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林业   3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园艺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果树种质资源鉴定及 DNA 指纹图谱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该文对应用于果树种质资源鉴定的各种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文中介绍了传统的形态学、孢粉学、细胞学以及蛋白质凝胶电泳方法在果树种质资源鉴定方面的应用及能解决的问题 ;论述了目前 5种重要的DNA指纹图谱方法 ,即RFLP、RAPD、小卫星DNA(VNTR)、微卫星DNA(SSR)和AFLP的特点以及在果树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具体应用 ,并对指纹图谱方法在果树遗传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2.
榆属树种遗传改良研究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该文对榆属树种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 ,主要包括 :国内外榆树育种材料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现状 ;国内外榆树改良和育种目标 ;选择、杂交及其它非常规育种手段在榆树改良项目中的应用 .文中还对中国榆树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途径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53.
中国大陆林木遗传育种学科1949—2003年的研究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了包括《建国以来森林培育学科专题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正式出版的全国性重要学术论文集,检索了中国学者基于国内工作在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共获得自1949年以来的关于林木遗传育种学科论文10 000余篇.根据《图书资料分类法》,主要从育种、引种驯化和良种繁育几方面分类统计了各研究方向发表的论文数,以及树木生物学基础研究领域近10年来所发表的论文数.论述了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4.
利用盆栽方法对毛叶枣的4个不同种源的砧木进行了抗水分胁迫试验研究。正常供水条件下几种供试材料的蒸腾作用日变化均表现出“单峰型”的变化趋势。不同种源的毛叶枣砧木苗净光合速率都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下降,其变化趋势可以由指数方程(y=aebx)拟合,从干旱胁迫开始到中度水分胁迫时(土壤含水量6%),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由大到小排列次序为:元江毛叶枣>元谋毛叶枣>广州毛叶枣>滇刺枣。当土壤含水量降低到相同水平的6%时,广州毛叶枣的净光合速率比滇刺枣、元江、元谋毛叶枣的净光合速率高,说明在干旱条件下广州毛叶枣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生产能力。4种毛叶枣砧木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的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回归方程拟合,苗木受到干旱胁迫的初期,水分利用效率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下降。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逐渐加强,当土壤含水量小于8%~10%时,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有所提高,体现了供试材料避旱的机制。  相似文献   
55.
毛叶枣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毛叶枣的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 .证明 3、4月是 1年内采集外植体的最佳时期 ,在此阶段对外植体进行培养时 ,有效萌芽率最高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筛选出适合毛叶枣组培各阶段的适宜激素浓度和配比 ,分别为 :启动培养基MS +6 BA 0 8mg L +IBA 0 4mg L ;增殖培养基MS +6 BA 1 2mg L +IBA 0 5mg L ;生根培养基 1 2MS +IBA 3 0mg L .并阐明了继代次数与增殖系数和生根率的关系 ,提出毛叶枣继代次数以 8代左右为宜 ,8代之后应进行生根培养 .  相似文献   
56.
毛叶枣不同种源砧木的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盆栽方法对毛叶枣的4个不同种源的砧木进行了抗水分胁迫试验研究。正常供水条件下几种供试材料的蒸腾作用日变化均表现出“单峰型”的变化趋势。不同种源的毛叶枣砧木苗净光合速率都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下降,其变化趋势可以由指数方程(y=aebx)拟合,从干旱胁迫开始到中度水分胁迫时(土壤含水量6%),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由大到小排列次序为:元江毛叶枣>元谋毛叶枣>广州毛叶枣>滇刺枣。当土壤含水量降低到相同水平的6%时,广州毛叶枣的净光合速率比滇刺枣、元江、元谋毛叶枣的净光合速率高,说明在干旱条件下广州毛叶枣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生产能力。4种毛叶枣砧木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的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回归方程拟合,苗木受到干旱胁迫的初期,水分利用效率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下降。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逐渐加强,当土壤含水量小于8%~10%时,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有所提高,体现了供试材料避旱的机制。  相似文献   
57.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国普通高等农林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林学本科人才,我们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重新修定了林学本科生的教学计划,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钉子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有一定宽度的基础(如钉子帽儿),...  相似文献   
58.
在金丝小枣插皮枝接和盾形芽接中,采用不同浓度的3号ABT生根粉分别对接穗和接芽进行处理。处理结果表明,ABT生根粉有明显的提高枣树嫁接成活率的作用。枝接最适浓度为200ppm,芽接为50ppm,采用最佳组合其生根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59.
科尔沁沙地古榆树资源的收集保存及其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该研究项目调查,在以榆树疏林草地为主要植物群落、总面积约1 175.59万hm2的科尔沁沙地上,百年以上的古榆树(Ulmus pumila)现仅存30余株.为了使这些长期经受自然选择、对逆境适应能力特别强的宝贵优良基因资源得以保存,该项目正在营建全国规模最大的榆树基因库,该基因库的重点是对科尔沁沙地古榆树资源进行收集与保存,同时也收集国内分布区内有代表性的能适应该地的榆树种、品种及类型.至2000年底,该基因库已收集种质资源88份.预期到2002年该基因库建成时,总面积可达7!hm2,收集各种种质资源100份.为长期利用古榆树资源,该研究还对收集到的榆树资源进行了扩繁(扦插、嫁接)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60.
金丝小枣优树选择与优系对比试验园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山东省金丝小枣自然分布区进行全面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经初选、复选和决选3次选择,共选出金丝小枣优良单株34株,并与河北省交换了16个优良系号。利用这覆盖全分布区的51个无性系(包括1个对照),首次在山东省建立了大规模的金丝小枣优良无性系对比试验园。该园采用大株行距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既可以长期保存金丝小枣优良基因资源,又可以对各无性系进行科学而全面的观测与对比研究,为进一步选育金丝小枣优良品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