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5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7篇
  10篇
综合类   16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大豆品系在黄淮南部主产区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筛选适宜黄淮南部大豆产区种植的大豆品种,于2011年和2012年对河南、安徽和江苏3省5个试验点测试的107份大豆品系的产量、品质及其他相关性状的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测试大豆品系的平均产量为2601.73 kg/hm2,与对照‘中黄13’相比,共有48份大豆品系表现增产,占总数的44.86%;各试验点的大豆平均蛋白质含量总体较高,而且蛋脂双高的品种比例在各试验点均在70%以上。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品质性状有着极显著的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蛋脂总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0.23和-0.48;与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41,r=0.48,r=0.59,r=0.64)。偏相关分析也表明,大豆的产量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且单株粒数是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通径分析显示,该性状对产量的通径系数最大。蛋脂总量与株高、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r=0.20,r=0.23),与有效分枝呈显著负相关(r=-0.19),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r=-0.29,r=-0.44,r=-0.37)。生产中,在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应考虑到大豆各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在育种时应注意各性状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52.
为了研究秤锤树外植体的最佳采集时间和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状况,以秤锤树的叶片为外植体,选择WPM+2,4-D 2.0 mg/L+6-BA 1.0 mg/L+蔗糖20 g/L+琼脂8 g/L作为培养基,研究不同月份取材和不同灭菌时间的处理对秤锤树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比较不同灭菌时间和盐胁迫条件下秤锤树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指标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秤锤树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取材月份是4月,该时期外植体的污染率最低;最佳灭菌方式为无菌水3次+75%酒精30 s+0.1%升汞1~5 min+无菌水3次。不同灭菌时间处理对愈伤组织生化指标影响明显,其中用升汞进行1 min、3 min表面消毒处理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显著高于5 min表面消毒处理诱导的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用升汞进行1 min、3 min表面消毒处理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显著低于5 min表面消毒处理诱导的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不同灭菌时间对SOD和POD的活性影响不显著;而用升汞进行3 min和5 min表面消毒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表现出更好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短时间不同剂量UV—B辐射对冬小麦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植物应答短时间紫外线照射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冬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15和30μW/cm^2的uV—B照射强度对冬小麦幼苗进行短时间照射处理,并测定色素含量、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结果]UV—B处理导致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含水量都降低,且存在剂量效应,30μW/cm^2处理的降幅大于15μW/cm^2;UV—B辐射处理对类胡萝卜紊含量的影响与花青素相同,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种剂量间差异不大;2种剂量的UV—B处理均抑制了PSⅡ的电子传递,尤其是处理2h的抑制作用最大,4、6和8h的抑制作用有所缓解,且存在剂量效应;2种剂量的UV-B辐射均抑制了叶片的光合速率。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抑制效应加大;高剂量UV—B处理对膜系统的损伤较大,低剂量UV—B处理结果不明显。[结论]短时间UV—B辐射处理对冬小麦幼苗叶片的影响具有剂量效应,高剂量比低剂量的作用效果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受害程度有所减轻,该结果与长时间UV—B照射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大孔树脂对芦荟叶干粉中黄酮的最佳精制工艺。在相同条件下对五种不同的大孔树脂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的进行测定,优选出树脂,并研究了优选树脂在不同条件下对芦荟叶干粉中黄酮的静态、动态吸附与解吸特性,确定了树脂精制芦荟叶干粉中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芦荟叶干粉黄酮精制优选大孔树脂为H1020,在室温下,吸附液pH为3.0,静态吸附能力最强,解吸剂以体积分数φ(乙醇)=80%的效果最好;动态吸附以芦荟黄酮粗提物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mg/mL吸附效果最好,解吸以体积分数φ(乙醇)=80%,流速为2.0mL/min洗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农业废弃物能源化潜力与技术,为我国喀斯特地区农业生物质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国内农业废弃物能源化研究领域的主要机构、学者和研究热点进行探讨,并分析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作用。【结果】1979-2019年,我国农业废弃物能源化领域的研究成果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研究团队间较为分散,联系与合作较少;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利用现状调查与潜力评估、利用技术、农户行为与意愿3个方面,综合发展趋势不断系统化。【结论】当前该领域针对全国和地方的研究较丰富,但专门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研究较少,应在借鉴其他地区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和研发适于当地自身状况的新技术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56.
