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11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进入11月,天气渐渐转凉,草坪草的生长变慢,草坪草也渐渐进入了休眠期。这个时期我们要做的相比其他时间要少得多,但绝对不是无事可做。要知道,冬季的管理对次年草坪的质量及观赏性的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2.
猪肠道微生物和抗生素的生长促进作用(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 肠道细菌产生的生长抑制代谢物3.1 酚/芳香族类复合物 酪氨酸和色氨酸在肠道中被细菌降解时会产生具有强烈毒性的酚类和芳香族类复合物,如苯酚、4-甲基苯酚、4-乙基苯酚、吲哚和3-甲基吲哚(粪臭素)等,这些物质都通过尿液排出(Deichmann和Witherup,1943)。无菌老鼠体内和尿液内没有这些酚类复合物(Bakke和Midtvedt,1970)。一般认为,人类食物中的蛋白质增多会引起粪中的氨、挥发性含硫物质以及尿中的4-甲基苯酚增多(Geypens等,1997)。然而个体禁食时,尽管没有任何的营养摄入,尿中苯酚和4-甲基苯酚的数量也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83.
利用1955、1974、1981、1994、2005年和2011年6个年代的航空和卫星影像,基于ERDAS IMAGINE 9.2、ArcMap 10、Fragstats 3.3、Excel等软件,选取一些常用景观指数,采取图、文、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955-2011年碧塔海流域景观演变特征和驱动因子。结果表明: 1)1955-2011年的56 a间,湖泊水域、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无变化,草甸和灌草丛分别减少了11.08 hm2和135.19 hm2,有林地增加了118.24 hm2,公路增加了28.03 hm2。2)1955-2011年呈现景观类型增加少、景观面积变化不大、景观破碎化程度很低、景观优势程度突出、景观形状不复杂和景观多样性偏低的状况,流域内自然景观保持了良好的自然状态,实现了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3)流域景观演变,2005年以前是生物、气象、气候、水文等自然驱动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2005年以后是生物、气象、气候、水文等自然驱动因子以及修建公路的人为驱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出以自然驱动因子为主、人为驱动因子为辅的景观演变驱动因子格局。  相似文献   
84.
采用超声和酶解结合的方法对薏米酶解液的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值、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以及超声次数对薏米酶解液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得到制备薏米酶解液的最优工艺参数:酶添加量200 U/g、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6、超声时间20 min、超声功率160 W、超声次数3次。在此工艺条件下,薏米的还原糖含量达到1.89 g/100 g,比原工艺条件提高了15.2%。  相似文献   
85.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土地可持续利用地区差异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基础构建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对黑龙江省2007年各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各地市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各地市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总体水平不高,并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性,哈尔滨市综合评价指数最高,协调度也最高,七台河市综合评价指数最低,黑河与绥化两市的协调度较低,大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高,其他城市综合评价指数相近,但存在的问题又各有侧重,最后从各地市制约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86.
为准确量化常规垄作和免耕不同量秸秆覆盖处理条件下,玉米不同生育期尿素氮来源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垂直运移特性和淋失风险,于2016年在连续运行9年的长期免耕定位试验基地上设置田间原位~(15)N同位素示踪微区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常规垄作(RT)、免耕无秸秆覆盖(NT-0)、免耕33%秸秆覆盖(NT-33)、免耕67%秸秆覆盖(NT-67)和免耕100%秸秆覆盖(NT-100)。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苗期和抽雄期,0~20 cm和20~40 cm土层尿素来源NO_3~--N的累积量显著高于尿素来源的NH_4~+-N,尿素来源NO_3~--N占所施入尿素氮的比例在苗期最高,各个处理相应土层的平均值分别为24.0%和17.4%。玉米成熟期,0~100 cm土壤剖面中残留的尿素来源的矿质氮96%以上是NO_3~--N,约有7%左右的尿素氮以NO_3~--N的形态垂直运移至80~100 cm土层中,其对相应土层总的土壤NO_3~--N库的贡献比例达50%以上,说明当季作物施入氮肥的淋溶损失风险较高。与常规垄作处理相比,免耕67%和100%秸秆覆盖处理降低了尿素来源NO_3~--N在深层土壤剖面的残留,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87.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氮转化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袁磊  李文周  陈文伟  张金波  蔡祖聪 《土壤》2017,49(2):240-247
利用~(15)N稳定同位素成对标记法并结合MCMC数值模型,研究了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毛竹林(BF)及其邻近黄山松–杉木林(NF)土壤氮素初级转化速率,以评估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氮状态,并分析其保氮机制。结果表明:BF土壤NH_4~+-N的总产生速率(以N量计,13.16μg/(g×d))是NF土壤的2倍(6.25μg/(g×d)),其中黏土矿物对NH_4~+-N的解吸作用是BF产生NH_4~+-N的主要过程(55%),而NF主要以有机氮的矿化作用为主(56%)。BF土壤氮素初级矿化速率为5.56μg/(g×d),显著高于NF的3.40μg/(g×d)。土壤氮素初级矿化速率与土壤全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C/N比表现显著负相关(P0.05)。BF与NF土壤NH_4~+-N总产生量的90%均被土壤微生物的同化作用以及黏土矿物的吸附作用所消耗。两种土壤的硝化作用微弱,BF土壤总硝化速率(以N量计,0.23μg/(g×d))与NF土壤(0.26μg/(g×d))相差不大。两种林地土壤硝化作用均以有机氮的异养硝化为主,自养硝化过程可忽略不计。BF与NF土壤中NO_3~–-N消耗速率均超过了产生速率,表明BF与NF土壤均能有效降低NO_3~–-N的潜在淋失风险,其中BF土壤中NO_3~–-N的消耗以微生物的同化作用为主(58%),而NF土壤以NO_3~–-N异化还原为NH_4~+-N过程为主(68%)。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种亚热带森林土壤的氮转化过程均以NH_4~+-N转化为主,产生的绝大多数NH_4~+-N会迅速通过微生物对NH_4~+-N的同化作用以及黏土矿物对NH_4~+-N的吸附作用固持到有机氮库中;自养硝化过程微弱,使得无机氮主要以NH_4~+-N的形式保存于土壤中,同时酸性土壤环境有效削弱了NH_4~+-N的挥发损失。此外,相对较高的NO_3~–-N微生物同化速率以及异化还原为NH_4~+-N速率,进一步有效降低了NO_3~–-N的淋溶损失以及反硝化作用的气态损失风险,使该地区森林土壤能够在多雨的条件下有效保持氮素,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88.
2009年以来,一些中小型养猪场发生以体质下降、消瘦、贫血、黄疸、生长发育不良、腹泻、呼吸困难、母猪繁殖障碍及皮炎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笔者对几个养殖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发现该传染病主要为圆环病毒病。在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改善饲养管理,辅助用药控制细菌性并发症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疫病的蔓延,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9.
90.
龙眼丰产稳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龙眼生产进入快速发展高峰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但由于面积增加过快,建园基础差,管理水平低,使得龙眼生产只有数量的增加而没有质量的提高,且普遍存在着低产和大小年结果等问题。要解决龙眼低产和大小年结果等问题,除加强果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外,正确掌握龙眼全年管理技术是关键。笔者根据多年研究和技术推广经验,总结了一套龙眼成年树全年管理技术措施,在一些地区推广,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