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4篇
  45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不同水分处理对豇豆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一种自制装置,在负压灌溉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一系列供水吸力梯度,结合盆栽方式对豇豆某些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供水吸力的增大,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少;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先上升后下降,Pn、Gs在吸力为20 hPa时达到最大而Tr在吸力为30 hPa时最大,Pn与Tr呈显著的正相关性,Gs与Pn、Tr都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和光化学淬灭(qP)先增大后减小,峰值出现在20 hPa,非光化学淬灭(qN)逐渐升高;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是先上升后下降,在吸力为30 hPa时都达到最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呈双峰曲线,高吸力下的WUE较大。  相似文献   
122.
基于沟式栽培的全封闭温室降温方法与作物生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温相对恒定、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的特点,在全封闭温室内采用沟式栽培法,根据蒸腾量进行补充灌溉,营造适宜作物生长的条件,研究不同沟深栽培条件下温室内环境因子的差异及其对小白菜蒸腾速率、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环境下,0.7 m和0.9 m深度处理的温度较温室内对照CKi有明显的降低,最大温差大于20℃;光照强度随着沟深的增加而减弱,但0.9 m深度处理的光照强度仍能满足光合作用的需求;空气相对湿度基本保持在25%~75%之间,适宜植株生长;水分生产率的大小在各处理中表现为0.9 m0.7 m0.5 m0.25 mCKiCKo。高温季节0.7 m和0.9 m的深度更适宜小白菜的生长。沟式栽培法可解决全封闭温室的高温、高湿问题,同时可提高作物水分生产率。  相似文献   
123.
本研究对薄层土的含水量和薄层土所含水分的蒸发率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在实验室测定了砂土、壤土、和粘壤土的薄层样品的水分蒸发过程。蒸发率迅速降低时的转折含水量被与压力锅法测定的萎蔫含水量相联系。薄层土蒸发数据还被用于计算高吸力段的持水曲线。vanGenuchten持水曲线模型经修改后可以很好拟合所计算的持水曲线数据  相似文献   
124.
为了解小麦各部位可溶性物质舍量与产量结构的相关性。对19个小麦品种于晴天的上午8:00~8;30,下午5:00~5:30取样,用便携式汁液分析仪测定穗、穗下节、旗叶和旗叶鞘汁液中的可溶性物质含量。结果表明,穗的可溶性物质含量变化范围为7.5%~12%;穗下节的可溶性物质含量变化范围为0.08%~O.12%;旗叶可溶性物质的变化范围为11.5%~17.5%;叶鞘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变化范围为7%~12%。穗、穗下节中的可溶性物质含量与千粒重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与穗粒数、穗数和产量相关不显著;旗叶、叶鞘中的可溶性物质含量与千粒重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穗粒数和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穗数无显著性相关;穗/旗叶可溶性物质含量比值与穗粒数、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千粒重和穗数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5.
负压控水下不同株型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盆栽试验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干旱胁迫研究中的难点之一在于减少土壤水分波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该研究采用负压供水盆栽装置,通过调节供水负压值精确控制土壤含水率,模拟土壤干旱胁迫,研究比较3种胁迫程度(无胁迫CK、轻度和重度胁迫)、2个胁迫时期(苗期、吐丝期)对不同株型玉米(小株型CF1002和大株型CF3330)的水分利用效率、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旨在分析2种株型夏玉米对不同时期、程度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苗期胁迫程度加重,CF1002的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从3.24增至3.43,而CF3330的WUE从3.70降至3.25。吐丝期轻度干旱胁迫后CF1002和CF3330的WUE较CK分别降低2.7%和24.4%,吐丝期重度胁迫后,CF1002和CF3330的WUE较CK分别降低17.4%和57.1%。与CK相比,吐丝期轻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使小株型和大株型玉米胁迫期耗水量下降61.3%和62.5%,灌浆中期光合速率下降22.9%和54.3%,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减少24.8%和38.0%,最终减产47.9%和71.5%,以上指标大株型玉米的降幅大于小株型玉米。在生育中后期,大株型玉米光合生产和蒸腾作用更易受干旱胁迫抑制,使物质生产和积累减少,水分消耗大幅下降。针对不同株型玉米在生育后期采用不同的水分管理策略有助于降低干旱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6.
