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93篇
林业   311篇
农学   130篇
基础科学   142篇
  110篇
综合类   1318篇
农作物   173篇
水产渔业   152篇
畜牧兽医   707篇
园艺   334篇
植物保护   10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65年   10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假设单位养分增产量与施肥量之间为线性模型,结果导致最高施肥量之前和最高施肥量之后的施肥效应是对称关系。这种模型设定偏误以及模型存在的强烈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是建模成功率明显偏低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研发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旨在提高二元肥效模型的适用性。在一元非结构肥效模型基础上,根据植物营养元素功能不可相互替代原理,构建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并通过氮、磷、钾二元组合的田间肥效试验结果检验新模型的拟合效果和推荐施肥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水稻、花生、马铃薯、毛豆、冬小麦和夏玉米的17个氮磷、氮钾、磷钾二因素肥效田间试验结果中,二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均能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但典型肥效模型仅占试验点总数的58.8%,模型一次项系数或二次项系数代数符号不合理以及推荐施肥量属于外推的非典型式占41.2%。基于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拟合上述试验结果,同样均能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典型肥效模型的比例占试验点总数的88.2%,非典型式模型(均属于推荐施肥量外推)比例仅占11.8%,建模成功率较二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提高了29.4个百分点。两种模型的最高产量施肥量之间、经济产量施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但线性回归方程的一次项系数分别仅有0.9153和0.9161,表明当二元二次多项式模型推荐的最高施肥量或经济施肥量每增加1 kg时,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的相应推荐施肥分别仅增加0.915 3 kg和0.916 1 kg,较好地克服了二次多项式模型推荐施肥量偏高的问题。分析表明,二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是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的简化式和特例,新模型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2.
澄清型香蕉汁的制备中,果胶酶应用的工艺条件对产品的品质有很大影响。分别考察了果胶酶的添加量、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香蕉汁澄清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发现,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为150 min,果胶酶质量浓度为0.09 g/L,果汁的透光率最大为76.74%。  相似文献   
73.
偏型、粘型和易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7  
调查了10种不同山羊草(Aegilops)细胞质的异质小麦品种 Chris 与1B /1R 小黑麦易位系77(2)杂交 F_1及回交后代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1.在同核背景下,山羊草不同种的细胞质在对77(2)的育性反应上明显不同,依此差异进行特定的质核组配,能得到更宜于培育杂种小麦的新型不育系;2.不同的不育胞质在同核背景下虽都能产生雄性不育,但  相似文献   
74.
加工番茄光合日变化及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i-6400和同化箱对加工番茄G-2单叶和群体光合日变化进行测定并对输出数据加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G-2光合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并具有"午睡"现象;与日变化显著相关的影响因子有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大气CO2浓度,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是气孔导度,气孔导度大净光合速率就高,可为田间栽培和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黄瓜霜霉病的病原菌是瓜类霜霉病菌,属鞭毛菌亚门卯菌纲霜霉目霜霉科霜霉属,它寄生黄瓜后引起黄瓜霜霉病。黄瓜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生长中后期的一种重要病害,能影响黄瓜的生长和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大棚栽培由于人为创造的特殊生态环境,如湿度高、温差小等,特别是高湿有利于霜霉病的发生。霜霉病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从入侵到发病只要几天的时间,如果防治不及时,一般3~5天病害可大面积蔓延,  相似文献   
76.
<正>2008年2月至4月间,安徽池州市大渡口镇某村新办养猪场,突然暴发了一种以妊娠母猪流产、早产、死胎,后备母猪返情率高,屡配不孕;初生仔  相似文献   
77.
7月 8日 ,江泽民主席发布命令 ,颁布我国种子产业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从今年 12月 1日起施行。《种子法》共 11章 78条。制定《种子法》的目的 ,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 ,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 ,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提高种子质量水平 ,推动种子产业化 ,促进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种子”的含义是 ,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繁殖材料 ,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草种、食用菌菌种也参照《种子法》执行。商品种子生产 实行许可制度《种子法》对种子生…  相似文献   
78.
姜玲  章文才  柯云 《园艺学报》2000,27(2):130-132
以MS+NAA1mg/L KT2mg/L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5种大量元素对银杏愈伤组织的细胞生长及其黄酮醇糖苷含量的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5种大量元素与细胞生长率呈负相关;KNO3浓度对细胞生长率影响不大,但对黄酮醇糖苷含量影响明显;随着MgSO4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率和黄酮醇糖苷的含量呈现同步变化;随CaCl2浓度的变化,细胞生长率和黄酮醇糖苷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9.
为探明栽培密度对高产大豆根系生长和花荚形成的影响规律,田间试验设置21.0(D1)、30.0(D2)、48.0(D3)×104株·hm-2 3种栽培密度,研究了新大豆27号、新大豆8号在0~60 cm土层中根系生长、开花、结荚过程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D1,D2、D3密度下新大豆27号总根干重增加了23.68%、18.48%,总根长增加了9.33%、26.72%,新大豆8号总根干重增加了27.25%、19.71%,总根长增加了6.94%、30.80%,且增量以40~60 cm为主;增加至密度D3时,新大豆27号开花和结荚高峰出现时间较D1分别推迟了2、8 d,新大豆8号推迟了2、6 d,但二者单位面积的总花数、总荚数、总腔数和总粒数分别较D1提高了51.92%、10.29%、7.66%、23.05%和49.47%、31.91%、35.40%、16.11%;总花数与始荚期根干重、根长度呈正相关关系,新大豆27号R2值分别为0.8477*、0.9106*,新大豆8号R2值分别为0.7531、0.9993**;总腔数与始粒期根干重、根长度呈正相关关系,新大豆27号R2值分别为0.6954、0.9837**,新大豆8号R2值分别为0.7902*、0.9277*;且根长度与总花数、总腔数的关系比根干重更密切。合理密植显著提高大豆籽粒产量,是密植促进了大豆根系生长,增加了单位面积总根长和深层根量,进而增加了单位面积花数、荚数、腔数和粒数的结果。  相似文献   
80.
大冶市稻田袋料栽培黑木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水稻收割后的冬闲田地和农林废料,安排富余劳动力再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探索农业转型发展新途径,通过引进稻-菇轮作模式,进行黑木耳稻田袋料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黑木耳"916"抗性好、产量高,产干黑木耳可达800 kg/667m~2左右,产值达4.6万元/667m~2,纯利润达到1.6万元/667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