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研究了叶绿酸铁对不同肥力条件下小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小麦在播种前用0.3 mg/L叶绿酸铁水溶液浸种,生长期用1.6 mg/L叶绿酸铁水溶液喷洒4次.结果表明,叶绿酸铁处理能促进小麦生长,提高产量,对品质无不良影响,能减少肥料的用量.在半肥(化肥施用量减半)条件下,能增产27.8%,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2.
从骆驼刺青贮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阳性杆菌,经菌落形态特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相似文献   
63.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地,仔猪出生后3~10d为黄痢,而出生10d以上的称为白痢,也可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来判定,二者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如皋是生猪生产大县,更是仔猪养殖密集地区。本文结合笔者平时工作的经验对于该病的防治作了如下探讨:1流行病学1.1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出生后数小时至7日龄内的仔猪,以1~3日龄内的最常见,一周龄以上很少发病。本病尤以头胎青年母猪所产仔猪的发病率为最高,发病急,死亡率也高。据调查发病率高达50%以上,死亡率高达30%。  相似文献   
64.
雷索酸内酯类药物属于同化激素中的非甾类雌性激素,具有改善生产性能的作用,曾被多个国家广泛使用,目前已被许多国家禁用。饲料中雷索酸内酯类药物存在的途径除了经不法分子非法添加外,还可能因为饲料霉变产生。动物和人类通过食物链可能会发生药物蓄积现象,从而带来很大的健康安全隐患。因此,对其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报道的生物样品及饲料中雷索酸内酯类药物检测方法较多,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为其主流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5.
枯黄期骆驼刺与稻草混贮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枯黄期骆驼刺、稻草及其二者不同比例混合料为青贮原料,通过鉴定感官指标,分析青贮料的pH值、CP、NDF、ADF、乙酸、丙酸、丁酸、乳酸及总酸的变化,研究骆驼刺与稻草不同比例混贮对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骆驼刺虽然是豆科牧草,却容易成功青贮,青贮发酵以乳酸发酵为主(乳酸/总酸大于50%);骆驼刺与稻草混贮,能显著提高稻草青贮原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降低pH值和NH3-N/TN的百分比(P<0.01),提高混贮料中乳酸,丙酸(P<0.01)和总酸(P<0.05)含量,骆驼刺占混贮料的40%以上时就能显著降低青贮料中丁酸(P<0.05)的含量,改善稻草的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66.
试验以小花棘豆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总黄酮提取物在体内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超声波协助提取法提取小花棘豆中总黄酮,并使用肝脏损伤小鼠模型(四氯化碳造模)测定小花棘豆总黄酮提取物在体内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小花棘豆总黄酮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脑组织中脂褐素(LP)含量。因此,小花棘豆总黄酮具有一定的体内抗氧化活性,有一定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假高粱是外来恶性杂草,在我国不断扩散和为害,必须对它进行防治。本文综述假高粱的研究成果,为它的防治提供指导。首先综述了假高粱的形态特征与同属其他种的区别,主要是秆粗0.5 cm,叶舌长1.0~1.5 cm,外颖顶端3齿裂。含假高粱的土壤中小麦、棉花、莴苣的种子发芽率被抑制40%以上;小麦、玉米、棉花地上部分生长被抑制9.8%以上。对假高粱的防治可以采用10%尿素和15%碳铵灭杀其种子;可以用白萝卜和昆虫抑制其生长;使用咪唑乙烟酸、甲氧咪草烟、草铵膦、烯草酮加草铵膦可以杀死94%的植株;喔草酯和喹禾灵可以减少假高粱的生长97%以上。可以利用假高粱喂养中华稻蝗,也可以用来造纸。提出了加强假高粱生理生态习性研究、开发专性除草剂、筛选和利用生物进行防治、进行景观利用和综合利用等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8.
初花期骆驼刺与苜蓿混贮对降解效果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初花期骆驼刺与苜蓿混贮对降解效果的影响,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初花期骆驼刺、苜蓿为材料,采用人工瘤胃技术,分析体外降解率、产气量及降解液pH值、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的变化,研究初花期骆驼刺和苜蓿混合青贮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确定骆驼刺与苜蓿合适的混贮比例。[结果]与单一苜蓿相比,骆驼刺与苜蓿混合青贮后,能极显著降低降解液中氨态氮含量,产气量有所下降,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增加;骆驼刺70%+苜蓿30%的氨态氮含量(22.93mmol/L)和产气量(40.50ml)最低,降解率(32.27%)、乙酸(5.48mmol/L)、丙酸(2.08mmol/L)、丁酸(2.52mmol/L)含量及三者总量(10.08mmol/L)均最高,所以降解效果最好。[结论]初花期骆驼刺与苜蓿混贮,能提高苜蓿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效率,骆驼刺70%+苜蓿30%的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9.
蒋慧  于磊  鲁为华  蒋文生  曾全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223-6224,6232
应用2×2列联表的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计算分析,对昆仑山西段天然草地18个优势植物种共153个种对的种间关联(或相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χ2检验有16个种对呈显著或极显著正关联,4个种对呈显著或极显著负关联;而秩相关表明,有45个种对呈显著或极显著正关联,35个种对呈显著或极显著负关联。也就是说,大多数种群之间关系松散。种群之间正关联主要由于它们具有相近的生物学特征,对生境有相似的要求;而种群之间的负关联主要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对生境有不同的适应性或存在相互竞争,占据不同的生态位。  相似文献   
70.
为评价来源于疏叶骆驼刺青贮饲料的枯草芽孢杆菌能否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选取体况相近的12只多浪羊为试验动物,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每个处理3只羊。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Ⅲ组、Ⅳ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活菌数为3.2×10~9、3.2×10~(10)、3.2×10~(11)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的基础日粮,通过分析多浪羊的平均日增质量、养分的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多浪羊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3种剂量的枯草芽孢杆菌均能提高多浪羊的平均日增质量,提高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P0.05);对多浪羊瘤胃pH值、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丙酸、丁酸和戊酸含量均无明显或显著影响(P0.05)。添加3.2×10~9、3.2×10~(11)CFU/g枯草芽孢杆菌组的瘤胃NH3-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的血常规(平均血蛋白含量除外)和血液生化指标(白球比除外)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添加3.2×10~9CFU/g枯草芽孢杆菌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