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1.
对沙颍河周口段水质进行检测,包括微生物学检测、叶绿素a测定等,结合理化检测对其水质做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大闸上游段水质为β中污带,贫营养型;胜利桥段水质为α-中污带,中营养型;地区医院段水质为多污带,属富营养型。  相似文献   
12.
污水灌溉对小麦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沙颍河污水,以清污水比1∶1、2∶1、3∶1分别灌溉盆栽小麦,对土壤中各种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沙颍河污水灌溉盆栽小麦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明显。污水浓度高时,会刺激土壤中真菌、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繁殖。随着污水浓度的不断减小,细菌、放线菌、纤维素分解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固氮菌的数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规律。当污水浓度适当时,污水中的营养成分可以被微生物利用,刺激其生长繁殖。综合考虑各种微生物对小麦的不同影响,污水灌溉浓度清污水比以控制在1~2∶1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测定中草药犁头草的体外抑菌作用,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筛选103 cfu/mL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并将其涂布到细菌培养基与不同质量浓度中草药犁头草混合的药液培养基上,测定犁头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显示,犁头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250mg/mL和62.5mg/mL;在药液质量浓度不小于最小抑菌质量浓度时,犁头草对以上2种细菌的抑菌率均为100%。由此看出,犁头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优于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光合细菌AR12、AR13、AR14菌株复配成复合菌剂PS11,以l06、l07、108、109和1010CFU·mL-15种浓度光合细菌菌剂根灌处理黄瓜幼苗,研究不同浓度的复合菌剂PS11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复合菌剂PS11可使黄瓜幼苗株高增高、茎粗增粗、鲜质量干质量增加、提高黄瓜根系活力、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高浓度的复合菌剂PS11对黄瓜幼苗生长指标促进效果降低,使根系活力、光合色素的含量显著下降;l07CFU·mL-1浓度的复合菌剂PS11对黄瓜幼苗的促生效果最为显著。随菌液浓度的升高,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在菌液浓度为109CFU·mL-1时达到最高;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呈升高趋势。综合考虑不同浓度PS11对黄瓜生长的影响,以l07CFU·mL-1浓度处理为最佳。本研究初步阐释了复合剂PS11的促生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复合菌剂PS11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植物土传病害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国内外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微生物农药的开发及其应用情况 ,并探讨了其防病机理 ;讨论了微生物农药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提取和纯化低温豆粕中皂甙的加工工艺,采用微波法提取低温豆粕中的大豆皂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对大豆皂甙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各因素对大豆皂甙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微波时间>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在微波火力为中高火、微波时间2.5 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5(g:mL)的条件下得到最优工艺条件,此时大豆皂甙的提取率为0.640%.  相似文献   
17.
大蒜液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大蒜液的抗菌活性,以2×105cfu/mL的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葡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受试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大蒜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大蒜液对3种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的效果随着大蒜液体积分数降低而逐渐降低,其中大蒜液对芽孢杆菌抑制作用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复合菌剂PS21与氧乐果协同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初步探讨复合菌剂PS21缓解氧乐果对小麦生长和抗氧化酶的抑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106~108 cfu/mL浓度的复合菌剂PS21对氧乐果的毒害具有缓解作用, 缓解作用与复合菌剂PS21浓度呈正相关性, 菌液浓度为108 cfu/mL时, 缓解作用明显, 与氧乐果单独处理相比, 小麦株高、茎粗、干重、湿重、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 在抗氧化酶系统中随复合菌剂PS21浓度的升高, 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丙二醛(MDA)含量下降。同浓度复合菌剂PS21的不同施用方法对氧乐果毒害的缓解作用存在差异, 灌根法对氧乐果毒害小麦具有较强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污水灌溉对玉米幼苗生长和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沙颍河污水,以清污比1∶1、2∶1、3∶1分别处理玉米种子和灌溉盆栽玉米,研究污水灌溉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沙颍河污水灌溉盆栽玉米对玉米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影响明显。污水浓度高时,会显著抑制种子的萌发和玉米的生长,随污水浓度的不断降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当污水浓度适当时,污水中的营养成分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有刺激作用,其中多项指标以1~2∶1浓度的污水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污水灌溉对玉米幼苗生长及其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沙颍河污水,以清污比1:1、2:1、3:1灌溉盆栽玉米,研究不同浓度污水灌溉对玉米幼苗生长与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沙颍河污水灌溉盆栽玉米对玉米幼苗生长及其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明显。随污水浓度的不断减少,玉米幼苗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清污比2:1的污水灌溉时,玉米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和叶绿素含量达到最高;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随污水浓度的减少而减小;SOD,POD,CAT的活性随污水浓度的减少而表现不同程度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