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ABA 和乙烯对荔枝果实成熟和着色的调控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荔枝果实幼果期ABA 含量很高, 之后下降, 在转红前1 周急剧上升, 形成一个峰值。果皮、果肉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ABA 相似, 但其跃变发生在ABA 之后, 且跃变较小。伴随着乙烯的跃变, 有一个糖代谢和转化酶活性的跃变。于转熟前用STS 处理荔枝果实, 导致果实转色和成熟延迟。果实发育后期, ABA 急剧增加可能诱导了乙烯的合成, 乙烯启动果实成熟, 果皮转红着色。  相似文献   
12.
以3个不同发育时期的‘糯米糍’荔枝果皮和幼嫩叶片为试材,对其ANS基因进行了克隆及分析。结果表明:花青素合成酶(Anthocyanidin synthase,ANS)是花色素苷生化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利用同源克隆方法从荔枝果皮中克隆得到了1个ANS基因,该基因开放阅读框的长度为1 074bp,编码357个氨基酸。以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得到了1 279bp的核苷酸序列与cDNA序列比对发现,基因组序列中还有1个内含子,位置在504~708bp之间。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葡萄、可可豆、柑橘等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3.
 ‘观音绿’是通过实生选种的方法选育出的荔枝新品种。果实卵圆形,果肉脆嫩,单果质量21 ~ 25 g,可食率81.5%,焦核率95%以上,可溶性固形物18.5%。嫁接苗定植后3 年开始开花结果,4年生树平均株产可达7.5 kg。  相似文献   
14.
“荷花大红荔”的发现出自1次偶然的机会。“八五”期间研究人员在高州的大街上发现有“大果糯米糍”出售(17元/千克),经实地鉴定及室内分析被认为是一个新的荔枝类型并暂称其为“街边荔”,研究编号为“1470”。“九五”期间被广东省科技厅、国家农业部正式列为重点研究项目,2004年6月23日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5.
"华晚无籽沙糖桔"是采用芽变选种的方法,从"无籽沙糖桔"选育出晚熟柑桔新品种。2013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果实扁圆形,顶端浅凹,平均单果重45.0g。果皮橙黄色,易剥离,厚0.15~0.20cm,油胞凸出  相似文献   
16.
‘塔1’椪柑与亲本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形指数的变化动态基本一致无论是果皮还是果肉+种子,‘塔1’柑中内源赤霉素(GA)的质量摩尔浓度[b(GA)]均高于亲本品种,而脱落酸(ABA)的质量摩尔浓度[b(ABA)]低于亲本品种b(GA)/b(ABA)高可能是‘塔1’柑大果产生的诱因之一除酸外,‘塔1’柑与亲本品种其它品质变化动态基本相似果实采收前,‘塔1’柑果实柠檬酸质量分数较亲本品种高,但果实贮藏约15d后,二者中酸的质量分数趋近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及各国研究方向: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学者更注重生物技术的研发和利用,以及环保和食品安全问题;发展中国家则更注重热带作物的繁殖、开发利用及产量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双肩玉荷包’荔枝为试材,研究套袋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改善‘双肩玉荷包’荔枝果实外观,并能提高还原糖、总糖含量,降低果皮质量与种子质量,提高可食率,是提高果实综合品质和商品性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选育出丰产高质的白肉火龙果优株,通过对‘从化之星’火龙果112个实生后代中所有果肉颜色为白色的单株进行栽培试验,对所有白肉单株生长习性、丰产性及果实经济性状和内在品质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单株184-4综合品质最好。该白肉火龙果平均单果重为301.48g,最高单果重可达约500g,可溶性固形物14.8%,果实外观靓丽,商品性高,具有丰产稳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的座果率低、成熟期落果裂果严重、果皮着色不均匀严重影响果实品质等现象和多种病虫害危害,果农在荔枝果实生长期频频喷药保果,这样既增加生产成本,又不符合绿色果品的要求的问题。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主的科研机构开展了荔枝果实套袋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荔枝果实套袋技术,并加以示范与应用推广。本文对目前荔枝果实套袋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