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31.
叶部性状是粒用高粱重要的农艺性状,对提高高粱光合效率及株型育种适应机械化收获有着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究粒用高粱叶部性状的遗传机制及不同环境下性状间的相互作用,本试验以植株矮小且叶片上冲、叶夹角较小的粒用高粱品种‘美引20’和植株较高且叶片披散具有较大叶夹角的‘忻梁52’为亲本配置杂交组合,对叶片数、叶夹角、叶长、叶宽、叶面积进行田间数据统计分析及遗传分析。研究表明:叶片数与叶夹角、叶长与叶宽以及叶宽与叶面积在3个环境中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性状在3个环境下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叶片数在2019年天津静海和2020年天津宁河的最适遗传模型均为Model A_1;叶夹角在2019年天津静海和2019年天津宁河的最适遗传模型均为Model B_1;叶长在2019年天津静海和2020年天津宁河的最适遗传模型均为Model B_6;叶宽在2019年天津宁河和2020年天津宁河的最适遗传模型均为Model A_4;叶面积在2019年天津静海和2019年天津宁河的最适遗传模型均为Model A_1。3个环境下的群体叶部性状均为主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性状,主基因遗传率因环境的不同而改变。  相似文献   
132.
罗峰  张浩珍  杨婕妤  陈强强 《草原与草坪》2021,41(1):113-118,125
"粮改饲"试点的甘肃中部地区属农牧交错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草食家畜饲草需求量大,秸秆饲料化利用势在必行.以中部地区2012~2016年主要农作物的经济产量为依据,采用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数法,估算甘肃中部地区秸秆可收集利用量;以草食家畜日均采食量为标准,测算秸秆载畜发展潜力.结果表明:甘肃中部地区可收集秸秆资源总量为2...  相似文献   
133.
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9万、12万、15万和18万株/hm2)对饲用高粱品种‘TS-185’的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用高粱分蘖数、主茎茎粗、主茎和分蘖的株高、茎秆鲜重、茎秆干重及籽粒蛋白含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主茎株高和籽粒蛋白含量的变化在各处理间有显著差异;当种植密度最大时,分蘖茎粗值最大,主茎和分蘖的穗长、主茎穗鲜重、千粒重、穗干重及茎秆粗蛋白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主茎穗鲜重的变化具有显著差异,表明种植密度对不同农艺性状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当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和12万株/hm2时,产量和品质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4.
为明确秋收后施肥对翌年环湖寒生羊茅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于2018-2019年以5龄环湖寒生羊茅为试验材料,对比秋季施肥和春季施肥下环湖寒生羊茅的饲草和种子生产性能及肥料利用效率。试验设置0(N0)和60(N60) kg·hm-2 2个施氮水平,0(P0)、60(P60)、75(P75)和90(P90) kg·hm-2 4个施磷水平,共计8个处理组合。测定株高、茎粗、生殖枝数、地上生物量和种子产量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秋季和春季施氮肥均可提高环湖寒生羊茅地上生物量和种子产量,增幅分别在62.79%和12.58%以上。但秋季施肥具有刺激生殖枝数进而保持种子生产的优势,春季施肥有促进饲草生产的优势。秋季施氮较春季提升种子产量的增幅为37.38%~73.99%。春季施氮较秋季提升地上生物量的增幅为6.47%~51.19%。2)氮肥是促进5龄环湖寒生羊茅生产性能的主要肥料。施氮对株高、生殖枝数、地上生物量和种子产量的提升幅度分别为20.24%、19.10%、1...  相似文献   
135.
天农青饲2号是天津农学院1999年以Tx622A为母本,以抗蚜140和IS720苏丹草杂交选育的种间杂交后代TS175恢复系为父本杂交而成的以饲用为主、粮饲兼用型高粱杂交种,已于2006年12月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6.
<正>四川省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要、监管为重的防控理念,以疫情监测、疫源管控、疫情除治和区域联防联控为抓手,以秦巴山区、攀西地区和川西高原等重要生态区域为重点,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奋力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2022年实现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病死树株、县级疫区、乡镇疫点”四下降,全省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基本遏制,取得了显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37.
罗峰 《福建茶叶》2023,(2):144-146
倚邦是西双版纳茶叶的原产地之一,也是茶马古道的源头。倚邦地区从古代起,就已经有采摘制作打包茶叶的完整工序,也有贩卖茶叶的集市和饮茶的人群。倚邦彝族地区对茶有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在琳琅满目的民族茶文化中间脱颖而出。倚邦茶作为西双版纳民族地区特色茶产业,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特性。倚邦茶是西双版纳民族地区茶产业的代表,本文由此切入,梳理倚邦茶的历史脉络和特征,研究倚邦茶的文化特质和通过文化对倚邦茶产业带来的勃勃生机。但在倚邦茶产业和文化链的多元共生中,倚邦茶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等环节传承和发扬倚邦茶文化过程中出现产业结合发展不足等问题。给倚邦茶文化传播带来了影响,也阻碍了倚邦茶产业的有益发展。因此,从文化出发,发展倚邦人文历史和少数民族文化特点,形成文化优势,加强产业结合将是倚邦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38.
论农作物品种的生命周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农作物品种生产应用研究,提出了农作物品种的生命周期现象,即有青春期,鼎盛期,衰退期和消失期,并分析了农作物品种退化的原因,利用品种生命周期这一规律的主要方法是简化中间试验程序,用育种家种子定期更新生产用种,使优良新品种长期于青春期和鼎盛其在生产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