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滇牡丹种群与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滇牡丹的种群与生态环境现状,选择了6个滇牡丹天然分布区,对滇牡丹的生态环境、生长情况及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滇牡丹生态环境复杂,6个样地内有关滇牡丹的分布格局、人为干扰程度、滇牡丹的数量与年龄结构及覆盖程度均有较大差异;18个样方内共发现69种植物,分属于31科45属,科属的组成比较分散;适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滇牡丹的生长与繁殖,但严重的人为干扰会使滇牡丹的一些天然种群消失.  相似文献   
22.
 以从荷兰引进的17 个朱顶红品种为试验材料,根据优势互补和性状特异性原则,设计了44 个杂交组合和8 个自交组合,并对杂交结果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44 个杂交组合中,有38 个可结实(结 实率25.0% ~ 100%),且均获得了后代子苗(出苗率35.7% ~ 89.1%);8 个自交组合中,有6 个可结实(结 实率62% ~ 100%),其中5 个获得了后代子苗(出苗率39% ~ 96%)。17 个品种的具体表现如下:①杂交 结实率方面,‘红狮’、‘卡门’和‘至尊’表现较好,除个别组合不结实外,作为父本和母本平均结实率 都达到了60%以上;②单果结籽数方面,‘至尊’、‘奥拉夫’和‘红狮’表现较好,作为母本单果结籽数 分别为44.6 粒、43.2 粒和44.0 粒;③子球生长量方面,组合‘红狮’ב蒙特布朗’、‘奥拉夫’ב蒙特 布朗’和‘至尊’ב蒙特布朗’生长最快,2 年生球周径分别为23.1 cm、22.5 cm 和20.5 cm;④子球扩 繁方面,2 年生球中共有19 个组合获得了分生子球,子球数最高的组合为‘当娜’ב朋友’,平均4.2 个。利用以上组合,共获得了1.6 万株杂交苗,并通过对已开花组合进行鉴定,初筛出新材料5 个。结合 试验中不同组合优劣表现和后代鉴定结果,对影响朱顶红杂交效率及后代选育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 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3.
以‘班克海尔’和‘杨妃出浴’芍药切花为试材,研究了乙烯利处理对切花开放和衰老的影响;同时从中克隆得到乙烯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的9个关键基因PlACS、PlACO、PlACO5、PlETR1、PlERS1、PlETR2、PlEIN4、PlCTR1和PlEIN3,利用qRT-PCR分析这些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班克海尔’正常瓶插寿命长于‘杨妃出浴’,两品种均对乙烯敏感;乙烯利明显促进‘班克海尔’花朵开放和衰老进程,抑制‘杨妃出浴’花朵开放进程,并且出现僵花、衰老萎蔫。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乙烯合成和信号转导基因在两种切花品种中高度保守,保守性在98%以上。qRT-PCR分析表明,瓶插12 ~ 36 h,乙烯诱导两品种中除PlEIN3外的所有基因上调。瓶插0 ~ 12 h,‘杨妃出浴’中9个基因表达量均较高,内源乙烯合成和乙烯信号转导较为活跃,而在24 ~ 36 h,外源乙烯使‘班克海尔’乙烯生物合成基因表达量升高,乙烯信号转导基因表达量普遍高于‘杨妃出浴’。推测‘杨妃出浴’自身合成乙烯的时间较早,对乙烯的反应比‘班克海尔’更为敏感,‘班克海尔’乙烯反应类型可能为末期上升型,而‘杨妃出浴’为乙烯跃变型;两种芍药切花对乙烯的敏感程度以及花朵开放和衰老进程不同,可能与其乙烯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模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24.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方法测定了25℃和4℃处理下‘凤丹’牡丹(Peaonia ostti‘Fengdan’)种子播种后8个时期的激素含量变化,并利用qRT-PCR分析GA_3和ABA信号转导4个关键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25℃处理下种子可以正常萌发,而4℃处理下种子在播种后100 d内未萌发。两种温度处理下种子中GA_3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25℃处理播种后17 d(下胚轴萌发期)显著高于4℃处理;在25℃处理种子中ABA含量逐渐降低,而4℃处理下短时间降低后迅速升高,且在播种后7~17 d显著高于25℃处理。推测25℃处理下较高含量的GA_3可以促进种子萌发;而4℃处理下较高含量的ABA抑制种子萌发。qRT-PCR分析表明,PoGID1a和PoGAI的整体表达模式与GA_3含量变化趋势类似,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播种前期25℃处理下PoGID1a表达量一直显著高于4℃处理,而PoGAI却显著低于4℃处理(21 d除外);PoGAMYB4在25℃处理下呈升高趋势,在4℃处理下先升高后降低,但播种3 d后25℃处理显著高于4℃处理;PobZIP表达趋势与ABA含量变化相似,4℃处理显著高于25℃处理。故推测牡丹种子萌发受GA和ABA调控,GA通过调控信号转导关键基因PoGAMYB4、PoGID1a和PoGAI促进种子萌发,其中PoGAMYB4和PoGID1a可能受GA正调控,而PoGAI受GA负调控;ABA可能通过正调控PobZIP抑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25.
科技创新是我国发展的新引擎,改革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我国自2002年起探索推进的农业科研机构改革对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释放创新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和把握农业科研机构改革历程,思考和探讨新时期农业科研机构改革方向,文章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从解决基层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入手,提出农业科研机构改革要在政策上统筹部署、结构上统筹布局、实践上统筹把握、路径上统筹兼顾的“四个统筹”改革思路,探索回答如何加快农业科研机构改革步伐,促进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