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31篇 |
免费 | 40篇 |
国内免费 | 6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10篇 |
农学 | 157篇 |
基础科学 | 164篇 |
216篇 | |
综合类 | 960篇 |
农作物 | 186篇 |
水产渔业 | 172篇 |
畜牧兽医 | 460篇 |
园艺 | 257篇 |
植物保护 | 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72篇 |
2021年 | 79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100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131篇 |
2013年 | 103篇 |
2012年 | 107篇 |
2011年 | 101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122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124篇 |
2006年 | 127篇 |
2005年 | 128篇 |
2004年 | 158篇 |
2003年 | 120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81.
深圳市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破坏城市生态环境,降低市政管网运行效能,影响全市治水成效。面对水土流失问题,近年来深圳市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开展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创新监督管理工作思路,完善配套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在水土流失治理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总结了深圳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经验,分析了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新形势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要求,谈了对后续工作的几点思考,可为类似城市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2.
183.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落叶灌木,与刺五加是同科同属植物。其嫩茎俗称“刺拐棒”,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生于针阔混交林内、林缘、灌木丛间及溪流附近。由于短梗五加嫩茎具有无污染、口味独特,并具保健功能的特点,已成为辽东人民传统食用的精品山野菜。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于山野菜的资源开发十分重视,如美国、法国、日本、韩国 相似文献
184.
为探讨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编制,以某省级工业园作为对象,通过对项目概况、水土保持现状调查评价和设计等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出编制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时需注意的几点:(1)调查园区的水土保持现状,划分建成、在建和待建区域,摸清园区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情况,统计已完成的土石方量和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2)结合园区各地块责任主体、属性差异、建设进度等划分多级水土流失防治分区。(3)分已建区、在建区和未建区3个区对园区进行水土流失分析与预测。(4)措施布设按已建区、在建区和待建区分别考虑。(5)水土保持补偿费按照地块功能特点可由园区管理委员会和入驻企业分别承担。(6)园区管理委员会对园区内项目实行承诺制管理,统一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报备时只需提供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书。 相似文献
185.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比分析了长江上游流域2000—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利用输出系数模型,计算了土地利用引起的面源污染负荷,并从面源污染TN和TP负荷量、负荷强度和不同来源等角度,综合分析得出长江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面源污染影响及其差异。2000—2006年,长江上游流域耕地面积减少约1.10×104km2,林地面积增加约1.10×104km2,其他土地利用变化很小,表明西部大开发以来,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江防护林和退耕还林等工程实施效果明显。长江上游流域土地利用造成的TN和TP负荷量2000年分别为114.14×104t和3.39×104t,2006年分别为111.21×104t和3.31×104t。四川省西北部雅砻江中游流域、大渡河上游流域、岷江上游流域和贵州省北部乌江中游流域,2000—2006年面源TN和TP负荷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86.
187.
基于GIS和RUSLE的拉萨河流域土壤侵蚀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识别土壤侵蚀关键区域,为开展拉萨河流域生态治理与水土保持提供依据。研究将修正通用土壤侵蚀方程(RUSLE)与空间信息技术(GIS和RS)相结合,以2010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得到拉萨河流域土地利用图,结合流域数字高程模型、土壤类型分布、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多年降雨数据,计算得到RUSLE模型中各因子值的空间分布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栅格计算功能得到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情况。对拉萨河流域土壤侵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年土壤侵蚀量为10 006.2万t/a,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 076.6t/(km2·a),中度侵蚀面积比例达59.0%,强烈以上侵蚀面积很小,但侵蚀量占比为14.3%,呈大部分区域中度侵蚀、局部区域强烈和轻度侵蚀的特征,中度以上侵蚀分别有24.2%,20.5%和16.8%分布在墨竹工卡县、林周县和嘉黎县。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与地形、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表现出很大的相关性,坡度每增加1个等级,土壤侵蚀模数平均增加861.6t/(km2·a),土壤侵蚀面积最大的为坡度15°~25°,其次为25°~35°;裸地、稀疏植被、旱地和草地的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7 949,5 621,2 816,2 505t/(km2·a),中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超过50%,其中稀疏植被和裸地均大于70%;植被覆盖度低于10%和10%~30%时,中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分别为76.8%和90.5%,植被覆盖度高于60%时,中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降低到28.3%。流域水土保持本底较好,但土壤侵蚀现状仍不容忽视,应对15°~25°坡度地区重点防治,同时防范陡坡地发生高强度侵蚀;对土壤侵蚀模数高的用地类型采取封育措施,促进自然修复,坡耕地采取增加地表覆盖、保护性耕作和间作套种等措施以提高水土保持功能;防止植被退化,结合综合运用林草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提高植被覆盖度,达到防治土壤侵蚀目的。 相似文献
188.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水土流失程度及库区水位变化规律,将145~152 m、152~170 m、170~177 m的消落带分别划为消落带下端、消落带中端与消落带上端,并以三峡库区185 m观景平台的上游消落带生态治理试点为例,采取植物与工程相结合的治理模式,通过选取植被覆盖率、物种种类、物种多样性、植物生长基质流失量4类指标,对试验区的生态修复效果状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的植被覆盖率沿消落带梯度方向从上至下在观测期内逐年降低;物种种类因受库水长时间的淹没有所减少,均匀性随高程的不同也呈现较大差异,α多样性指数在监测期内随时间的增长逐年降低;库岸受库水的长期浸泡以及浪涌的高频繁冲刷是消落带植物生长基质流失的关键因素,造成消落带上下两端植物生长基质流失比中端严重的主要原因为行船所产生的涌浪,且其随时间的增长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89.
府谷西部矿区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矿区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由地下开采而引起的地表塌陷、矿井固体废物遗弃、土地沙化、植被多样性降低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日益恶化的矿区生态环境,已严重制约和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分析煤矿采空区、塌陷区危害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府谷西部矿区应实施的生态修复措施,具体包括稳定地表沉降和地形整理措施、土壤重构措施、封育隔离措施、植被恢复措施。对可能取得的效益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90.
弹性蛋白酶基因(PAE)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株产弹性蛋白酶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基因组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得到的铜绿假单胞菌弹性蛋白酶(P.acruginosa elastase,PAE)基因,与GenBank中的序列对比发现同源性为99%.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PIC3.5K/PAE,莺组质粒Sac Ⅰ线性化后转化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菌株KM71中,通过PCR和表型鉴定表明,PAE基因已经整合到毕赤酵母染色体上.经大量筛选获得48株含高拷贝的重组毕赤酵母转化子.在甲醇诱导下,经过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进行PAE的表达,经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上清中含有一明显特异性蛋白条带,大小为34kD.活性检测结果,酶活为1 060 U/mL,是出发菌株的26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