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20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1.
以超甜玉米粤甜9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密度对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宜密度应在48000~54000株/hm2,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鲜苞商品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适宜栽培密度在48000株/hm2,此时鲜苞商品率好,产量和种植效益均较高。  相似文献   
42.
广东甜玉米不同品种耐旱性鉴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塑料大棚遮挡自然降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下8个甜玉米品种散粉至吐丝间隔期(ASI)、营养器官和产量构成因素性状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各品种的散粉至吐丝间隔期(ASI)受到不同程度的延迟,营养器官和产量构成因素性状指标呈下降趋势。轻度干旱对各甜玉米品种上述性状的影响较小,中度干旱对其影响比较大,与正常水分条件相比部分品种受到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以散粉至吐丝间隔期(ASI)、产量及产量的耐旱系数为主并结合营养器官形态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耐旱性综合评价较为可行。粤甜13号和正甜38号耐旱性相对较好,在生产中可作为耐旱节水型的品种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43.
以超甜玉米自交系S1、S2、S3和粤甜 3号等为材料 ,建立了超甜玉米高效再生系统。研究结果显示 ,超甜玉米基因型、幼胚的大小是影响胚性愈伤组织生成的主要因素 ,幼胚长度在0 5~ 1 2mm之间时 ,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最高。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和细胞分裂素浓度对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和小植株再生频率有重要影响 ,低浓度的蔗糖 (2 0 g/L)和 6 -BA (2mg/L)获得的再生频率较高。继代培养中ABA处理可使愈伤组织的再生频率提高 1 6 8倍 ,IBA浓度在 3 0mg/L ,可以明显提高小植株生根  相似文献   
44.
根癌农杆菌介导超甜玉米自交系幼胚转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超甜玉米自交系S1及其杂交种粤甜3号的幼胚为材料,建立了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条件,获得可育的转基因超甜玉米株系。研究结果显示:农杆菌浓度、共培养温度与时间对转化效率有重要影响,最高转化效率为24.6%。Southern杂交证实,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超甜玉米株系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45.
我国甜玉米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甜玉米是重要的果、蔬食品。我国甜玉米保鲜研究结果表明,甜玉米的适摘期与授粉后的有效积温显著相关,不同品种的适摘期,有效积温不同;贮藏温度是影响甜玉米品质的第一影响因子,温度越低,保鲜时间越长,效果也越好;贮藏的湿度、二氧化碳、氧气及漂烫与否对甜玉米的果穗保鲜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6.
用显微测微尺测定超甜玉米果皮厚度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显微测微尺测定了8个超甜玉米自交系和11个品种的果皮厚度,结果表明:自交系间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测定结果与品尝评定相符合,该方法对果皮定量化测定可以作为超甜玉米品质评定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国家玉米产业体系提供的69份特用玉米种质适应性、抗逆性、农艺性状及果穗表现等的鉴定评价,从中筛选获得了AMP01、AMP04、AMS123、AMS133等11份适应性较好、抗逆性较强、综合表现较突出的种质供育种利用,其中糯玉米群体材料1份,普甜玉米种质6份(群体1份,自交系5份),超甜玉米材料2份(群体及自交系各1份),爆裂玉米2份(均为自交系)。  相似文献   
48.
以28份外引及自育单倍体诱导系为父本、粤甜28为母本,经诱导率测定及聚类分析,对诱导系改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有外引及自育诱导系诱导率均高于原始诱导系Stock6,变幅在0.43%~3.57%,(高诱1号×EDI)×EDI?-2、(高诱1号×Zy-1)×高诱1号BC_3-5、Y04-3912、(高诱1号×Zy-1)×高诱1号BC_2F_2-19及高诱1号等5份诱导系诱导率低于1%,其余22份诱导系诱导率均高于1%,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原始诱导系Stock6。聚类分析发现,在相似系数0.58处可将28份诱导系划分为3大类,第Ⅰ大类包含25份诱导系,包含2个亚群,其中,第一亚群含20份诱导系,第二亚群含5份诱导系;第Ⅱ类包含Stock6、新选系S1-4等2份诱导系;第Ⅲ类中仅含诱导系Y04-3912。综合来看,对原始诱导系Stock6的诱导率改良较为成功,改良系与原始诱导系Stock6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改良系遗传基础仍较狭窄,需进一步拓宽诱导系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49.
不同施氮水平对南方甜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明南方鲜食玉米区高产条件下施氮量对甜玉米产量、氮素利用及其转运规律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和2016年,选用国审甜玉米品种粤甜16为供试材料,设置N (0、100、150、200、250、300、450 kg/hm2) 7个施氮量处理进行连续2年的大田试验。在拔节期 (8片展开叶)、大喇叭口期 (12片展开叶)、雄穗开花期和乳熟收获期测定甜玉米植株及各器官干重、氮养分含量,研究分次施肥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甜玉米乳熟收获期植株体内的氮养分吸收积累与分配比例、氮收获指数和效率,以及对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叶片、茎鞘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在2个生长季,施氮量均显著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植株总氮素积累量、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 (0~450 kg/hm2) 的增加,鲜穗产量、植株氮素总积累量呈现先增加后保持上下小幅波动的趋势;氮肥农学效率先增加后下降;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持续下降。在施氮量为N 250 kg/hm2时,粤甜16的鲜穗产量、植株氮素总积累量达到或接近最高,两年平均值分别为17544 kg/hm2和145.6 kg/hm2;而氮肥农学效率达到最高值,两年平均值为48.4 kg/kg;氮素利用率和偏生产力两年平均值分别为28.5%、70.2 kg/kg,处于中间水平;鲜穗产量、植株氮素总积累量和氮肥农学效率均达到最大。施N 250 kg/hm2提高了茎鞘、叶片的氮素转运量和花后氮素同化量,氮素茎鞘转运、叶片转运和氮素花后同化对鲜穗的贡献率两年平均值分别为48.8%、10.2%、41.0%。甜玉米整株氮素积累随生育进程持续增加,乳熟期最高,日均最高积累速率在8展叶至12展叶期;叶片和茎鞘的氮素积累进程呈单峰曲线,在雄穗开花期达到峰值,日均最快积累速率分别在8展叶至12展叶、12展叶至雄穗开花期。施氮能提高各器官在各生育时期的氮素积累量和积累速率,但不改变氮素积累变化趋势。【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多次施肥,施N 250 kg/hm2可提高氮肥农学效率,有效调控开花前氮素转运及花后吸收同化,促进鲜穗氮素积累,实现甜玉米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50.
高温老化下甜玉米种子活力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建立一种用于快速无损检测甜玉米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活力指标的新方法,选取8个代表性甜玉米品种种子为试材,分别将每品种分成5份(共40份样品);将所有样品置于50℃干燥箱内,分别处理1、2、3、4、5 d后取出,进行生理检测和光谱采集;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建立甜玉米种子活力相关指标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发芽率定量分析模型的性能参数校正集相关系数(Rc)、预测集相关系数(Rp)、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cv)、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P)、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为0.8952、0.8605、0.8503、6.6490、6.6270、7.9091。发芽指数的PLSR模型参数Rc、Rp、Rcv、RMSEC、RMSEP、RMSECV分别为0.9710、0.9366、0.9427、7.4373、24.7921、10.5003。活力指数PLSR模型参数分别为0.9109、0.8962、0.8711、0.8674、0.9489、1.0393。综上,NIRS技术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甜玉米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多参数的快速评价。本研究结果为高活力玉米种子筛选提供了一种新的快速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