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6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以蟹爪兰花粉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培养基组成、培养温度、花粉采集方式、贮藏温度等对花粉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蟹爪兰花粉萌发的液体培养基为:200g/L蔗糖+20 mg/L硼酸+20 mg/L二氯化钙;20℃下蟹爪兰花粉萌发时间比较短,且萌发率较高;有花丝的花粉萌发较好,花粉管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52.
不同百合品种对百合灰霉病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不同百合品种对灰霉病的抗病能力,本试验采用离体叶片菌丝块接种和田间孢子液喷雾2种方法测定了百合7个不同品种对百合灰霉病的抗病性。离体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7个品种对百合灰霉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法兰西’和‘罗蒂娜’为高感品种,‘康斯坦萨’和‘索邦’为高抗品种,‘马可波罗’、‘提拔’和‘西伯利亚’为中抗品种;田间接种发病的测定结果除‘西伯利亚’为高抗品种外其余结果与离体接种结果一致;离体接种和田间接种发病情况的系统调查分析得知,感病品种‘法兰西’和‘罗蒂娜’发病早,病情发展速度快,病情指数高;‘提拔’、‘康斯坦萨’、‘西伯利亚’和‘索邦’等抗病品种发病晚,病情发展缓慢,病情指数低;随着品种抗病性的增强,发病速度和病情指数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3.
为研究百合自交不亲和发生的部位,以东方百合索蚌为试验材料,采用蕾期授粉、切割花柱授粉、延后授粉对东方百合索蚌自交后的花粉管生长和结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索蚌自交不亲和性表现在花柱和子房中;蕾期授粉具有明显的花柱不亲和性;保留0.5cm花柱授粉能够克服花柱不亲和,花粉管可以进入子房,但坐果率为零,受精障碍存在于子房;延后6d柱头授粉能够克服索蚌的自交不亲和性,结实率可以达到26.7%,但每果有胚4.0个。  相似文献   
54.
以百合灰霉病高抗品种索蚌和感病品种法兰西为材料,测定了2个品种在接种灰霉病菌和没接种条件下百合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索蚌和法兰西品种在接种灰霉病菌48 h后植株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均低于不接种的对照,但高感品种法兰西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幅度比高抗品种索蚌显著;叶绿素含量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索蚌叶片中总叶绿素的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最大降幅为8.87%,叶绿素a的变化趋势与总叶绿素含量相似,而叶绿素b的含量在接种后与接种前相比有明显增加;高感品种法兰西接种后总叶绿素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最大降幅为30.09%,叶绿素a的下降趋势与总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趋势较一致,叶绿素b与接种前相比也略有下降,抗病品种索蚌的叶绿素被破坏程度低于感病品种法兰西;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没接种灰霉病菌条件下,高抗品种索蚌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高感品种法兰西,差异显著,接种灰霉病病菌后2种百合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没接种的对照,法兰西品种可溶性糖的增加量明显高于索蚌.表明索蚌对灰霉病的抗性可能与其体内较低的含糖量有关,灰霉病菌侵染后通过影响糖类的合成,增加了叶片的糖含量,感病品种法兰西的增加量较高,受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5.
为了获得豹斑百合(Lilium pardalinum)的组培快繁体系,以来自美洲2个地区的豹斑百合种子为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种子和胚均可诱导出苗,但俄勒冈州种源优于内华达州种源,胚培养可以提前3个月出苗,诱导培养基以MS+ IBA 0.3 mg/L+谷氨酰胺100 mg/L平均诱导率最高为58.35%.不同种源苗继代培养时,在 最初的2代内继代增殖倍数差异较大,俄勒冈州种源增殖倍数大于内华达州种源,但继代培养3次后,增殖倍数均大幅提高,2个种源增殖倍数差异不大,基本稳定,以MS+6- BA 1.5 mg/L+ IBA 0.15 mg/L增殖倍数最高,平均为3.75倍/45 d.不同种源苗生根率和生根数差异不大,生根培养基以MS+ IBA 0.5 mg/L+ NAA 0.5 mg/L为佳,30d生根率可以达到99%,平均根数5.7条/株.  相似文献   
56.
用纤维素酶、离析酶、果胶酶、山梨醇的混合酶液提取"索蚌"百合的幼叶和愈伤组织的原生质体.对影响原生质体提取得率因素进行分析,用液体浅层培养法在MS、改良MS和NLN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6-BA,2,4-D等进行培养.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和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提取得率有极显著影响,最适合百合幼叶原生质体提取的酶液组合为:2?llulase R-10,0.5% Macerozyme R-10,酶解4 h.百合愈伤组织的原生质体提取的酶液混合液组合为:2% Cellulase R-10 0.5% MacerozymeR-10 0.05%Pectolyase Y23 147 mg/L CaCl2·2H2O 976 mg/L MES 0.6 M Sorbitol.进行原生质体的培养仅愈伤组织为来源的观察到细胞的分裂,幼叶为来源的原生质体几乎没有分裂,但两者最终都没有形成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57.
丁香花粉生命力及贮藏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七种丁香为试材,分别进行了新鲜花粉生命力测定比较、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生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种丁香花粉贮藏力的差异三方面的研究,旨在为解决丁香杂交育种的花期不遇或远距离杂交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杂交的成功率。试验结果表明:红丁香的花粉生命力最高,可达81.5%,其次为蓝丁香和小叶丁香,白丁香最低;小叶丁香的花粉贮藏力最强,在低温条件下可以贮藏60天以上,其次为红丁香和蓝丁香;丁香花粉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2℃低温条件。图2表3参18。  相似文献   
58.
采用花粉液体培养法研究温度和培养液(蔗糖浓度、B 、Ca2 )对3个栽培水仙品种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水仙花粉萌发的温度为15~25℃;当蔗糖浓度为100~150g.L-1时,花粉具有较高的萌发率;外源B 浓度为10~20 mg.L-1时有利于花粉萌发;外源Ca2 作用不稳定。  相似文献   
59.
榛子的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杂交榛子(代号80-11)进行了离体培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的选取是离体培养的关键,最佳外植体为:休眠后的基生枝条在室内用营养液培养后萌发的嫩梢。通过最佳培养基组合试验,萌发率可达90%以上,增长系数可达2.2±0.5。诱导阶段的培养基为DKW+BA5mg/L+IBA0.01mg/L+GA30.2~0.3mg/L+葡萄糖30g/L+琼脂6g/L。继代培养时调整BA为3~4mg/L、GA3为0.1mg/L。根据在继代过程中出现的内生菌污染问题,试验采用在培养基中加500倍的百菌清来解决。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温室发病百合的田间症状观察、病害的初步诊断、病原物的分离纯化以及分离病原物的活体和离体接种试验,确定该病害为百合灰霉病,其病原是椭圆葡萄孢(Botrytis ellipti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