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4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前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正作为一种遗传基因高频重组的有效方法和遗传研究工具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国内外食用菌科学工作者的极大重视。要获得融合的成功,首先必须对细胞壁进行消化,获得大量的原生质体并使原生质体能高频率再生产生细胞壁。所以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中的重要一步。在本试验中,作者采用新生酶-Novozym234分离了光木耳和毛木耳的原生质体,并进行了再生。同时对原生质体的两种再生型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学专业委员会和日本医真菌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际真菌学会议于1992年7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皇苑大酒店召开。到会代表共达300多人(中方代表260人,日方代表100多人),会议交流论文130篇,我国著名的真菌学家、学部委员裘维蕃教授到会并讲了话。会议期间,中日真菌学科学家围绕着真菌生态学、真菌系统学、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对农作物秸秆,种壳等废弃物质的转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三明市四种销售畜禽肉品中李斯特氏菌污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三明市畜禽肉类中李斯特氏菌的污染情况。2000年6月至2001年5月,采集市区菜市场销售的畜禽肉类,按GB4789-94进行李斯特氏菌分离、鉴定。结果从4种畜禽肉类中检出了李斯特氏菌,检出率为12.2%(49/403),其中猪肉检出率最高为18.2%,鸡肉次之,鸭肉最低为3.8%,(p<0.01)。一年四季均有李斯特氏菌检出,秋季较高,(p>0.05)。本次仅从猪肉中检出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占2.0%,其余44株为格氏李斯特氏菌,占89.9%,默氏李斯特氏菌4株占8.2%。  相似文献   
15.
28SrDNA PCR-RFLP分析在侧耳属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对侧耳属18个种52个菌株及3个其它属的菌株的28S rDNA 5‘端进行PCR扩增,得到长度约为1.46kb的片段。对该片段分别用7种限制性内切酶AluⅠ、BamHⅠ、HaeⅢ、HhaⅠ、HinfⅠ、MspⅠ、TaqⅠ酶切,结果表明,MspⅠ酶切片段多态性最高,AluⅠ对侧耳属无酶切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菌株间的相似系数为0.569-1.000,在92%相似水平可将侧耳分为5大类:Ⅰ、红平菇和桃红侧耳;Ⅱ、鲍鱼菇和囊盖侧耳;Ⅲ、具核侧耳;Ⅳ、金顶侧耳;Ⅴ、其它所有供试侧耳。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不是分类学名词,而是普通名词。始于我国,在我国广泛使用。2006年国家批准公布的"中国国家标准—食用菌术语"中定义"食用菌"为可食用大型真菌的总称。然而,长期以来一些食用菌教科书、出版物(包括食用菌年均产量,产值报表)等都纳入灵芝、猪苓、茯苓、冬虫夏草、天麻等药用菌甚至白腐菌等内容,远远超越了可食用大型真菌的范围,与书名、杂志名不符,还  相似文献   
17.
在蘑菇生长期间取覆土样品。抽样测定幼虫密度,仅三种农药:灭幼脲、蒙五一五(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六六六(覆土层的有效药料为30ppm)能有效地防治尖眼(?)蝇.覆土后两星期,灭幼(?)和蒙五一五浸药处理也能有效控制尖眼(?)蝇幼虫为害.  相似文献   
18.
木耳孢子单核菌株培养性状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8个木耳孢子单核菌株的菌丝生长势、菌丝生长速度多态性与其交配型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木耳孢子单核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生长势等培养性状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多态性。在测定的38个孢子单核菌株中,交配型A有21个菌株,交配型a有17个菌株,A:a=21:17。经X^2检验,两种交配型未出现1:1严重偏离。这表明,木耳孢子单核菌株的菌丝生长势和菌丝生长速度与其交配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我国食用菌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培训提高食用菌教学、科研高级人才的学术水平,开拓食用菌事业的新局面,华中农学院植保系应用真菌研究室(即湖北省食用菌研究所)于去年10月24日至11月8日举办了中、英食用菌专家讲学班。英国著名蘑菇栽培专家P·B·FLEGG博士,就其蘑菇培养料的堆制、栽培方法、病虫害及其防治、蘑菇生物学及英国温室作物研究所工作介绍等作了专题性的演讲,并同学员们进行了学术性的座谈和交流。我国著名食用菌专家杨新美教授,陆大  相似文献   
20.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多态性(ISSR)对12株蘑菇属菌株(其中菌株S1、S2为河北康保分离的菌株,具自主知识产权)和3株属外参照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了遗传相关聚类图。本研究结果表明,河北康保分离的两株菌株S1和S2与现存生产上应用的同类菌种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也表明ISSR分子标记在蘑菇品种的鉴别和菌株亲缘关系分析上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