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混播比例对牧草及其青贮料降解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不同比例混播对牧草及其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人工瘤胃技术,分析其体外降解率及降解液的pH值、NH3-N浓度和产气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混播与单播苜蓿相比,显著降低饲草降解液的pH值(P<0.01)、NH3-N(P<0.01)含量,对产气量影响不显著(P>0.05).青贮后,混播与单播苜蓿相比,降低青贮料降解液的pH值、NH3-N含量和产气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两种蛋白质水平的精料混合料对断奶后驴驹生长发育、表现消化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的5~6月龄驴驹18匹体重(83.34±11.12)kg,随机分为2组,每组9匹,分别饲喂消化能为13.7 MJ/kg,但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2.47%(对照组)和17.19%(试验组)的两种精料混合料。试验期60d,前15d为适应期,后45d为试验期,最后3d进行消化试验。结果表明:1)两组驴驹日增重都高于0.4kg/d,试验组驴驹总增重、增重系数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驴驹的体尺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组驴驹的EE和CP表观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DM和ADF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组驴驹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磷和镁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驴驹(P0.05),钙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总体来看,精料补充料消化能13.7 MJ/kg、总饲粮消化能约11.7 MJ/kg可满足驴驹生长发育需求。试验组精料混合料粗蛋白含量17.19%和能量/蛋白质比率80.10 MJ/kg更利于驴驹生长发育。一般而言,对于80~120kg的驴驹,推荐饲粮消化能为10~13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0%~13%。  相似文献   
13.
牛日(热)射病分日射病和热射病,日射病是指牛在强烈日光下长时间直射头部引发的,热射病是指牛在闷热、潮湿、封闭的环境里,散热困难,使体温异常升高所致.常在夏季发病,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本文主要介绍牛日(热)射病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保加利亚乳杆菌(LB)N-乙酰胞壁质酶(Mur)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根据已发表的保加利亚乳杆菌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LB MN株不含跨膜区域序列的mur基因,片段回收后克隆至pMD19-T载体并进行鉴定,再将其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mur,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Mur蛋白分子量约为21 kD,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5.
蒋慧  于磊  马春晖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20-1021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的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混播对青贮效果的影响。[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即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单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以50%+50%、60%+40%和70%+30%比例混播,分析各处理青贮材料的pH值、CP、NDF、ADF、乙酸、丁酸、乳酸和总酸的变化,研究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不同比例混播对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单播苜蓿相比,混播可以显著降低青材料的pH值(P〈0.01)、NH3.N/TN值(P〈0.01)和丁酸含量(P〈0.01),有利于保存青贮物的营养成分。混播还可提高青贮产物中乙酸、乳酸和总酸的含量(P〈0.01),从而提高苜蓿青贮品质。[结论]以混播处理A(苜蓿50%+无芒雀麦50%)效果最好,pH值,NH3-N/TN的含量最低,乳酸含量和综合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6.
新疆小花棘豆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小花棘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小花棘豆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以芦丁为对照品,比较超声波协助提取法、热回流提取法和振荡浸提法三种方法,再采用正交设计对影响小花棘豆提取工艺的溶剂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三个因素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超声波协助提取法的得率最高,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0;甲醇,料液比1∶15,超声时间90 min.[结论]超声波协助提取法效果最好,总黄酮得率最高,通过优选得到的工艺简便、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区域适应性的特色林果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特色林果业区域适应性分析,将特色林果配置在最适宜的自然生态区域进行生产经营,从而以特色优异品质获取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发挥特色产业的比较与竞争优势.[方法]以新疆特色林果业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林果产品,从生物品种适应性、规模适应性、环境适应性三个方面分析特色林果业区域适应性问题.[结果]新疆具有发展特色林果业的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适宜的生物条件保证了林果品质的优异性和稳定性.[结论]发展特色林果业,依据其生物品种适应性所形成的潜力规模和追求经济效益的合理规模的约束,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满足特色林果业的区域适应性,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残次苹果发酵物与四翅滨藜不同比例混合对青贮品质、微生物丰度的影响,试验将残次苹果发酵物与四翅滨藜分别按不同重量比2∶8(SP1组)、3∶7(SP2组)、4∶6(SP3组)、5∶5(SP4组)进行混合青贮,同时设不加残次苹果发酵物的对照组(CK组),每组5个重复。青贮前及青贮90 d后测定混合青贮的营养成分,青贮90 d后进行感官评价,测定发酵品质及微生物丰度。结果表明:随着残次苹果发酵物比例的增加,青贮后各含残次苹果发酵物组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逐渐增加。与CK组相比,各含残次苹果发酵物组感官品质均得到提高,其中SP2、SP3组等级为优。各含苹果发酵物组乳酸(LA)、乙酸(AA)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P<0.05),乙醇含量、NH3-N/TN和pH值均低于CK组,其中乙醇含量、NH3-N/TN显著低于CK组(P<0.05)。SP2、SP3组发酵品质综合得分分别为88.50分和86.00分,等级均为优。在门水平上,各含残次苹果发酵物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用多年生的紫花苜蓿单播草地牧草和多年生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的混播草地牧草,研究牧草种类及调制方法对牧草干燥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直接晾晒,喷洒2;碳酸钾,压扁茎秆晾晒和压扁茎秆后再喷洒碳酸钾晾晒4种调制方法中,后3种处理都能加快干燥,以压扁茎秆后再喷洒碳酸钾晾晒效果最好.单播苜蓿和混播草地的牧草中,混播草地牧草干燥速度较单播快,即混播牧草直接晾晒也比单播苜蓿压扁茎秆后再喷洒碳酸钾晾晒处理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