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11篇
农学   4篇
  15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连作番茄根区病土对番茄生长及土壤线虫与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索连作番茄根区病土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诱导效果及引起连作障碍的微生态机制,可为深入了解番茄连作障碍发生机理及探究番茄连作障碍防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盆栽试验,测定了番茄在健康土壤及接种病土土壤中生物学特性变化及根结线虫侵染状况,并分析鉴定了土壤中微生物及线虫的种类与数量。结果表明,接种连作番茄根结线虫病株根区病土会对番茄生长及根结线虫侵染产生影响:1)番茄苗期根系根结数达9个?株~(-1),健康土壤无根结;土壤线虫数量较健康土壤增加390.4%;收获期番茄根结线虫侵染率达62.7%,病情指数为80.0%。2)番茄生长受到抑制,叶片防御酶活性降低,收获期茎叶及根系鲜质量较健康土壤分别减少50.2%及33.1%,苗期番茄叶片PPO活性较健康土壤降低15.8%,POD活性较健康土壤增加24.0%,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3)番茄根系更易感染有害菌,根系内病原菌甘蓝假单胞菌数量较健康土壤增加463倍,根区土壤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总数分别增加46.3%、94.5%及134.0%。4)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及植物寄生性线虫数量分别为健康根区土壤的3.3倍、1.6倍及7.3倍,其中的植物寄生线虫95.6%为根结线虫。综上所述,接入连作番茄根结线虫病株根区病土不仅导致番茄遭受根结线虫侵染,而且会导致土壤线虫总量及植物寄生线虫所占比例大幅增加,并使番茄根系内有害细菌数量显著增加,对番茄生长造成显著抑制作用,同时影响番茄的生理生化特性,受线虫侵染番茄防御性酶活性降低,使其更易被根结线虫及病原菌侵染,番茄根区土壤线虫、微生物及根系内优势细菌的种类与数量及其之间的作用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2.
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Act12是分离自黄土高原的1株多效放线菌,具有良好的生防应用价值,为了深入研究与利用,需建立该菌株的高效遗传转化系统。本试验以整合型质粒pSET152为出发质粒,大肠杆菌S17-1为供体,Act12的孢子为受体时,在改良2CMY培养基上进行接合转移,孢子预萌发条件为50℃热激10min,阿普霉素质量浓度为10.0mg/L,覆盖时间为18h,转化效率达到2.079×10~(-5)。以抗阿普霉素基因为目的基因,通过PCR验证,成功地将质粒pSET152转入到Act12中。同时,利用该转化系统,成功敲出Act12基因组中一可能的负调控转录因子spa0520,并获得了次级代谢图谱明显变化的缺失突变株Δspa0520。所构建的Act12遗传转化系统,为后续对其生防活性机理的研究以及深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另外,通过培养基的改良发现,Act12在氮源含有NO-3时产孢丰富,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3.
采用形态学特征结合rDNA-ITS序列比对方法,对陕西长安区草莓根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以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验证,结果表明大双孢土赤壳(Ilyonectria macrodidyma)为该地区草莓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适应范围广,可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为4,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7,分生孢子致死条件为45℃10min。  相似文献   
84.
为了建立一种能用于沼液中乙酸含量灵敏准确分析的常规检测方法,通过对沼液沉淀、脱色及过滤处理获得无色透明待测液,再利用乙酸与FeCl3反应形成乙酸铁红色化合物的特性,研究了沼液中乙酸含量比色分析的可行性及准确度。结果表明:沼液预处理时,沉淀剂吸附乙酸导致待测液中乙酸测值偏低,在沉淀剂用量固定时其负偏差为一常数,可用该常数对乙酸测定结果进行校正;将脱色时间控制在10 min以内时,加入活性炭脱色剂对乙酸测定结果无影响;沼液预处理获得的含乙酸待测液与100.0 g·L-1FeCl3显色剂反应得到乙酸铁化合物,其在550 nm处的吸光值在显色后3.0~6.0 h内基本不变,其相对偏差为±5%;在沼液预处理待测液中,用乙酸铁比色法测定乙酸时的平均回收率为97.52%(RSD为1.44%,n=5)。该研究表明,乙酸铁比色法简单、灵敏且准确度高,适用于沼液中乙酸含量的常规测定。  相似文献   
85.
固态复合发酵剂用于苹果渣蛋白饲料发酵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10种固态复合发酵剂对苹果渣发酵饲料纯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0种固态复合发酵剂均能提高苹果渣中蛋白质含量,接入10号发酵剂48h发酵产物纯蛋白增率较对照提高86.1%;②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产物中纯蛋白质含量增加,48h为较适宜的发酵时间;③灭菌处理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不灭菌发酵,平均提高幅度39.1%;  相似文献   
86.
放线菌19G-317菌株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分离自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1株放线菌(编号:19G-317)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盆栽试验测定其抑菌活性,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分类方法研究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放线菌19G-317菌株对供试的23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水稻纹枯病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等14种供试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其抑菌带均大于10 mm;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其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47.82%和45.77%;根据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 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链霉菌属中黄色类群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相似文献   
87.
