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9篇
  10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青薯10号马铃薯新品种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选育的鲜食、薯片、全粉加工兼用型马铃薯新品种,2009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青审薯2009001)。2011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2.
牛食道阻塞,为养牛期间常见多发病,表现为食道某段被食团或异物阻塞而诱发的疾病.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早诊治,加强护理,避免完全阻塞而导致窒息死亡.牛食道阻塞的诊断,根据典型症状,配合胃管探测,触诊颈部,可确诊.此病重点在于及早预控,注意加强饲养管管理,普及科学养牛知识,饲喂用全价日粮,疑似病症早发现早治疗,消除一切可致病因素.此病的治疗,尝试用捅入法、套取法、胃管探送法等等.总之,此病为养牛常见多发病,发病概率极高,应树立提旱预控的意识,预控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不同切块马铃薯对试验精确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切块种薯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差异以及区域试验精确度的影响,选用4个马铃薯品种的4个不同大小切块种薯进行随机区组试验,从试验的误差变异系数(CV)和相对最小显著差数(RLSD0.05)分析不同切块大小的马铃薯种薯对区域试验的试验精确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使用45 g切块的种薯处理的CV<5%、RLSD0.05<12%,说明使用45 g切块的种薯处理试验误差控制得最好,试验精确度最高;其次是60 g切块的种薯处理和15 g切块的种薯处理(CV< 10%,RLSD0.05 <20%),但60 g切块种薯处理的CV、RLSD0.均低于15 g切块种薯处理,说明使用60 g切块的种薯处理较15 g切块的种薯处理试验误差控制得较好,试验精确度较高;最差的是30 g切块的种薯处理(CV>10%,RLSD0.05> 20%).由此说明,马铃薯区域试验中种薯切块大小应该控制在45 g左右.  相似文献   
44.
试验表明,液剂和粉剂的自然哺乳以及液剂的经口补充,血液中的维生素E浓度的变化规律大体上相同。同样是自然哺乳,液剂的效果明显高于粉剂。液剂的自然哺乳与经口补充相比,自然哺乳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5.
随着全球马产业的发展,马发挥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大。辅助生殖技术有利于发挥优良马匹的潜在价值。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是辅助生殖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卵母细胞的获取是体外成熟的前提,切刮法能从离体卵巢中获得较多的马卵母细胞,而活体采卵技术(OPU)则能持续地获得卵母细胞,并能较好的保存马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扩张型卵母细胞的成熟率高于紧密型卵母细胞,母马的年龄会影响到其卵母细胞的质量。马卵母细胞体外存放较长时间不会影响其发育能力,现在已有较为成熟的体系能使马卵母细胞在体外保存24 h以上而不影响其成熟率。在马卵母细胞成熟体系中常用的基础培养液是M199,添加胎牛血清(FBS)、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物质能显著提高成熟率,常用培养环境为38~39℃,5%CO2饱和湿度下培养,培养时间30 h。成熟的卵母细胞有扩张的卵丘细胞和极体,且成熟的卵母细胞的细胞骨架及微管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本文针对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体外成熟培养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重点阐述了不同采集技术的回收率以及影响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关键因素,以期对今后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进一步研究及后期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6.
目的优化石蜡切片制作前期处理——固定和脱水条件。方法对比Bouin固定液与4%多聚甲醛两种不同固定液在4 ℃和室温不同时长下的固定效果;对比6 h和18 h时长的脱水效果。结果4%多聚甲醛4 ℃固定24 h后进行18 h脱水或Bouin 4 ℃或者常温固定24 h后进行6 h脱水均能达到有效支持后期石蜡切片制作的目的。结论Bouin固定液常温固定24 h后进行6 h脱水处理可作为野外采取马睾丸组织制作石蜡切片最佳的前期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47.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活性对维持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稳定和功能至关重要。前期研究表明,长期单作可导致枸杞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群落结构变异,但对其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尚不明确。为研究微生物代谢活性对长期单作的响应,利用Biolog Eco平板分析了枸杞园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土壤微生物底物利用谱(CLPP)的年代变化规律。结合土壤酶活性和理化性质测定和分析,探索了土壤微生物底物利用谱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长期单作促进了枸杞园表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P<0.05),但不影响亚表层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和Shannon指数。随种植年限增加,表层土壤微生物对吐温80和衣康酸的代谢活性增加,而亚表层土壤微生物对D-葡萄氨酸和苯乙基胺的利用显著降低(P<0.05)。对不同碳源类型的分析发现,长期单作抑制了枸杞园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微生物对多聚物的利用能力(P<0.05),说明土壤微生物对复杂有机物的降解能力可能受到干扰。变差分解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和真菌丰度是驱动枸杞园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变异的主要因子。这些结果表明长期单作干扰了枸杞园,尤其是亚表层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影响了其对复杂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在长期单作下,枸杞园亚表层土壤的植物-土壤负反馈作用可能更加严重,应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48.
激素对红花多枝柽柳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种激素设计不同浓度,处理红花多枝柽柳嫩枝扦插条,以50mg/L的NAA 25mg/L的IBA处理插条生根率最高,根部发育状况最好,而且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49.
胶东卫矛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适应性强,耐寒、抗旱,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易带土移植,少病虫危害.  相似文献   
50.
马铃薯实生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育种是基于一定变异群体进行多年的鉴定选择而获得万中选一的优良品种,在常规育种程序中,变异出现在杂交一代,也就是杂种实生苗,在杂种实生苗群体内,变异性状通过块茎无性繁殖固定下来代代相传.实生苗是马铃薯育种的必经之路,是有性繁殖阶段,过去杂种实生苗的培育以阳畦育苗为主,随着现代设施农业的广泛应用,杂种实生苗培育技术得到很大改进,解决了已往杂种实生苗群体有限、致使育种成效降低的困难,为马铃薯杂种后代无性繁殖选种提供了丰富的实生薯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育种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