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80篇 |
免费 | 115篇 |
国内免费 | 14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38篇 |
农学 | 220篇 |
基础科学 | 213篇 |
168篇 | |
综合类 | 1511篇 |
农作物 | 150篇 |
水产渔业 | 231篇 |
畜牧兽医 | 703篇 |
园艺 | 221篇 |
植物保护 | 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90篇 |
2020年 | 106篇 |
2019年 | 166篇 |
2018年 | 129篇 |
2017年 | 61篇 |
2016年 | 80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235篇 |
2013年 | 139篇 |
2012年 | 185篇 |
2011年 | 164篇 |
2010年 | 146篇 |
2009年 | 142篇 |
2008年 | 118篇 |
2007年 | 171篇 |
2006年 | 146篇 |
2005年 | 137篇 |
2004年 | 142篇 |
2003年 | 131篇 |
2002年 | 128篇 |
2001年 | 109篇 |
2000年 | 140篇 |
1999年 | 96篇 |
1998年 | 74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62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从机床、刀具、夹具、齿坯安装及切削规范等几方面论述了采用“硬刮”新工艺提高齿轮加工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2.
103.
为评价抗倒酯在小麦上的残留动态和环境安全性,于2014-2015年分别在安徽、山东及黑龙江进行了113 g/L抗倒酯微乳剂在小麦植株、麦粒及土壤上的残留降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试验.以超高效液相(UPLC-PDA)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同时检测小麦中抗倒酯及抗倒酸残留量.结果表明:抗倒酯在土壤、麦粒和植株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5 mg/kg、0.05 mg/kg及0.02 mg/kg,添加浓度在0.02~1.0 mg/kg时,平均回收率在71.09%~105.24%,变异系数均<10%;同时抗倒酸在土壤、麦粒和植株中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5 mg/kg、0.05 mg/kg及0.02 mg/kg;浓度在0.05~5.0 mg/kg时,平均回收率在76.66%~101.0%,变异系数均<10%.土壤中抗倒酯及抗倒酸总残留量比在植株中消解快,植株残留消解动态曲线符合化学反应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3.83~9.90 d;试验表明,按推荐高低剂量各施药1次,收获期内麦粒及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0.05 mg/kg,在植株的最终残留量均<0.20 mg/kg.抗倒酯为易降解农药,小麦生产上合理使用抗倒酯安全. 相似文献
104.
麦秸对大豆植株氮素变化和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3年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麦秸对大豆生育期中氮素变化及籽实形成期间氮素转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麦秸,特别是在氮肥基础上施用麦秸使植株各部位全氮增加,并使植株各部位吸氮量高峰出现时间向后推移,同时提高了叶部吸氮量占植株总吸氮量的比率。施用麦秸使成熟期大豆植株的氮素表现转运率比未施麦秸处理提高24.74%,其中叶部提高15.73%;施麦秸处理大豆籽实中再转运氮占籽实总氮的百分率比未施麦秸处理提高14.78%,并提高了大豆籽实的吸氮总量。 相似文献
105.
梨木虱是我区梨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芽、叶、嫩梢汁液,直接危害梨树,一年发生4~6代,成虫在果园地面落叶下、土缝内、杂草间和树干皮缝内越冬。在冬春季要做好以下预防工作:1.梨树落叶后彻底清除杂草、枯枝落叶,以减少越冬基数。2.刮老树皮。先在树冠下铺一层塑料薄膜或纸 相似文献
106.
通过介绍文莱的基本国情和渔业情况以及中国与文莱合作的互补性,从空间、时间、合作范围、合作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与文莱进行渔业合作的可行性,并对开展中国企业与文莱渔业合作的具体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7.
3种石斑鱼肌肉营养成分比较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点带石斑鱼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和营养价值比较评价。结果表明,青石斑鱼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为21.76%,分别高出点带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7.67%、11.99%;赤点石斑鱼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7.94%、27.35%、26.30%(以干物质计),青石斑鱼的分别为72.25%、30.58%、26.90%,点带石斑鱼的分别为73.38%、30.77%、27.53%。点带石斑鱼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以赤点石斑鱼最高,达38.71%。3种石斑鱼的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均非常接近,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明显高于其他经济鱼类,以赤点石斑鱼最高,达85.71。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EPA+DHA含量分别达到20.4%、20.5%,明显高于点带石斑鱼。3种石斑鱼都是营养价值高的优质鱼类,三者之间的营养价值基本接近,但是鲜美度以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较佳。 相似文献
108.
4种熏蒸剂处理对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恒温通气培养法,以北京大棚蔬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未使用熏蒸剂土壤为对照,研究4种熏蒸剂[氯化苦(Pic)、1,3-二氯丙烯(1,3-D)、二甲基二硫(DMDS)和威百亩(MS)]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熏蒸剂处理均能增加土壤中可溶性有机氮的含量,熏蒸处理后敞气0 d时,Pic、MS、DMDS和1,3-D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累积量分别为47.55 mg·kg-1、42.15 mg·kg-1、40.34 mg·kg-1和32.02 mg·kg-1,较对照(29.97 mg·kg-1)分别增加58.67%、40.65%、34.61%和6.87%。敞气后14~84 d,Pic、DMDS和MS处理DON含量仍持续上升,1,3-D和对照变化不大,各处理之间DON含量差异显著。4种熏蒸剂处理后短时间内,土壤中可溶性氨基酸(DAA)与对照相比大幅上升,在熏蒸后7 d达到最大值,其中Pic处理的上升幅度最大,为12.87 mg·kg-1,对照DAA含量最低,为5.74 mg·kg-1。4种熏蒸剂处理之后,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和氮均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其中Pic处理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最强,敞气后0 d,Pic处理的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69.39%和70.95%,MS和DMDS次之,1,3-D的杀灭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109.
110.
突变综合评价理论在滑坡体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服目前滑坡安全评价中直接使用权重进行分析的主观性弊端,寻求边坡预测预报的新途径。【方法】以突变理论为基础,基于滑坡体的长期监测资料,建立边坡安全稳定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底层评价指标的评分、进行归一运算等逐级向上确定指标体系各突变隶属度的值,实现对系统的总突变过程的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边坡安全稳定的突变综合评价法,并构建了边坡安全的综合评价体系。实例应用表明,该工程滑坡体总突变值随时间呈现逐渐平稳的变化趋势,但与其他年份相比,1990年和1995年的总突变值分别为0.94和0.97,出现明显突变异常,其评价结果与该工程的定检报告结果一致。【结论】突变综合评价法合理可行,能较客观、全面地反映滑坡体的实际运行情况,在及早发现滑坡失稳隐患、保证滑坡体正常稳定运行方面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