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6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林业   308篇
农学   206篇
基础科学   437篇
  199篇
综合类   1770篇
农作物   221篇
水产渔业   211篇
畜牧兽医   780篇
园艺   281篇
植物保护   15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993年在涨渡湖催产鳜亲鱼7组,产卵率100%,获卵45万粒。受精率77.8%,孵化率85.7%,获鱼苗30万尾。经用孵化环道培育成夏花29.5万尾;环道和产卵池培育成寸片21.42万尾。选择1kg以上的适宜规格鳜亲鱼强化培育是提高怀卵量和卵子质量及提高受精率、孵化率、苗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采用环道流水培育苗种效果较好。开口饵料鱼以鳊最好。  相似文献   
112.
以黄姑鱼(Nibea albiflora)为研究对象,根据IPCC 2013典型浓度排放路径(RCP)对2100年海洋温度和p H的预测值,分别选择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情景(RCP 2.6)和高温室气体排放情景(RCP8.5),设置温度和p H两个因素,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气候变化,探究海洋暖化和酸化对黄姑鱼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基础温度24.0℃条件下,黄姑鱼进入稚鱼期的时间为25 d,高温处理(26.0℃~28.0℃)生长加快,仅为22 d,同时,随着温度升高(26.0℃、26.6℃和28.0℃),生长率逐渐增加(0.73、0.74和0.78 mm/d),并且各处理组之间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死亡率在26.6℃最高,26.0℃最低。黄姑鱼死亡率在p H为7.80、7.73和7.49时分别为3.9%、19.4%和21.7%,各处理组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但p H对黄姑鱼早期生长率影响不显著(P0.05)。通过逻辑斯蒂生长方程拟合,结合IPCC对2100年温度和p H的预测,到2100年,在RCP 2.6情景下,黄姑鱼早期生长率为0.71 mm/d,死亡率为31.1%;在RCP 8.5情景下,黄姑鱼生长率最高达到0.76 mm/d,死亡率为23.9%。在海洋酸化和暖化的共同作用下,黄姑鱼的早期补充将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13.
鞍带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发育和生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鞍带石斑鱼的仔稚幼鱼形态发育的各个阶段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从初孵仔鱼到幼鱼各个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根据卵黄囊的变化,长鳍棘的长出与收缩,鳞片和体色斑纹的出现,鞍带石斑鱼胚后发育可以划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仔鱼期又可分为卵黄囊期仔鱼和后期仔鱼。水温27~30℃,盐度27~31,pH值8.0~8.4的海水中培育,初孵仔鱼至孵化后2日龄为卵黄囊期仔鱼。2日龄仔鱼开口,3日龄至20日龄为后期仔鱼,22日龄至30日龄为稚鱼期,31日龄进入幼鱼期。鞍带石斑鱼胚后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生长和收缩,也是生产育苗当中比较关键的仔稚幼鱼变态过程。  相似文献   
114.
隐藏新棘虫种群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剖检了128尾黄鳝,新棘虫的感染率高达65.6%,感染强度为9.1,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与黄鳝的体长呈正相关关系。该种寄生虫的性比符合1∶1的比例,但32cm以下的黄鳝体内的雄性棘头虫明显地较多。94%的虫体分布在黄鳝小肠前段3cm以内。寄生虫数超过30以上的宿主生殖腺有萎缩现象  相似文献   
115.
本研究克隆了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T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3γ/δ、CD3ε和CD3ζ的基因,分析了其在组织/器官表达的分布,并进一步揭示了嗜水气单胞菌(Aeromanas hydrophila)感染后这些基因的表达变化。中华鳖CD3γ/δ和ε分子结构相似,均含有1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的胞外区、1个跨膜区和含有1个ITAM结构域的胞浆区。与之不同的是,CD3ζ含有1个仅由10个氨基酸组成的胞外区、1个跨膜区和含有3个ITAM结构域的胞浆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D3γ/δ由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组成,CD3ε由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组成,且CD3γ/δ和CD3ε位于染色体Scaffold JH208224中反向排列且相距9.9 kb。CD3ζ位于染色体Scaffold JH209116.1上,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CD3γ/δ、ε和ζ在脾、肝、肠、血液中表达量较高,在胸腺、肾、心脏、肌肉和肺中表达量低。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12 h后,CD3γ/δ、ε和ζ在胸腺中都呈显著的上调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69.3倍、85.7倍和163.4倍,表明细菌感染可以诱导CD3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6.
纺锤形整枝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果树密植栽培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具有冠小、成形快、易丰产、果品质高、技术简单易于掌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7.
光合细菌在蔬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是微生物中一类可利用太阳能生长繁殖的特殊生物类群,广泛存在于自然水域的厌氧层上部,能利用硫化氢、二氧化碳等进行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8.
光合细菌在蔬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建平 《长江蔬菜》2009,(10):31-32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是微生物中一类可利用太阳能生长繁殖的特殊生物类群,广泛存在于自然水域的厌氧层上部,能利用硫化氢、二氧化碳等进行光合作用。光合细菌在种植上是通过诱导作物本身的防卫系统和对作物叶面、根际微生态环境的调节,来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强度,明显抑制农作物病毒性、真菌性、细菌性病害的发生;能明显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园艺性状及作物品质;增强果蔬耐腐烂性,延长保存期;能有效降解农作物及土壤中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119.
<正>随着现代化养鸡业的迅速发展,为提高养鸡效益,各地正逐步推广笼养方法。而解决笼养鸡繁殖问题的配套有效的方法是人工授精,其具有6大优点:(1)扩大公母配比,降低成本:自然交配时,公母配  相似文献   
120.
流固耦合作用对离心泵内部流场影响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双向同步求解的方法对离心泵内流场和叶轮结构响应进行联合求解,研究了叶轮流固耦合作用对离心泵内部流场的影响.流场模拟基于Reynolds时均化N-S方程和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多重坐标系法;结构响应基于弹性体结构动力学方程.并将计算所得的流道网格变形、流场静压和速度的分布以及径向力等结果与非流固耦合计算的流场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流固耦合作用使得流体和固体区域计算网格发生微小变形,这不仅会改变流体对固体载荷的分布,而且会影响结构对流体的做功作用,从而影响流场的分布;叶片相对隔舌不同位置时,叶轮出口处和蜗壳流道内流场的静压分布变化趋势不同;流场速度变化主要出现在叶片和叶轮出口附近;各时间点上径向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