肥料分层深施对旱作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充足底墒水、冬小麦生育期内旱作条件下,设计了4个不同土壤剖面层次施肥处理。即10cm土层施肥、10cm+30cm土层施肥、10cm+30cm+50cm土层施肥、10cm+30cm+50cm+70cm土层施肥,每个土壤剖面层次的施肥量相同,研究了分层施肥对旱作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深层次施肥可明显改善早作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提高产量。10cm+30cm+50cm分层施肥处理中,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都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叶面积指数大,叶绿素含量高,可溶性物质含量低,产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127.
以鲜食玉米主导品种农科玉(NKY368)与农科糯(NKN336)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称重式蒸渗仪的不同品种鲜食玉米耗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NKN336全生育期耗水量为358.99 mm,日均耗水量为4.79 mm/d,作物系数为0.272~1.611;NKY368全生育期耗水量为370.88 mm,日均耗水量为4.95 mm/d,作物系数变化范围为0.269~1.559。NKY368与NKN336均在抽雄吐丝期达到耗水高峰,耗水模数占比在52%左右。通过分析农田气象因素发现,太阳辐射、空气湿度与风速是影响鲜食玉米耗水的关键因素。综合产量、水分生产效率和品质多因素评价,NKN336产量、水分生产效率分别为9 052.80 kg/hm2、2.52 kg/m3,子粒中含有更高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及还原型VC。  相似文献   
128.
为研究设施番茄优质、高产、高效的最优灌溉制度,以蒸发皿、气象站、土壤水分传感器等仪器设备测定土壤水分信息作为灌溉决策依据,设计5种灌溉处理,以番茄单果重、作物产量、灌水量、糖酸比、Vc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基于熵权的逼近理想解法对灌溉制度进行分析评价,以确定最优灌溉制度。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不同灌溉制度对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面积指数变化趋势表现一致,其中株高、茎粗、叶片数在不同生育期表现为苗期生长较快,开花坐果期生长速度减缓,成熟期后基本无变化;叶面积指数则随着生育期逐渐加大,成熟时期趋于稳定。与其他处理相比,T3处理在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方面均表现为最优,其中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分别为12.62 kg/m3和40 842.88 kg/hm2。且在番茄生育期内的总耗水量表现为T5>T2>T4>T3>T1,其中不同处理在开花坐果期的耗水量最大,苗期次之,成熟期最少。不同灌溉处理下,番茄单果重、糖酸比、Vc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表现为T5>T3>T2>T4>T1、T2>T1>...  相似文献   
129.
营养液配置及灌溉控制技术已成为无土栽培中的关键技术,然而目前营养液管理控制中存在配置流程繁琐、营养液配比不精准及灌溉策略单一等问题,阻碍了无土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马利奥特装置的营养液管理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营养液配制系统与营养液灌溉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通过EC(电导率)和pH值传感器实时获取营养液成分,建立配液系统,依据不同作物营养需求自动、快速配置目标营养液。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结合作物栽培区的气象参数和应用环境,制定了3种不同的灌溉策略:参比蒸散灌溉模式、光照辐射灌溉模式、定时灌溉模式。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营养液的管理控制,为作物的无土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0.
【目的】研究全封闭小温室的降温方法,为全封闭温室的降温及水分循环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不同的降温思路,设计不同的试验方案,研究不同覆盖层、空间延长及水循环方式对全封闭小温室温度的影响,比较不同方法的降温效果。【结果】(1)中空材料对全封闭环境内的降温效果不明显。在双层中空玻璃的4个受光面加入一层水后,能够显著降低高温时段温室内的温度。(2)延长空间对全封闭小温室能够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平均可降低4℃。(3)利用水在全封闭小温室顶面和侧面循环,可使温室内温度降低,具有明显的降温效果。【结论】利用水循环方法能够起到较好的降温效果,空间延长法也可实现全封闭温室的降温,但需考虑延长空间的成本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