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不同种类柑橘的密码子用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频密码子分析法,对甜橙Citrus sinensis、温州蜜柑C.unshiu、葡萄柚C.paradisi和柠檬C.limon等4种柑橘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eodon DNA sequence,CDS)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了柑橘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频率(relative frequency of synonymous codon,RFSC),确定出了4种柑橘的高频率密码子,发现不同种类柑橘偏爱密码子稍有差别.  相似文献   
52.
以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茎段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对愈伤组织的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观察。荔枝茎段愈伤组织的增殖缓慢,分化非常困难,主要分为结构疏松、 颗粒状、柱状突起、结构致密4种类型。其中,颗粒状和柱状突起的愈伤组织细胞质浓,细胞核大,分生潜力相对较强,但增殖较慢,它们在MS 2,4-D 2.0mg/L BA 0.5mg/L CH 500mg/L PVP 2.0g/L培养基上诱导后得到了早期阶段的球形胚。  相似文献   
53.
2009年以来,先后引进十几份特早熟荔枝在海南进行试种。通过与当地主栽品种比较,研究分析其物候期、枝梢生长、花芽分化、开花坐果等生物学特性及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大多数品系果实成熟期比三月红荔枝早10d以上,最早甚至在春节前后成熟,据有明显的早熟特性;一般幼龄树每年可抽生6~7次新梢,每批梢生长期大约45d,结果树采后修剪后当年可抽生4~5批秋梢,每批梢生长期大约30d;开花期从11月上旬持续至1月上旬,花期30~50d不等,开花量中等偏大,坐果能力较强,4年生单株平均产量可达8.2kg;果实呈心形、歪心形或圆形,平均单果重17.10~23.24g,多数果实色泽鲜红均匀,果肉细嫩爽脆。综上所述,该批特早熟荔枝品系在海南具有较好的栽培适应性和较高的经济价值,部分优系值得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面积,并在早熟荔枝产区适当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4.
摘要:[目的]为了选育出果肉颜色新颖,品质优良的火龙果株系,[方法]通过对“从化之星”火龙果实生后代中所有果肉颜色为周边粉红色、中心白色(以下简称“外红内白”)的单株的栽培试验,对所有外红内白肉单株生长习性,丰产性及果实经济性状和内在品质等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从156个外红内白肉肉单株中选出各方面均表现较佳的单株。结果表明,单株94-3综合品质最好。[结论]该外红内白肉火龙果既有红肉火龙果的甜度,又多了白肉火龙果的酸味,且果肉颜色新颖,在市场推广中必能占据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5.
澳大利亚荔枝商业栽培始于十九世纪70年代,至今发展到2000余hm^2的规模,产区分布在东岸沿海地区,60%分布于昆士兰中部以北的热带地区。荔枝在该国虽仍是小作物,但年产值达到2000万澳元(1.28亿元人民币),不失为一个精品产业。2008年澳大利亚荔枝采收季节,作者应邀前往昆士兰荔枝产区考察,期间参观了果园、科研院所、市场,访问果农、推广官员和科研人员,对当地荔枝产业状况有所认识和感受,对此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56.
抗生素对台湾青枣茎段和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卡那霉素 (Kan)、羧苄青霉素 (Cb)、头孢霉素 (Cef)和氨苄青霉素 (Amp) 4种抗生素对台湾青枣幼嫩茎段和疏松的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初步确立了对台湾青枣 (ZiziphusmauritianaLam .)进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中的抑菌和转化体的筛选策略 .Kan 75mg·L-1时 ,5 0d后茎段基本停止生长并开始变成白色 (白化 ) ;Kan2 5mg·L-1时 ,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Kan 5 0mg·L-1时 ,其生长基本停止且开始褐变 ,Kan 75mg·L-1以上时胚性愈伤组织完全变褐 .适当浓度的Cb或Cef对芽的伸长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b +Cef却对芽的伸长出现轻微的抑制效应 .Amp对茎段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7.
人工合成柞蚕抗菌肽D基因转化沙田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柞蚕抗菌肽D基因导入沙田柚上胚轴等外植体,经卡那霉素筛选,获得了若干转基因植株对这些植株进行胭脂碱电泳检测、点印迹杂交、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抗菌肽D基因已转入到沙田柚细胞中  相似文献   
58.
以茂名主栽荔枝品种黑叶、白蜡、白糖罂、妃子笑、水东黑叶作为砧木高接开展了红蜜荔在茂名的引种研究。经过5年的观察发现,以白蜡、白糖罂作为砧木高接红蜜荔,是非常少见的中熟优质品种,可替代茂名白蜡荔枝,促进荔枝产业品种升级。  相似文献   
59.
不同着色期荔枝果皮总RNA的提取及mRNA差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妃子笑和糯米糍2个主栽荔枝品种不同着色期的果皮为试材,经过大量的对比和筛选,采用改良Bugos法提取果皮中的总RNA,经核酸蛋白测定仪测定和凝胶电泳显示提取的总RNA完整性强,质量好,产率高(最高可达318.7μg/g),可用于RT-PCR等分子生物学实验。进一步的DDRT-PCR分析表明:高分辨力的cDNA片段在500~2 000 bp之间,不同品种、不同着色期的荔枝果皮,基因表达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0.
广东省是我国重要的荔枝产区,2016年底荔枝栽培面积27.41万hm~2,产量124.63万t。黑叶、白蜡、怀枝等低值品种面积太大,导致了产期集中,销售压力大,荔枝产业亟须品种结构调整和升级。本文总结了适合广东地区荔枝高接换种技术,可行性好,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