中国家禽业信息网承办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在江苏海安举行。  相似文献   
54.
本文采用RT-PCR方法,从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千穗谷1号"的幼嫩种子克隆出AmA1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序列(ORF),其长度为915 bp,编码305个氨基酸.经Blast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籽粒苋AmA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本一致,只在起始密码子下游51 bp处由G变成C,但不影响氨基酸的编码.将该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经过IPTG诱导,能正确表达出37 kD的融合蛋白.同时构建了AmA1基因双T-DNA双标记植物表达载体PCDMAR-AmA1-dsRed2-hpt,该载体含有2个独立的T-DNA区,其中一个T-DNA区含有选择标记基因hpt和可视标记基因DsRed2(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另一个T-DNA区含有由水稻胚乳特异性表达启动子pGt1驱动的AmA1基因,在AmA1基因的两侧连有两段正向重复的烟草Rb7MARs,以增强AmA1基因的表达.实验结果为下一步规模化培育稻米氨基酸组成平衡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水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3个藤茶品种的不同器官、不同加工方式以及不同存放时间总黄酮和二氢杨梅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藤茶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根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35.03mg/g;叶的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为3.93mg/g;采用晒干方式加工的藤茶叶的总黄酮和二氢杨梅素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12.74mg/g和4.72mg/g;存放1年的藤茶叶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92.82mg/g;存放2年的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为14.42mg/g。  相似文献   
56.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是一种新型的高通量的蛋白质测序技术,其通过与高精度的质谱仪串联,可同时对多达8个样品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测定蛋白范围广泛、检测限低、分析结果可靠、精度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植物体的结构、功能、表达等方面的研究。水稻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首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的谷类模式植物,在蛋白质组水平上研究水稻的生长发育、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iTRAQ的原理、操作流程和优缺点,重点就iTRAQ技术在水稻组织器官、亚细胞水平、逆境胁迫、激素诱导、突变体等方面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行了分析,并对iTRAQ技术在水稻蛋白质组学上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7.
利用石蜡切片法,结合光学显微镜技术对樱桃萝卜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不育株和对应保持系可育株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观察结果表明:不育株与可育株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差别不大;不育株的花药小孢子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期后,可以形成正常的四分体,绒毡层出现排列异常,单核小孢子期绒毡层细胞液泡化,绒毡层细胞向中间挤压小孢子,小孢子因得不到足够的空间和营养来源,最终在开花前发生败育导致小孢子完全解体.  相似文献   
58.
黄心乌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黄心乌类型白菜的游离小孢子胚诱导率,选用7个淮南黄心乌品种,研究不同品种、取蕾月份和预处理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仪研究再生植株的倍性变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小孢子出胚率存在明显差异,只有3个品种09-96、09-97和09-98诱导出了胚状体,平均出胚率分别为1.13胚/蕾,2.93胚/蕾和4.63胚/蕾;33℃热激处理对小孢子的胚发生至关重要;与对照相比,0.2%正丁醇预处理5 h显著提高了09-97和09-98的出胚率;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在获得的再生植株中,单倍体、双单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都存在,但以双单倍体为主,09-97和09-98的双单倍体率分别达到70%和80%。  相似文献   
59.
就园路的规划设计原则、布局等进行了理论探讨,结合实际,详细论证了园路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0.
北方粳型超级稻根系生长与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的北方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和沈农606为试材,秋光和辽粳294作为对照,采用盆栽方法,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各个品种的根冠比、单位地上部分所具有的根长、根系总吸收面积、叶面积指数、干物质运转与分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育前期对照品种秋光和辽粳294叶片伸展速度较快,后期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减少,出现早衰的现象;超级粳稻品种沈农265和沈农606生育前期根冠比大,生育后期有较高叶面积指数,根系发达,没有出现根系冗长,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换率中等,可以充分利用生育后期的光能资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更多的干物质,为高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