赵晨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4):170-171
信奉自由经济主义的美国由于对金融行业监管的过渡放松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滥用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并对全球金融产生了巨大影响,引起了学界对金融监管模式、体制等的多层面广泛研讨的热潮。笔者从分析美国在金融危机后监管方面的改革措施入手,联系我国实际,提出未来金融风险监管方面合理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57.
<正> 1 苹果发芽前 即3月上旬前,应该全园喷铲除药剂一次,可防范树皮腐烂病等的发生,以及杀死树上越冬(过冬)的害虫。适用铲除剂为3~5波美度石硫合剂、4%福美砷可湿性粉剂100倍液、腐必清水剂50~100倍液和腐烂净1号(浓)200~300倍液。  相似文献   
58.
穴苗移栽是农业种植的重要环节,移栽机的出现为移栽作业提供了方便。为了提升穴苗移栽机的取苗效率,适应移栽机整排取苗的要求,开发了一款伸缩片式取苗器,通过分析其工作原理并对取苗器关键部件进行计算,采用MatLab GUI仿真程序对取苗器的关键部件进行运动距离验证,形成满足取苗条件的取苗器末端运动轨迹。最后,通过三维打印完成样机试制,采用连续摄影完成对实物的轨迹验证,并进行不同含水率下的取苗试验。结果表明:当取苗器伸缩片长度为55mm、苗针安装角度为79°、基质含水率为56.5%时,取苗效率达到80.47%;基质含水率为68.8%时,基质破损率最小为1.25%。  相似文献   
59.
枸骨叶总黄酮提取与测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芦丁为对照品,乙醇为浸提溶剂,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枸骨叶总黄酮提取率进行测定。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设计,考察了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等因素对枸骨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浸提温度为80℃、料液比为1∶12的φ乙醇=20%中浸提3 h的条件下浸提效果最好,枸骨叶总黄酮提取率为3.975%,浸提级数为二级。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短时间不同剂量UV-B辐射对冬小麦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植物应答短时间紫外线照射的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冬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15和30μW/cm^2。的UV—B照射强度对冬小麦幼苗进行短时间照射处理。测定指标包括:①反射光谱值。用Unispec光谱仪测定反射光谱,并计算所得参数,评价UV—B处理前后叶片叶绿素、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含量、水分含量以及光合强度的变化,每处理测定10片叶;②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牛血清蛋白作为对照;③荧光参数(Fn/Fm):将待测叶片暗反应20min后,用OS-30P荧光仪测定部位同叶色,每处理测定5片叶;④相对电导率。采用Martineau等的方法测定;⑤丙二醛(MDA):采用邹琦的方法测定。测定项目②~⑤均重复5次。[结果】UV—B处理导致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含水量都降低,且存在剂量效应,30μW/cm。的降幅大于15μW/cm^2;UV—B辐射导致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下降,尤其是处理后2h下降幅度最大,2种剂量的UV—B处理间差异不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花色素苷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30μW/cm。处理的略高于15μW/cm。处理。UV—B辐射处理对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与花青素相同,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种剂量间差异不大;2种剂量的UV—B处理均抑制了PSⅡ的电子传递,尤其是处理2h的抑制作用最大,4、6和8h的抑制有所缓解,且存在剂量效应;2种剂量的UV-B辐射均抑制了叶片的光合速率,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抑制效应加大;MDA和相对电导率在照射2h后明显增加,说明高剂量的UV—B处理对膜系统的损伤较大,低剂量的UV—B处理结果不明显。[结论]短时间的UV—B辐射处理对冬小麦幼苗叶片的影响具有剂量效应,高剂量比低剂量的作用效果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受害程度有所减轻,该结果与长时间UV—B照射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