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小花棘豆黄酮体外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小花棘豆黄酮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还原力、螯合力,以及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评价小花棘豆黄酮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样品具有较强的抗脂质氧化能力,对菜籽油的抗氧化性的强弱依次为维生素C>样品>维生素E>BHT>空白;对棉籽油的抗氧化性的强弱依次为样品>维生素C>BHT>维生素E>空白;对葵花籽油抗氧化性强弱依次为样品>维生素C>维生素E>BHT>空白;对猪油抗氧化性的强弱依次为BHT>维生素C>样品>维生素E>空白;样品DPPH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均强于对照;样品还原力强于维生素E而弱于维生素C;螯合力弱于EDTA。可见,小花棘豆黄酮提取液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82.
探讨小花棘豆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及其对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以表皮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微量板半定量法测定其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以去离子水和氯化钠检测小花棘豆生物碱对细菌细胞壁的渗透能力影响。结果表明,小花棘豆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强,其MIC和MBC分别为1.6mg/mL和3.2mg/mL,1~1/4MIC的小花棘豆生物碱可明显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而且1~1/8MIC的小花棘豆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细胞壁的渗透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说明小花棘豆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具有抗菌作用,对其生物膜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3.
蒋慧  王忠伟  易文 《森林工程》2005,21(3):33-34
针对超载条件下沥青路面设计、施工问题,提出了高性能碾压工艺,并结合高速试验路,对高性能碾压工艺进行了机理分析与探讨,得出了高性能碾压工艺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工艺方法,且这种工艺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只有将高性能材料、压实机具结合使用,才具更佳效果。  相似文献   
84.
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畜禽产业健康发展,结合本地实际,笔者对乡镇加快推进畜禽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设想若干点:1基本原则,按照“市场主导、循环利用、行政推动、有偿服务”的基本原则,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畜禽粪污处理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打通畜禽养殖废弃物还田通道,推进种养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85.
主要研究不同年龄驴在后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及组成。选取幼龄、壮年及老龄驴46头,采集不同肠段食糜液,调查不同年龄动物不同后消化道部位中VFA变化。结果发现:1)驴个体间VFA含量差异较大,回肠中VFA含量低,而后肠VFA含量高,VFA含量通常为右腹结肠>右背结肠>盲肠>回肠。2)不同年龄驴后肠各部位中各VFA摩尔比例几乎无明显差异,微生物发酵类型为乙酸型,乙酸:丙酸:丁酸比例通常为65:20:10;但回肠各VFA比例与后肠差异较大,回肠中丁酸、异戊酸和戊酸比例较后肠高。总结:在大于1岁龄驴中,年龄不是影响驴后肠VFA含量及比例的主要因素,表明大于1岁龄驴的后肠发酵系统已经基本完善;但回肠与后肠的VFA含量和比例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6.
选用15头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研究糊化羟甲基蛋氨酸钙对泌乳中期的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将试验牛分为3组,分别饲喂糊化羟甲基蛋氨酸钙(A组)、羟甲基蛋氨酸钙(B组)和对照组(C组),A组和B组的添加量分别为400 g和20 g。试验结果表明:A组和B组产奶量比C组分别提高4.97%和3.99%,差异显著(P<0.05);3组试验牛的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A组和B组乳脂率比C组提高5.26%和3.99% (P<0.05);3组试验牛乳蛋白率、非脂固形物、全脂固形物、乳糖都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补饲糊化羟甲基蛋氨酸钙能增加产奶量,提高乳脂率含量,提高奶牛的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7.
"小挑花"手术在我们如皋生猪饲养大县是最常用的小母猪阉割方法,俗称"去势".该手术具有出花迅速,操作简便、出血少、阉割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其技术要领很难掌握.即使是熟练者,有时也无法避免小母猪"小挑化"手术中的"夹肠"问题,笔者对"夹肠"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探索,供间行参考.  相似文献   
88.
对绿洲区苜蓿与3种禾本科牧草混播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单播苜蓿比较,苜蓿与新麦草、猫尾草的混播地在产量上都没有优势.苜蓿与鸭茅混播的处理C2(苜蓿60% 鸭茅40%)、处理C3(苜蓿50% 鸭茅50%)产草量高于单播苜蓿,处理C1(苜蓿70% 鸭茅30%)的产草量低于单播苜蓿.因此,在绿洲区选择苜蓿与鸭茅混播可以发挥混播优势,提高产量,混播比例以苜蓿60% 鸭茅40%及苜蓿50% 鸭茅50%较好.  相似文献   
89.
蒋慧 《技术与市场》2007,(11):89-90
印度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要深化企业债券市场,有必要努力增加企业债券的数量,提高发行企业的质量,为市场提供更多交易品种,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加强企业债券市场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90.
选用1日龄健康土杂肉鸡300只进行饲养试验,研究生姜、喹乙醇对0—60日龄土杂肉鸡采食量、日增重、饲料增重比及成活率的影响,以评定生姜作为中药饲料添加剂的价值。实验完全随机抽取300只小鸡分成3组,整个实验期间,洛加生姜组的日增重、饲料增重比和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添加生姜组与添加喹乙醇组相比较,采食量、日增重、饲料增重比、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饲料增重比略低于喹乙醇组。血清胆固醇含量以添加生姜组最低,总蛋白含量最高。综合各项指标,饲料中添加1%生姜效果最好,具有明显的增强食欲、提高土杂肉鸡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