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85篇 |
免费 | 89篇 |
国内免费 | 9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37篇 |
农学 | 203篇 |
基础科学 | 92篇 |
121篇 | |
综合类 | 1192篇 |
农作物 | 126篇 |
水产渔业 | 114篇 |
畜牧兽医 | 604篇 |
园艺 | 164篇 |
植物保护 | 1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87篇 |
2020年 | 124篇 |
2019年 | 146篇 |
2018年 | 156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83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150篇 |
2013年 | 165篇 |
2012年 | 135篇 |
2011年 | 155篇 |
2010年 | 144篇 |
2009年 | 155篇 |
2008年 | 150篇 |
2007年 | 121篇 |
2006年 | 88篇 |
2005年 | 83篇 |
2004年 | 68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50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5篇 |
1964年 | 4篇 |
1963年 | 4篇 |
196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提高马里兰烟的品质,采用3种不同的收晾方式(全剥叶划筋晾制,全剥叶不划筋晾制,半整株晾制)处理马里兰烟后测定其理化性质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马里兰烟中上部叶的质量受收晾方式影响较大;产值表现为全剥叶不划筋晾制全剥叶划筋晾制半整株晾制;全剥叶不划筋晾制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评吸质量较好;半整株晾制烟叶的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次之,但其TSNAs总量及其NNK含量低;全剥叶划筋最差。因此,采用全剥叶不划筋和半整株砍收相结合的收晾方式,提高马里兰烟的品质。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建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快速PCR检测方法,并对规模化猪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疑似患有典型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的病猪进行病理学观察,针对猪圆环病毒2型开放阅读框2(ORF2)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建立PCR快速检测方法。对四川地区的规模化猪场进行PCV2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建立的PCR技术可以快速检测样品中PCV2病原,可重复性好。应用此方法对9个规模化猪场的104份样品进行检测。结论 PCV2感染在规模化猪场的存在比较普遍,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疫病的检测和进行PCV2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55.
石扬娟;康勇;冯晓霞;李仁平;李金叶 《安徽农业科学》2020,(2):159-161
介绍了六安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危害特点、传播途径及发生分布范围,重点阐述了其发生规律、发病时间及发生程度。六安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面积在六安市老病区霍邱县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但新疫情点仍在增加。为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传播蔓延危害,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总结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综合防控技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依靠单一防治措施很难控制,应采取多项措施并举的综合防控措施,即加强检疫,严密监测,实施农业防控与化学防控并举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减轻危害程度,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56.
土壤酸胁迫下不同花生品种(系)钙吸收、分配及钙效率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花生品种(系)对土壤酸胁迫的响应差异及其机制,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酸化土壤(pH值4.2)及正常土壤(pH值6.0,对照)中比较了19个花生品种(系)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及钙吸收特征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酸胁迫条件下,多数花生品种(系)植株钙含量显著下降,较对照平均降低0.18个百分点;酸胁迫降低了生殖体(果针、果壳、籽仁)中钙累积,而整株及营养体(根、茎、叶)钙累积量平均值与对照相差不大,表明酸胁迫主要抑制了果针和荚果对钙的吸收,对根系钙吸收影响较小;此外,酸胁迫显著降低了荚果、籽仁钙利用效率。酸胁迫导致花生徒长,胁迫处理植株干物重平均比对照增加31.2%,其中营养体及针壳增幅明显,籽仁干重下降显著。酸胁迫导致花生荚果性状变劣,酸胁迫下出仁率和空秕率平均值较对照分别降低45.5和55.5个百分点,百果重和荚果产量分别降低70.2%和60.4%。不同品种(系)耐酸系数变幅为0.002~0.548。按照耐酸系数,将供试品种(系)分成耐酸型、中间型及酸敏感型三类,其中L2010和花育32两品种(系)为耐酸型;酸胁迫下荚果产量、出仁率、籽仁钙累积量、荚果钙利用率及籽仁钙利用率等指标与耐酸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空秕率与耐酸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本研究为耐酸花生品种选育及酸化土壤花生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以20年塿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探讨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化学肥力要素、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响应。试验包括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NP)、磷钾(PK)、氮磷钾(NPK)、NPK+秸秆(SNPK)以及不同量有机肥+NPK(M1NPK、M2NPK)等8种施肥模式。结果表明,与CK相比,长期施用NP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达34.0%、全氮34.0%、全磷58.5%、速效磷608.9%、微生物量碳23.3%、微生物量氮54.0%、蔗糖酶53.9%、脲酶132.6%、碱性磷酸酶29.9%以及脱氢酶40.9%。长期施用NPK与NP效果相似,钾素效果甚微。作物秸秆还田配合氮磷钾化肥与氮磷钾相比没有明显影响土壤有机碳、氮和磷水平,但是显著提高微生物量碳的含量(29.5%)、碱性磷酸酶(23.0%)和脱氢酶(26.9%)的活性。有机肥配合氮磷钾与其它施肥处理相比,显著提升土壤化学肥力要素、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特别是引起了磷素的大量富集(速效磷含量大于150 mg/kg)。因此,塿土不施有机物情况下,氮磷配合可以提高土壤化学和生物肥力,作物秸秆还田配合氮磷钾化肥的培肥效果优于氮磷钾化肥配合,而合理的有机无机肥配合是塿土提升化学肥力和保证生物健康的最佳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58.
摘要:为了解决温室蔬菜长期超量施用化肥导致蔬菜品质下降的疑难问题,为温室蔬菜绿色安全生产提供参考,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计50%化肥+50%鸡粪—蚕豆秸秆组合肥、50%化肥+50%羊粪—油菜秸秆组合肥、50%化肥+50%猪粪—玉米秸秆组合肥、100%化肥和不施肥共5个处理,研究了化肥减量配施畜禽粪肥和秸秆还田对番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00%化肥相比较,施用50%化肥+50%鸡粪—蚕豆秸秆组合肥的番茄单果质量显著增加6.23%,单株果实质量、产量、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分别极显著增加8.07%、8.82%、27.46%和23.50%,施肥利润和肥料投资效率分别增加2.35×104元/hm2和2.42元/元;果实硝酸盐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极显著降低15.33%和24.49%。化肥减量配施畜禽粪肥和秸秆还田,提高了番茄经济效益和品质,为保障蔬菜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9.
桐梓县有稻田10800hm^2,70%属中低产田。从1988年开始,我们采取对干,薄,瘦稻田主抓蓄水保水,对冷,烂,锈稻田主抓改育型为淹育型水稻土,同时增大农用物资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等措施,对中低产田进行改良试验,示范,取得明显效果,到1998年,中低产稻田改良面积从470hm^2增至5100hm^2,年递增率27%;全县稻谷产量从42800t,增长到80190t,年递增率6.5%。 相似文献
60.
就茉莉酸甲酯(JA-Me)对莴苣幼苗侧根原基的形成以及侧根原基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采用不同浓度JA-Me以及分别配以生长素类试剂来处理莴苣幼苗,发现适当浓度的JA-Me可促进其侧根原基形成且对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及吲哚乙酸(IAA)等的促侧根形成具有明显的加合效应,进一步对其侧根原基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这与JA-Me配合处理迅速降低根中内源[玉米素核苷(ZRe)+异戊烯腺嘌呤(iPAs)]/IAA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