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82.
秀珍菇属于中温型品种,出菇范围15~28℃,最适18~22℃.春秋季可自然出菇。由于秀珍菇具有变温结实特性。在高于出菇温度范围环境条件下,通过适当的低温温差刺激(10℃以上温差).可以促进子实体形成。当前生产上。在超过28℃的夏季高温季节。采取将生理成熟的菌袋置于2~4℃的冷库中进行冷刺激10~12h,然后移至菇房出菇的方法。进行反季节栽培,这种反季节栽培方法十分适宜于企业、  相似文献   
83.
 摘 要: ‘夏秀2000’为高温型双环蘑菇杂交种, 适宜出菇温度为26~34℃, 成长中的子实体耐36~38℃高温, 适宜夏季高温期栽培; 菌丝爬土能力强, 菇床结实率高, 出菇整齐, 平均产量819 kg/m2 ; 子实体圆整, 质地坚实紧密, 耐机械损伤, 不易褐变, 较耐贮运。  相似文献   
84.
浙东双孢蘑菇延时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温岭市地处浙东南沿海,有30多年的食用菌种植历史,以双孢蘑菇秋季集中栽培为主要生产模式,往往因鲜菇集中上市而造成价廉伤农.笔者经过4年的摸索,采用错开下种时间,利用冬季加温、保温技术等措施,将第1潮菇上市时间定位在春节期间,既能避开上市高峰期,同时增加菇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85.
浙江省食用菌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是香菇人工栽培的发源地,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和出口省份,具有很好的产业发展基础。随着以联合国粮农组织为首的国际健康组织提出的“一荤一素一菇”的健康新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市场发展空间大。浙江食用菌具有良好的产业技术基础,地处东南沿海食用菌高消费区的独特市场区位优势,为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近年来,浙江省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着国内外市场快速发展,而市场占有份额和竞争优势出现下降的问题,总产量的排位从曾经的第2位,降至现今的第6位。1原因探析1·1资源短腿牵制产业的发展速度前些年浙江省香菇生产发展迅猛,香菇产量曾占全省总产量的80%以上。然而,由于杂木资源日益短缺,许多香菇产区主要依靠外来的资源栽培,椴木黑木耳的生产基地也因此而被迫外迁,改为异地栽培。一旦外来资源途径被切断,许多产区生产将严重受阻;另一方面,由于资源的短缺,杂木屑成本不断提高,也影响着栽培效益和市场竞争力。1·2生产方式与经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浙江省食用菌生产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那种家庭副业式生产的形式,规模小、生产管理粗放、落后,这种方式虽在当时的农村脱贫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其日益制约...  相似文献   
86.
由浙江农科院园艺所选育的高温蘑菇浙AgH-1,在嘉善县干窑、姚庄二乡镇生产性试种成功.该品种自1992年育成以来几年的栽培试验,以及多点推广试验表明,具有以下几大优点:1 在高温下出菇 该品种出菇温度范围为25~34℃,适宜温度为27~32℃(其生物学特性详见《食用菌学报》1996.3(2):21~27),适宜于6~9月份高温季节栽培.是一个优良的夏季蘑菇补淡品种.  相似文献   
87.
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经冷刺激后可以诱发子实体的形成。为了更好地了解秀珍菇在冷刺激后子实体发育的机理,本文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cDNA文库。基于该文库,共检测到185条高质量的EST差异序列。根据序列比对分析,136条序列与已知基因同源,49条序列属功能未知。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136条序列按功能分属于23个大类。这些研究为秀珍菇变温结实的分子机理探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8.
不同栽培原料配方及装瓶容重对金针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新型金针菇栽培基质原料,优化基质配方和用量,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基质原料配方以及不同装瓶容重对金针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参试的碳源主料培养基中,以玉米芯为碳源主料的培养基效果最优,金针菇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150.6 g·瓶-1和51.2%,显著高于其他6个配方;以豆秆屑为碳源主料的培养基配方可以获得较理想的产量,菌丝生长速度与长势、子实体生长发育数量与长度等性状均表现良好,具有较高开发价值。6种参试的氮源辅料培养基配方中,以菜籽饼配方产量最高,达到186.0 g·瓶-1,高于麸皮、米糠等常规氮源辅料;啤酒渣配方平均单瓶产量157.5 g,是一种可用于金针菇栽培的良好氮源基质原料,而油茶饼不适于作为金针菇栽培的氮源基质原料。培养基装瓶容重对金针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具有较大的影响,该试验最佳装瓶容重为740 g·瓶-1。  相似文献   
89.
[目的]找出一种适合杏鲍菇自身的分子标记方法,为其亲缘关系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利用随机扩增多样性DNA(RAPD)对23种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杏鲍菇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寻找一种适合杏鲍菇自身的分子标记方法。[结果]筛选出的12个RAPD引物扩增出谱带121条,多态性谱带95条,多态率为78%,表现出丰富的RAPD多态性;利用NTYS-PC2.1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可将该23份材料分为5大类,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性。[结论]RAPD技术用于杏鲍菇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是有效的,并且能检测到更高的品种间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90.
长三角地区果树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应用SWOT方法全面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果树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三角果树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对策,即政府主导扶持战略、科技推动战略、果树产业化经营战略、市场稳定和拓展战略、优质名牌战略、果品贮藏加工业战略、拓展水果副产品、休闲果业战略,以期使长三角果树业向着健康稳定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