【目的】了解新疆棉区不同含盐量棉田健株与黄萎病病株根区土壤放线菌生态差异,并从中分离筛选对棉花黄萎、枯萎病有较好防效的生防放线菌,为棉花黄、枯萎病的生态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对新疆棉区3组不同含盐量土样进行放线菌分离测数,采用皿内琼脂块法筛选拮抗放线菌。【结果】①在不同含盐量土壤中,棉花病株根区土壤有机质和可溶性总盐含量均高于健株,在高盐、中盐及低盐土壤中,棉花病株根区土壤有机质和可溶性总盐含量分别较健株高出5.7%,7.8%,20.1%和20.2%,15.0%,195.0%。土壤可溶性总盐含量愈低,病株与健株根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愈大,棉花病株与健株根区土壤pH无明显差异。②棉花病株根区土壤中放线菌总数均大于健株,在高盐、中盐及低盐棉田中,病株根区土埌放线菌总数较健株分别提高15.5%,59.4%及90.3%;在中盐土壤病株根区土壤中,链霉菌属、小单孢菌属及伴生细菌数量分别较健株高出38.5%,23.8%,295.7%,在低盐土壤中分别高出106%,35.7%及16.0%,高盐土壤中链霉菌属及伴生细菌数量与之相反。③从新疆棉田供试土壤中分离的81株放线菌中,有51株放线菌对靶标病原菌有拮抗性,占供试放线菌总数的62.9%,其中对棉花黄萎、枯萎及立枯病菌有拮抗性的菌株分别占供试放线菌总数的41.9%,51.9%及18.5%。④在高盐和中盐土壤中,从健株根区土壤分离筛选到的拮抗菌中,对棉花黄萎病有抗性的拮抗性放线菌比率略高于病株根区土,但低盐土壤表现为病株根区(63.6%)>健株根区(36.4%)。⑤从棉花根区土壤中分离得到的放线菌中,对棉花黄萎病菌、枯萎病菌及立枯病菌有较强抗性的菌株分别占菌株总数的7.4%,9.8%及3.7%,无抗性的分别占55.5%,41.9%及82.7%。【结论】棉花黄萎病病害发生与棉花根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可溶性总盐含量、土壤放线菌组成及拮抗性放线菌比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8.
为探讨腐烂病胁迫下核桃枝条生化代谢和树体抗病性之间相互作用关系,随机选取健康、轻度、中度和重度4种病害程度植株各7株,然后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各枝条POD、Pro、PAL活性及核桃长势(核桃基茎)与病害程度(病斑面积)关系。结果表明: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差异,其中PAL活性最高值分别出现在轻度病害植株叶片和中度病害枝条,而POD活性的极大值则出现在健康植株叶片和中度病害枝条,叶片中Pro活性与POD显示相似规律,均显著高于其他病害样品活性(P 0. 05)。另外枝条Pro活性具有双峰特征即侵染初期其活性快速升高,病害程度进一步加剧其活性反而显著降低,随着病害发展其活性又明显增加; PAL活性和Pro活性极小值出现在病害侵染前期,POD活性极小值则出现在病害发展末期。相关分析显示,病害程度受POD活性和核桃长势(核桃基茎)极显著负影响,相关性分别达到-0. 76(P 0. 01),-0. 85(P 0. 01);病害程度受Pro极显著影响,相关性为0. 52(P 0. 01)。由此可见,腐烂病侵染过程中,增强核桃长势即增加核桃基茎对腐烂病侵染过程有极强抑制作用,另外也表明,核桃植株体内POD活性增加,有利于增强核桃抵抗腐烂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89.
液培条件下钾细菌对土壤养分的活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供试钾肥细菌在有N,无N培养条件下,对黄砂和黄绵土中矿物态K,P,Si,Ca,Fe,Mn和Zn的生物活化作用。结果表明:(1)供试钾细菌以淀粉,蔗糖和葡萄糖为碳源时均有一定产酸作用。以黄砂和黄绵土为磷钾源时培养液pH分别降低1.2-1.8和0.7-1.2;(2)接种钾细菌能促进黄砂和黄绵土中矿物态K,P,Si,Ca,Fe及Mn元素的显著活化,较不接种对照分别提高27.9%-39.  相似文献   
90.
草莓根腐病拮抗真菌筛选鉴定及其防病促生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索利用植物病、健株根域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法快速筛选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生防真菌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菌落培养与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对拮抗真菌进行鉴定;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无菌发酵滤液的拮抗活性,盖玻片对峙培养法观察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室内发芽试验法测定真菌无菌发酵滤液促种子萌发活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的防病促生作用;土壤稀释平皿分离法测定拮抗真菌的定殖能力及对草莓根域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经鉴定,2株拮抗真菌HF3和HF7分别为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和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其无菌发酵滤液对7种供试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培养96 h时,HF3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菌丝生长抑菌率均为100.0%。HF3菌丝对大双孢柱孢(Cylindrocarpon macrodidyma CF9)菌丝具有溶解作用,使病菌菌丝出现扭曲、变细、断裂及原生质浓缩等畸变现象;HF3和HF7 103和104倍稀释无菌发酵滤液可促进甜瓜种子萌发及胚根、胚芽生长。HF7 104倍稀释液对西瓜种子萌发及胚芽、胚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HF3和HF7对盆栽草莓根腐病的防效分别达53.0%和46.9%,同时可促进盆栽草莓植株生长,提高果实产量;菌株HF3和HF7在草莓根表定殖数量分别为2.23×105、1.02×105 CFU•g-1干土,同时减少了大双孢柱孢数量;接种HF3和HF7可有效调整草莓根域微生物区系,促进土壤微生态恢复平衡。【结论】通过植物病、健株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可以快速筛选到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的生防真菌;HF3和HF7对草莓根腐病防治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