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2篇
  3篇
综合类   62篇
园艺   1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基质对高山杜鹃组培苗移栽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9种不同基质对高山杜鹃组培苗移栽后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炭和V(泥炭):V(珍珠岩)=1:1两种基质移栽组培苗后,其成活率较高,分别为95.4%和94.4%,且2个处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用9种不同基质移栽组培苗后,高山杜鹃组培苗在泥炭处理中的株高、倒3~5叶叶长和宽、单株鲜质量四个指标与其他处理之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而且泥炭和V(泥炭):V(珍珠岩)=1:1两种基质的多个生长指标都超过了其他7个处理。  相似文献   
12.
我国槭树科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了我国近年关于槭树科植物形态特征与地理分布,形态学、细胞学、同工酶、分子水平、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研究,并对繁殖特性和药用价值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蝴蝶兰类原球茎分化苗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银斑蝴蝶兰(Phalaenopsis schilleriaria)花梗切段诱导并增殖后的类原球茎分化苗为材料,以培养基种类、NAA、IBA、pH值、蔗糖为试验因子,每因子设置4个水平,以不同培养基的原球茎生根数为测定指标,通过L16(45)正交试验,筛选出适宜蝴蝶兰类原球茎分化苗生根的培养基,即white基本培养基附加NAA O.3~0.5mg/L、IBA 0.3 mg/L、蔗糖30~40 g/L,pH值调至4.O~4.5.  相似文献   
14.
一品红不同品种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畅  苏家乐  刘晓青  李倩中  陈璐  陈尚平 《园艺学报》2009,36(10):1519-1524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一品红4个品种‘金多利’、‘圣诞天使’、‘索诺拉飞雪’、‘旗帜’叶片光强依赖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 ‘金多利’初始荧光( Fo ) 、最大荧光( Fm ) 和可变荧光( Fv ) 值极显著高于其它3个品种。在各个光强( PAR, 0~2 171μmol·m- 2 ·s- 1 ) 下, 表观电子传递速率( rETR) 、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 和光化学淬灭( qP ) 的变化趋势一致, 均为‘金多利’ > ‘圣诞天使’ > ‘索诺拉飞雪’ > ‘旗帜’, 在高PAR下这种差异更明显。拟合参数最大潜在相对电子传递速率( rETRmax ) 、半饱和光强( Ik) 和光抑制参数(β) 也同rETR等具有一致变化。说明‘金多利’有较高的PSⅡ活性, 耐强光; 而‘旗帜’则光化学效率较弱, 高光强下易受光抑制。  相似文献   
15.
杜鹃花属植物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杜鹃花属植物基因组DNA,对影响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Mg2+、dNTPs和引物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杜鹃花属植物SRAP分子标记的扩增体系:20μl的PCR体系中含有模板DNA50 ng、10×PCR buffer(不含Mg2+)、Mg2+2.50 mmol/L、dNTPs 0.20 mmol/L、引物0.40μmol/L、TaqDNA聚合酶1.0 U。并对10种杜鹃花属植物群体进行扩增验证,共获得261条扩增条带,251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6.17%,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间差异明显、多态性较高,该体系适合杜鹃花属植物种间差异性分析,为今后杜鹃花属植物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品红转化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植物酸性转化酶基因的保守区序列,设计1对PCR引物,以一品红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出长约500 bp的DNA片段,克隆入pM D-18T载体,测序结果表明:获得1个一品红酸性转化酶基因家族的成员,该基因片段长523 bp,编码173个氨基酸,属于开放阅读框的一部分,不含内含子。在G enB ank中进行同源性检索的结果表明,该成员编码的氨基酸与其他植物细胞壁酸性转化酶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以兴安杜鹃和迎红杜鹃种子为试材,设置不同浓度(0、5%、10%、15%、20%、25%)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杜鹃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早期幼苗生长量的影响,并对种子萌发率与PEG胁迫浓度间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2种杜鹃花种子的发芽启动时间推迟、发芽持续时间延长、萌发高峰期日发芽率显著降低;(2)随PEG胁迫浓度的增加,兴安杜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早期幼苗生长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迎红杜鹃相关测定指标则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PEG胁迫浓度≥15%时2种杜鹃花种子的各测定指标均显著下降,且处理间差异显著;25%PEG胁迫下2种杜鹃花种子均未萌发,即完全受到抑制;(3)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早期幼苗生长量均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各测定指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兴安杜鹃种子在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的萌发临界值和极限值PEG浓度分别为19.09%、22.11%,对应水势为-0.53、-0.69 MPa;迎红杜鹃种子的萌发临界值和极限值PEG浓度分别为17.56%、21.37%,对应水势为-0.46、-0.65 MPa。这表明,兴安杜鹃种子可抵御轻度干旱胁迫(5%~10%PEG),迎红杜鹃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8.
在广泛搜集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观赏桃的栽培起源为出发点,在历史发展的背景下系统地总结了中国观赏桃栽培的起源与发展,旨在使人们进一步认识观赏桃在中国观赏园艺中的重要地位和特点,促进观赏桃园艺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晓青  苏家乐  李畅  何丽斯  肖政  贾新平 《园艺学报》2016,43(10):2067-2068
‘紫金粉玉’是‘玉麒麟’与‘火花’杂交育成的杜鹃花新品种。花色为淡粉色;花径9.5~10.5 cm;花瓣5裂,裂深;雄蕊部分瓣化,上部裂片有醒目的深粉色斑点,花心绿色。植株长势强健,株形紧凑;耐高温高湿,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棚室盆栽。自然始花期较早,为2月上中旬,持续20~25 d。  相似文献   
20.
刘晓青  苏家乐  李畅  何丽斯  陈璐 《园艺学报》2013,40(10):2099-2100
 杜鹃花‘紫金艳后’是‘小叶铁红’ב汉堡’杂交育成的重瓣新品种。花色艳红;雄蕊、花萼皆完全瓣化为花瓣;花径6.0 ~ 6.5 cm。植株长势强健,株形紧凑美观;耐高温高湿,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设施栽培。自然始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持续25 ~ 28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