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名蕺菜、臭猪菜、侧耳根、猪鼻孔等,是国家卫健委第一批批准的药食同源的品种之一,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镇痛消肿和止咳润肺等功效.鱼腥草嫩芽尖、嫩茎叶和地下部根茎均可作为蔬菜食用,特别其嫩芽尖和嫩茎叶因脆嫩可口、风味独特而成为芽苗菜的新宠.前期作者已总结了鱼腥草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在此基础上又通过试验探索鱼腥草嫩芽尖和嫩茎叶高效栽培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2.
化学杀雄是水稻杂交育种和杂交制种中应用的一项新技术。1984年我们观察到,水稻赣化2号制种时采用化学药剂杀雄以后,稻粒黑粉病的发生加重。9月下旬在赣榆县塔山乡陡沟村的赣化2号制种区考查,其母本IR 24在化学杀雄较好的田块病穗率达90.26%,病粒率达18.51%,而杀雄效果较差的田块病穗率为20.83%,病粒率仅0.11%。10月初在东海县农科所考查,赣化2号化学杀雄制种的病穗率100%,病粒率高达45.44%。1985年我们分别在杂交稻三系制种区和常规稻区作化学杀雄诱病试验,结  相似文献   
43.
正甘蓝冬季大棚设施穴盘基质育苗时,由于气温低,幼苗生长缓慢,苗期长,穴盘面积小,因此对基质的要求高,要补充营养以满足幼苗生长~([1,2])。种苗质量与施肥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根冠比能较好反映不同施肥水平对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相互关系的影响;壮苗指数能客观反映种苗的生长状况和质量,一般情况下,其值越大,种苗质量越好。根冠比和壮苗指数的变化,可作为施肥是否合适的一个重要指标~([3])。通过研究不同叶面肥在甘蓝冬季大棚穴盘基质育苗中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合适的叶面肥用于甘蓝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44.
长阳高山蔬菜商品生产基地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山蔬菜基地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主导品种逐步增加、销售市场半径逐渐延伸,但是由于基地开发时间长,必须进一步探索和加强生态保护措施。介绍了该区域近几年开展高山蔬菜基地生态保护技术示范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45.
通过10余年对江苏省兔眼越橘种植园食果类害虫的调查研究,共发现直接咬食果粒果肉、直接刺吸果粒汁液、刺吸果穗梗和剥食果穗梗4个类群的害虫,并分别对每个类群害虫的主要种类、发生总量、危害程度及主要防治措施等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46.
为了优化茯茶颗粒茶饮制备的提取工艺,以茯茶中差多酚含量作为质控指标,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茯茶提取工艺,通过Design-Expert 8.0.6软件分析,最终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88℃,料液比为1:48,提取时间92min,此时儿茶酚提取率为12.43%。  相似文献   
47.
菟丝子小爪象(Smicronyx ssp.)是一种专门寄生在菟丝子上的天敌昆虫.1965年作者发现其对菟丝子的发生有抑制作用.1979~1981年又继续进行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8.
稻粒黑穗病遍于世界各主要产米国。我国五十年代初期,江西、四川等省发生已很严重。由于苏联将此病列为检疫对象,使我国1954年向苏联出口大米蒙受巨大损失。七十年代以来,随感病品种的推广和氮肥的过量施用,病害更有加重和发展趋势,发病率远远超过稻曲病而成为重要的穗部病害。其对杂交稻三系制种母本的危害尤为严重,通常减产2~3成,重者达5成以上。  相似文献   
49.
胡淼 《昆虫天敌》1992,14(2):67-68
1988年秋天,苏南一带连续猖獗了近十年的大窠蓑蛾 Clania variegata 幼虫的袋囊突然消失了。1990年春至1991年春,笔者等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处的各种园林植物和行道树上,竟采不到大窠蓑蛾袋囊的样本。这一现象在苏北地区比苏南晚了一年。经笔者两年调查,证明是灭敌控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eis medinalis Guenee)、白背飞虱(Sogatella JfurciferaHoruath)是江苏地区中、晚稻重要害虫,均系远距离迁飞性昆虫。江苏的主要虫源来自我国南方双季稻区(张孝羲等,1981;胡国文等,1988)。关于不同种昆虫同步迁飞现象国外研究颇多。Kisimoto等(1982)从1977~1978年,通过东海气象观察船定点捕捉迁飞昆虫的资料证明,褐飞虱与白背飞虱有同步迁飞现象,迁入时的天气条件也颇相似,Miyahara(1987)报告粘虫与小菜蛾同时从国外迁入日本南部地区。江苏地区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