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篇 |
农学 | 1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1篇 | |
综合类 | 41篇 |
农作物 | 11篇 |
畜牧兽医 | 4篇 |
园艺 | 7篇 |
植物保护 | 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74.
75.
77.
为制定大豆蚜Aphis glycines阶段特异性经济阈值,于2015—2018年连续4年开展田间试验,通过定点、定株调查和产量测定,运用回归分析法研究大豆4个特定生长阶段下不同密度大豆蚜侵染对其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4叶期—初花期阶段,大豆蚜侵染的累计蚜日及其种群增长率均最大,分别达到40 900头·日和0.184,大豆产量损失率也最高,达到了60.96%。大豆蚜的侵染密度与产量损失率在大豆出苗期—4叶期和4叶期—初花期阶段使用线性模型拟合的优度最高,在初花期—初荚期和初荚期—鼓粒期阶段使用对数曲线模型拟合的优度最高,并构建了各阶段的回归方程。基于反映市场价值和潜在产量变化的动态经济允许损害水平,得到大豆出苗期—4叶期、4叶期—初花期、初花期—初荚期和初荚期—鼓粒期阶段的平均蚜量阈值分别为79、227、323和460头/株;依据线性相关性转换得到更利于实际应用的阈值指标——有蚜株率和卷叶株率,如果提前3 d进行防治,则出苗期—4叶期阶段的有蚜株率阈值为17.88%,4叶期—初花期、初花期—初荚期和初荚期—鼓粒期阶段的卷叶株率阈值分别为4.78%、7.88%和12.59%。表... 相似文献
78.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耕作制度改变、超高产品种种植面积扩大及害虫抗药性等原因,致使稻螟年年发生,对水稻的高产优质造成严重威胁。文章简要分析了东北地区二化螟发生规律及危害上升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9.
辽宁地区韭菜根蛆发生与为害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辽宁地区韭菜田根蛆发生种类及优势种的消长动态,于2014-2017年分别采用黄色水盆诱集和挖根的方法对根蛆成虫和幼虫的发生和为害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辽宁韭菜田根蛆主要有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和食用菌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 Frey,二者常常混合发生。北镇地区优势种为韭菜迟眼蕈蚊,年发生7~8代,其中冬季温室期发生3~4代。初冬扣棚后根蛆为害期与冬韭生产期高度重合。沈阳东陵地区优势种为食用菌异迟眼蕈蚊,其在露地韭菜上年发生5代。根蛆在田间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随种群密度的增大而升高。施用有机肥可显著降低根蛆的为害程度。根蛆以3龄幼虫在大葱上越冬。辽宁地区根蛆的发生规律呈现冬季发生重,春、秋季略轻发生,夏季基本不发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