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1.
介绍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及管理现状,总结相关法规的建设情况及执行效果。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从使用者、政府、监管部门等方面,提出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管理的可行建议,为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鄂杂棉10号为对照,在三个密度水平下观察棉花两系组合SH31的生长及发育规律,结果表明:SH31在株高、出叶速度、现蕾速度和果枝数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在每公顷2.25万株的密度下结铃性最强。试验证实SH31比较适合稀植,以每公顷2.25万株的密度较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3.
棉花轻简化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塑料泡沫盘+基质水培育苗(简称水培苗),同时在免耕与旋耕地上做移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大田栽培方式在棉株生长和经济产量方面差异不明显,但免耕栽培有利于抢茬口保季节,并减少机耕和人工整地投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湖北省内布点进行棉花施用专用缓控释肥试验表明,棉花施缓控释肥具有显著的增产、省工效果。棉苗移栽到大田后一次开沟深施入缓释肥1 200 kg/hm2+盛花期追尿素75~120 kg/hm2的方法,能有效促进棉株生长,加快果枝、果节发育,增加成铃和减少蕾铃脱落,其子棉单产高达3 482kg/hm2,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2%以上,并实现节省劳动用工15个/hm2以上。  相似文献   
15.
湖北短季棉麦后直播不同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用两个短季棉品种中棉所50、中棉所64进行麦后直播棉不同密度(密度在37 500株/hm2至60 000株/hm2之间)高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单株铃数下降,公顷总铃数、籽棉产量增加;实收籽棉产量的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密度间籽棉产量差异极显著,中棉所50、中棉所64两品种均在60 000株/hm2的密度下产量最高,籽棉单产分别达4 188 kg/hm2、4 075 kg/hm2.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从内蒙古白绒山羊胎儿的生殖嵴中分离出原始生殖细胞体外培养并进行了鉴定。为建立内蒙古绒山羊原始生殖细胞(pri mordial germcells,PGCs)的培养体系,试验对比了A、B、C3组不同的培养条件对内蒙古绒山羊原始生殖细胞传代数的影响。RT-PCR鉴定结果表明,β-actin、hTERT、GAPDH、Nanog、Oct3/4为阳性、AKP染色为阳性;免疫荧光检测胚胎干细胞特异标志物Oct3/4、SSEA-3、SSEA-4呈阳性。未添加任何因子的A培养体系仅能传1代,添加LIF及Insulin的B培养体系可以传至4代,添加LIF、Insulin及优质胎牛血清的C组培养体系可以传至9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应用增效缩节胺(25%DPC水剂,简称DPC+)进行化学封顶的可行性。【方法】于2015―2017年在江苏大丰、安徽宿松和湖北武汉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人工打顶为对照,研究化学封顶时期(人工打顶同期、人工打顶后5 d)和封顶剂DPC+剂量(750,1 125,1 500 m L·hm^-2)对麦(油)后直播棉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与人工打顶相比,DPC+化学封顶处理的株高和果枝数增加(最多分别增加21.6 cm和4.8个),中部和上部果枝(尤其是上部果枝)缩短,除个别点次外果节数不受影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化学封顶处理的产量多与人工打顶相当,低剂量DPC+处理的产量在降水量大的年份有一定程度下降,化学封顶时期对产量影响较小。【结论】应用DPC+对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进行化学封顶有较好的可行性,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技术参数、建立稳发稳长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湖北省杂交棉栽培技术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的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19.
研究棉太金对不同种植密度下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产量形成和成铃结构的影响有重要生产指导意义。2011―2013年以早熟棉品种国欣12-1为材料,在安徽和湖北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7.5、9.0、10.5株·m-2)下,不同棉太金施用量(0、1.08、2.16 L·hm-2)在盛蕾期(7月28日)、盛花期(8月28日)、盛铃期(9月21日)分3次施用处理试验。结果显示,2011―2013年化控和年份显著影响了籽棉产量,化控与密度之间没有互作,化控与年份之间存在显著互作。在天气正常条件下,喷施棉太金能显著增加籽棉产量。在湿润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喷施棉太金会抑制营养生长,从而避免花铃期出现蕾铃脱落和烂铃,显著增加籽棉产量;在干旱少雨的条件下,喷施棉太金则会对产量不利。密度影响单位面积成铃数,但不影响籽棉产量。在7.5株·m-2条件下,分3次施用棉太金1.08 L·hm-2,利于实现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高产及机械采收。这些结果对长江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爱密挺在水稻、棉花和茶叶上的施用效果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在湖北省的试验示范情况,结果表明,在水稻、棉花和茶叶上使用爱密挺可促进生长、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其在水稻、棉花、茶叶等作物上的施用效果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