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基于ITS序列分析鉴定灵芝属菌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11个本所保藏灵芝属菌株及9个灵芝属野生菌株的ITS序列,应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对其产物进行测序,并从GenBank上下载2条赤芝(Ganoderma luncidum)、1条黑紫灵芝(Ganoderma japonicum)和1条无柄紫灵芝(Ganoderma mastoporum)的ITS序列,以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m)为外类群,用NJ(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20个灵芝属菌株聚为4个簇,其中赤芝组和树舌亚属的菌株各自聚为1组,其组内同源性均达99.7%以上,紫灵芝组的菌株分成2组:无柄紫灵芝和黑紫灵芝。系统发育分析也表明仅根据形态学特征难以将灵芝属菌株进行有效的分类,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对灵芝菌株进行分类是一种更有效的方法,ITS序列分析在近缘种的分类鉴定上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22.
两株西藏白肉灵芝菌株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藏林芝地区的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菌株G-122和G-241进行鉴别分析,并对其栽培性状、有效成分含量和提取物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基于形态学特性和ITS分析,2个菌株均鉴定为白肉灵芝。二者菌丝对峙培养产生明显拮抗线,菌丝体生物量差异显著(G-241高于G-122),子实体颜色不同(G-241和G-122分别为红褐色和黄褐色),G-241子实体单菇重高于G-122;有效成分含量差异也较大,G-122粗多糖含量高而G-241总三萜含量高;菌株G-122、G-241醇提物对乳腺癌MT-1细胞IC_(50)值分别为265.2和225.6μg/mL。实验结果表明菌株G-122和G-241为不同菌株。  相似文献   
23.
对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进行热水提取和超临界CO2萃取,将得到提取物和萃取物按一定比例调制成试验样品进行延缓皮肤衰老功效的研究.感官评估结果显示,受试者连续使用试验样品12周后,在皮肤干燥度、弹性、光泽度、细小皱纹和光滑度达到中等改善的比例分别为25.8%、6.5%、25.8%、6.4%和29%;专业仪器测定结果显示,第8周开始,皮肤弹性明显改善(P<0.05);第12周,皮肤粗糙度明显的改善(P<0.05).表明灵芝孢子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延缓皮肤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24.
病理剖检作为疾病诊断的基本手段,是我们做出正确临床诊断的基础,其诊断迅速,宜于操作,在生产中被广泛采用。在鸡的养殖过程中,由于发病  相似文献   
25.
我市某万头商品猪场用毒饵灭鼠后,残留毒饵混入饲料、使该场一幢存栏90kg待售肥猪发生中毒,发病420头,死亡51头,中毒致死率12.1%。1发病症状和经过该场第6幢猪舍1997年12月9日晚喂料后发现2头猪食后即卧地不起,乃用抗生素进行治疗。10日早...  相似文献   
26.
针对目前常用的灵芝粗多糖检测方法较多,而检测结果常常出现较大差异的现状,通过比较沸水提取法、乙醇沉淀多糖的稀碱溶液提取法、加酸乙醇沉淀多糖的稀碱溶液提取法,以及我国行业标准“食用菌中粗多糖含量的测定”(NY/T1676-2008)中规定的粗多糖提取法等4种不同提取方法,寻找较为科学的粗多糖提取方法。结果显示,不同提取方法提取得率不尽相同,提取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