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4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3篇 |
农学 | 16篇 |
基础科学 | 10篇 |
10篇 | |
综合类 | 98篇 |
农作物 | 13篇 |
水产渔业 | 6篇 |
畜牧兽医 | 60篇 |
园艺 | 19篇 |
植物保护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该文分析了目前西双版纳州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总结了制约当地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原因,提出了今后推进西双版纳州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2.
打孔插管滴注杀虫剂树虫净,防治纵坑切梢小蠹试验结果表明:该法适用于被害木为初侵木和萎蔫木;使用剂量:胸径6~10cm用树虫净(8ml)1支,胸径12~16cm用树虫净2支,胸径18~22cm用树虫净3支;成虫蛀梢补充营养为最佳防治期,其防治效果可达到86%以上。 相似文献
133.
水稻雄性不育系是杂交水稻三系的基础。不育特性的稳定与否是决定该不育系能否用于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4.
影响滴灌系统能否取得增产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系统的设计,二是系统的用水管理。本文提出了为达到最大的成功和最小的失误的宽行作物滴灌的水管理程序,其关键在于在灌水季节开始之前确定一个全面的管理方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同时还要设计一个根区及为达到这一 相似文献
135.
<正>近年来,世界各国相继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国部分省区也相继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就是禽类病毒性流行性感冒,又称真性鸡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从呼吸系统到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6.
137.
一起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猪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可引发地方性流行,该病有发病急、病程短、无任何前期症状而突然死亡,且死亡极高(达20%~70%)等特点。本病在秋末冬初,气候变化异常,阴雨潮湿的条件下流行且本病不分年龄均可发病。近年来,我州养猪生产正向集约化发展,规模养猪专业户和养猪场不断增加,每年都有大量动物因不同类型魏氏梭菌感染而死。 相似文献
138.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羔羊已继代到22代,经过临床观察,病毒继代羔羊在感染后逐渐出现软便,肠黏膜脱落,体温上升至40.1~40.8 ℃的一过性低热.病理解剖观察,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水肿;右心室扩张,心内膜出血;小肠黏膜出现肥厚、水肿及轻重不同的充血及出血性炎症,大肠黏膜出现轻重不同的充血、出血性卡他性炎性变化,大小结肠水分吸收不全,肠内容物呈软泥样.对继代试验中每一代病毒样品作补体结合反应检查,其病毒抗原性逐渐提高,阳性程度由10倍提高到300倍.对不同继代的病毒样品用BVDV标准阳性免疫血清进行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检查,出现阳性反应,免疫沉淀线部分吻合.以BVDV制备高免血清,并作补体结合反应检查,说明在羊体内BVDV的补反抗体存在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139.
本研究以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种子为试材,结合种子透水性及萌发抑制物的测定探究其休眠原因,并通过外源赤霉素(gibberellin,GA3)及温水浸种处理筛选其最佳破眠方法。结果表明:完整种子的吸水率明显高于去颖壳种子,且温水浸种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说明颖壳引起休眠的原因为机械阻碍,与其透水性无关;颖壳、种子的水及甲醇浸提液均在浓度为0.08 mg·L-1时,对小麦种子萌发及生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颖壳中存在的水溶性及种子内溶于有机溶剂的萌发抑制物共同作用是节节麦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以500 mg·L-1 GA3浸种24 h(完整种子)、300 mg·L-1 GA3浸种48 h(去颖壳种子)及45℃温水浸种5 min(完整种子)的破眠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