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小麦高产抗旱育种实践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针对山西省干旱缺水的气候特点,以抗旱节水、高产优质为育种目标,不断调整育种方向、明确育种目标、突出培育重点性状等,利用与创新关键遗传种质资源,不断充实提高基因库整体水平,采用科学有效的选择方法及选育环境,育成了晋麦46号、晋太170等优良小麦新品种。运用的理论与方法对提高小麦育种水平和育种效率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大赖草染色体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赖草是改良小麦的重要近缘植物,目前已育成多个小麦-大赖草二体附加系和代换系,然而对大赖草染色体的光合效应和对产量性状的效应却研究较少。因此,了解大赖草染色体的效应,对进一步利用大赖草外源基因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光合仪测定和产量性状调查,对小麦-大赖草二体附加系、代换系和亲本中国春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0个异染色体系的净光合速率均低于对照普通小麦中国春,但多数差异不显著。大赖草E染色体具有增加水分利用效率的正向效应。大赖草E、J染色体能够提高小麦单穗粒重和千粒重,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正效应。  相似文献   
13.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太114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晋太114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矮败小麦后代材料2003 F1686矮败为母本,长687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16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3-2014年度和2014-2015年度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 692.8 kg/hm2,比对照(2013-2014年度为长4738,20142015年度为中麦175)平均增产8.7%,产量居第1位;2015-2016年度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 498.2 kg/hm2,比对照中麦175增产6.9%,产量居第1位.籽粒容重790 g/L,粗蛋白质含量13.16%,湿面筋含量28.9%,稳定时间3.3 min,达到国家中筋小麦品质标准.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冻、抗病、抗热、抗青干、灌浆快、落黄好、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宜于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小麦内生细菌鉴定及其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筛选小麦赤霉病的强拮抗菌,探索生物防治的可行性,对来自福建的小麦内生拮抗菌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个菌株均为芽孢杆菌,对小麦赤霉病都有拮抗作用,其中,菌株JY1-9,JY1-3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其他3个菌株。JY1-9,JY1-3菌株作为小麦赤霉病的生防材料,具有潜在的生防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优质中筋小麦晋太18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在山西中部麦区大面积推广优质中筋小麦晋太182,开展了播期和种植密度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期与密度对晋太182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随着播期的推迟,株高依次降低,穗长依次缩短,结实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数均逐渐减少;随着种植密度增大,植株依次增高、穗长变短、结实小穗数减少、不孕小穗数增多。不同的播期有不同的最佳种植密度。晋太182适播期为9月24—29日,而以9月24日为最佳播期,适宜密度为375万~525万株/hm2,450万株/hm2为最佳密度。晋太182在因前茬作物不能及时收获而晚播的条件下,通过增大种植密度同样可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6.
小麦抗旱水分高效表型指标分析与新种质筛选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与建立适宜于山西省晋中麦区的简易抗旱水分高效(节水)小麦表型鉴选指标,培育抗旱和水分高效利用型小麦新品系,以12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干旱和灌溉2个处理,分析主要农艺性状与抗旱系数、抗旱指数、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的相关性,产量与抗旱系数、抗旱指数、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间的相关性。同时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对筛选出的小麦-荆州黑麦抗旱节水新品系进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公顷穗数与抗旱系数、抗旱指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6 4,0.859 8(干旱)和0.811 4,0.760 5(灌溉);千粒质量和抗旱指数间呈显著正相关,干旱和灌溉条件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1 1和0.652 5,因此,公顷穗数、千粒质量可作为直接选择丰产、抗旱性的指标。产量和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可在高产品种(系)中筛选高水分利用率的品种。筛选鉴定出的SY03和SY08为六倍体普通小麦,是小麦抗旱、节水育种的新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新品种晋太1310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晋太1310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长6878为母本、轮选98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择方法培育的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倒伏、抗青干、适应性强等特点。2014—2015年参加了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2 a平均单产为5 599.5 kg/hm~2,比对照长6878增产6.8%,12个试验点全部增产;2015—2016年度参加了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组生产试验,平均单产为5 085.0 kg/hm~2,比对照长6878增产8.3%,4个试验点均增产,增产点率100%。2016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太1310籽粒容重794 g/L,粗蛋白(干基)14.68%,湿面筋31.4%,稳定时间1.4 min。适宜在山西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小麦-簇毛麦T6VS·6AL易位染色体对衍生高代品系的品质效应,为山西中部麦区培育含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PA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分析了70个含纯合6VS·6AL易位染色体的小麦高代品系及8个相应亲本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结果]绝大多数高代品系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低于双亲,说明T6VS·6AL易位染色体对上述3个品质性状有一定的负向效应。参试T6VS·6AL高代品系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在不同组合间表现趋势不一致,而且同一组合的不同品系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别。[结论]在组合配置时要考虑亲本的影响,同时注重对品质性状的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9.
分析科学技术奖励成果变动趋势,将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信息。以2006至2015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目录为数据源,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在粮食作物遗传育种领域获奖基本情况的统计,综合分析了获奖年度、作物、完成单位和第一完成人的分布情况,提出了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具有再生特性的小麦材料筛选与细胞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92份小麦远缘杂交后代材料进行了再生特性的观察,发现99份具有再生习性,并对其中4份再生性好的品系进行了细胞学分析,结果表明,新选育材料的体细胞既有普通小麦型,也有八倍体小偃麦型和多体添加系。同时探讨了多年生小麦的选育方法与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