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林业   318篇
农学   188篇
基础科学   334篇
  197篇
综合类   1416篇
农作物   122篇
水产渔业   218篇
畜牧兽医   1026篇
园艺   241篇
植物保护   11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引进东魁杨梅在广东河源小面积种植,观察其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东魁杨梅对河源地区的气候较为适应,幼年树1年抽生4次梢,结果树1年抽生2~4次梢,耐瘦脊、耐酸、耐旱能力强,顶端优势明显;植后3年可形成早结树冠,4年生树单株产量15~25kg,6年生树单株产量30~70kg、平均株产45.5kg;果实于6月上中旬成熟,平均单果重24.9g,口感酸甜适中,肉厚,多汁化渣,品质优良,有较大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2.
疫情突发,生活垃圾中的潜在病毒性/病毒性垃圾的及时、高效、安全地收运管理是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关键要素之一。文中立足疫情时期生活垃圾管理通知、指南等系列规定,实证分析全城全封控和全城动态封控下潜在病毒性/病毒性垃圾收运管理,探讨全城全封控和全城动态封控下潜在病毒性/病毒性垃圾收运管理中的困境。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重点封控区域的潜在病毒性/病毒性垃圾收运管理存在着政策管理要求与现实收运管理能力协同不一问题,特别是全城全封控下潜在病毒性/病毒性垃圾难以实现日产日清的现象。提出重点封控区域的潜在病毒性/病毒性垃圾收运管理建议,为疫情时期潜在病毒性/病毒性垃圾高效收运和提级管理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3.
为建立一种能够快速检测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的方法,本研究参考GenBank上登录的NDRV S3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经条件优化后,建立了检测NDRV的RT-PCR方法.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仅能从NDRV分离毒中扩增到与预期大小相符,长度为298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检测灵敏度达到83.4 pg病毒RNA;而其它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禽呼肠孤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鸭瘟病毒、鸭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等样品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采用该方法对在广东不同地区采集的15份鸭病料样品进行检测,NDRV阳性率为53.33%.表明建立的RT-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可用于NDRV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4.
为确定中国杨属型蜂胶的抗炎功效成分,用100ng/ml脂多糖(LPS)和40μg/m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分别诱导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通过SRB法分别检测蜂胶水提物中分离的11种组分和蜂胶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的8段组分对2种炎症细胞模型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胶水提物中的11种组分不同程度的促进2种炎症细胞的细胞存活率,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8段组分也是不同程度的提高2种炎症细胞的细胞存活率。由此可知,蜂胶的抗炎功效成分十分复杂,很可能是多种成分协同功效的结果,而且酚酸类物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本研究旨在通过营养调控、添加益生素或牛至油,探讨替代抗生素,提高猪群抗病、抗应激能力的高效绿色添加剂组合.试验选用平均体重27 kg,健康长×大杂交阉公猪324头,随机分为6组:Ⅰ组(金霉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 mg/kg金霉素)、Ⅱ组(牛至油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 mg/kg牛至油)、Ⅲ组(益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 g/kg益生素)、Ⅳ组(营养调控组,提高日粮中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zn、Mn和Ⅰ水平)、V组(牛至油+营养调控组)、Ⅵ组(益生素+营养调控组).试验期为90 d.结果表明:V组猪生长速度最快,料重比最低,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Ⅳ组和Ⅵ组(P<0.05);血液中白细胞数量Ⅲ组最高,显著高于Ⅳ组和Ⅴ组(P<0.05);淋巴细胞转化率Ⅲ组和Ⅴ组较高,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和Ⅳ组(P<0.05);Ⅰ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最高,Ⅴ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猪瘟、蓝耳病及口蹄疫抗体水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营养调控同时添加牛至油完全可以替代抗生素,猪的生长性能、抗应激和抗病力超过添加金霉素.  相似文献   
86.
猪的猪断奶后多系统消耗性综合征(PMWS)及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VS)是两种衰弱性疾病.到目前为止治疗这两种疾病的努力均告失败.显然,卫生和管理是当前有助于控制这两种疾病的唯一措施.  相似文献   
87.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是植物重要的防卫蛋白之一,了解PGI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对其进行分子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法,从16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集群DNA中克隆了7个苜蓿PGIP基因的部分基因组编码序列,分别对应于蒺藜苜蓿(M. truncatula)7个不同的PGIP基因,并命名为MsPGIP5、MsPGIP6、MsPGIP7、MsPGIP8、MsPGIP9、MsPGIP10和MsPGIP11。其中,MsPGIP5、MsPGIP6、MsPGIP8、MsPGIP9和MsPGIP1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间的平均距离分别为20、74、34、423和21 bp,差异较大。对MsPGIP5、MsPGIP6、MsPGIP8和MsPGIP11进行荧光标记PCR单链构象多态性(FPCR-SSCP)分析,结果表明,其等位基因数目与PCR片段长度的比值分别为20、56、22和19 bp,变化趋势与这4个基因SNP位点间的平均距离基本一致。比较而言,在发现的7个苜蓿PGIP基因中,MsPGIP9序列高度保守,MsPGIP5和MsPGIP11的变异较大,而MsPGIP6与MsPGIP8的变异中等。  相似文献   
88.
为了明确不同苜蓿材料(Medicago Sativa)对茎点霉叶斑病的抗性,对来自国内外的30份苜蓿材料进行了苗期抗病性评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对不同抗感病材料体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苜蓿材料对茎点霉叶斑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各材料间病情指数(4.28~51.65)变化较大,其中抗病性最强的是来自内蒙的‘敖汉苜蓿’,感病性最强的是来自陕西的‘陕西苜蓿’,中抗材料有10份。接菌前,各材料间CAT,SOD活性差异显著(P<0.05),而PAL活性差异不显著;接菌后,3种酶活性均比接菌前有所升高,CAT和PAL呈先增后减的趋势,SOD活性呈依次递减趋势;同一材料在接菌后第4,8,12天3种酶活性也表现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9.
9个高羊茅品种苗期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法,观测高羊茅9个品种(系)在不同的盐分浓度梯度(0%、0.4%、0.6%、0.8%)胁迫下的存活率、株高、生物量3个形态指标和游离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2个生理指标,对9个高羊茅品种的苗期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存活苗数、相对株高、生物量随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脯氨酸含量、质膜相对透性随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综合评价9个高羊茅品种,幼苗的耐盐能力强弱顺序为:92-93〉92-81〉92-107〉92-114〉89-92〉92-72〉92-87〉92-105〉92-106。  相似文献   
90.
NaCl胁迫对苜蓿幼苗生长及不同器官中盐离子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景艳霞  袁庆华 《草业学报》2011,20(2):134-139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盐浓度处理为0,0.1%,0.3%,0.5%,0.7%,0.9%)苜蓿不同器官的生长情况(存活率、根长、茎长、叶片数),以及不同器官中Na+、K+、Ca2+、Mg2+的含量,并分析了K/Na、Ca/Na、Mg/Na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存活率、根长、茎长与盐浓度呈负相关,且当NaCl≤0.1%时,有利于苜蓿的生长。除根茎叶中Na+含量、根中Ca2+与盐浓度呈正相关,茎叶中的Ca2+与盐浓度相关性不明显外,根茎叶中K+、Mg2+、K/Na、Ca/Na、Mg/Na均随盐浓度增加而显著下降,且盐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另外从离子角度讨论了盐对苜蓿的毒害以及耐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