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起垄覆膜方式对旱作马铃薯栽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以当地主栽马铃薯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以平畦不覆膜为对照,研究了平畦覆膜、全膜双垄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半膜沟垄垄播、半膜沟垄沟播等5种起垄覆膜方式对旱作马铃薯栽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随马铃薯的生长先降低后升高,而脲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不同覆膜栽培方式下,半膜沟垄沟播和半膜沟垄垄播土壤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活性均高于对照平畦不覆膜和其他处理,而全膜双垄沟播方式下土壤脲活性在播种期显著高于对照平畦不覆膜和其他处理,但随着马铃薯的生长,半膜沟垄沟播和半膜沟垄垄播的土壤脲酶活性高于对照平畦不覆膜和其他处理。表明不同沟垄覆膜栽培模式下,半膜沟垄沟播和半膜沟垄垄播栽培的土壤酶活性优于其他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2.
二苠茄和快圆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对茄子两个品种上、中、下位叶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因子相同的情况下,两个茄子品种的光合速率(Pn)日变化动态基本一致,上、中位叶呈双峰曲线,而下位叶则呈单峰曲线;上位叶和中位叶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午休”时间在11:30~14:30之间。不同叶位间叶片Pn大小顺序为上位叶>中位叶>下位叶,其差异大小主要决定于温度和光照,其次是CO2浓度。二苠茄的Pn高于快圆茄。  相似文献   
13.
集雨补灌春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灌浆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秦舒浩  李玲玲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4):173-176,180
研究了集雨补灌条件下陇中半干旱区春小麦产量水分效应、开花后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集雨补灌对旱地作物具有补偿或超补偿效应,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可提高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WUE)及灌水利用效率(IWUE)。孕穗期补灌的WUE最高,而拔节期 孕穗期分期补灌的IWUE最高。经模拟,春小麦的叶、茎、鞘干物质积累动态不同于穗及全株。补灌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量、日生产量及相对生长率(RGR)均高于对照。在干物质运转分配方面,补灌小麦较之于对照表现为移动量大,转换率高。补灌延长了春小麦灌浆持续期及提高了平均灌浆速率。  相似文献   
14.
不同形态氮肥对结球甘蓝生长特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结球甘蓝‘中甘2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大田生长条件下不同形态氮素对结球甘蓝生长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尿素和硝酸钙对结球甘蓝的增产效果最好,与不施氮肥的对照相比分别增产66.3%和63.7%,并对其产量性状的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单施尿素也可以显著增加结球甘蓝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尿素和氯化铵1∶1混施可以使结球甘蓝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VC的含量、硝态氮含量整体上都处在较优水平.综合考虑甘蓝收获时的产量和品质等,尿素和氯化铵混施对结球甘蓝的栽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缓释尿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酶活性及辣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养分释放速率的缓释尿素对辣椒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施氮量.【方法】以辣椒早熟品种‘陇椒2号’为试验材料,分别施加300、350、400、450kg/hm~2的两种缓释尿素,以等量普通尿素为对照,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辣椒产量.【结果】与施用等量CU(普通尿素,含氮量46%)相比,施用缓释尿素SRU90(含氮量41%,氮素释放期为90d)和SRU180(含氮量41%,氮素释放期为180d)显著提高了养分释放中后期(60~90d)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同时施氮量对以上3种菌群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当施氮量为350和400kg/hm~2时刺激微生物繁殖的效果明显;两种缓释尿素处理下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较等量CU低,对于酶的激活作用较弱,并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影响;施用SRU90与SRU180可有效提高辣椒产量,其中,SRU180在350kg/hm~2施氮量下产量最高,但当3种尿素施氮量达到或超过400kg/hm~2时,辣椒减产显著.【结论】缓释尿素促进三大类微生物中后期的生长繁殖并且有效延长了对土壤酶的作用时间,较普通尿素有利于提高辣椒产量,350kg/hm~2SRU180是较佳的施肥组合.  相似文献   
16.
沟垄和覆膜连作种植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不同沟垄覆膜连作种植对马铃薯生长特征及品质影响的差异,以当地主栽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平畦不覆膜(CK)、平畦覆膜(T1)、全膜双垄垄播(T2)、全膜双垄沟播(T3)、半膜沟垄垄播(T4)、半膜膜侧种植(T5)6种栽培模式连作种植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沟垄和覆膜栽培能显著促进连作马铃薯生长,且T3处理促进作用最大;并能显著提高连作马铃薯产量,增产幅度为1.5%~29.8%,其中T2处理产量最高。沟垄和覆膜处理马铃薯薯块氨基酸总量和还原糖含量较CK存在显著差异,其中CK的氨基酸总量最高,T4的还原糖含量最高;而薯块干物质、蛋白质及淀粉含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揭膜处理对全膜覆盖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水分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当地主栽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揭膜对全膜覆盖马铃薯产量形成、品质及农田水分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播种后75 d揭膜显著提高了马铃薯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与全生育期不揭膜(T5)相比,60天揭膜(T1)、75天揭膜(T2)、90天揭膜(T3)和105天揭膜(T4)分别增产4%、28%、26%和10%,其中T2处理产量最高。揭膜改善了马铃薯薯块品质,与T5相比较,T1、T2、T3和T4显著提高了薯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Vc和淀粉含量,降低了有机酸含量。综合效果以T2处理最好,有利于马铃薯薯块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不同耕作措施下绿洲灌区冬小麦蒸发蒸腾特性及产量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绿洲灌区不同耕作措施下冬小麦蒸发蒸腾特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NTS)及免耕立茬(NTSS)能提高冬小麦产量,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量(E),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与传统耕作(TT)相比,NT(免耕)、NTS、NTSS与TIS(秸秆翻埋)的产量分别提高27.27%、30.60%、24.31%和18.58%。WUE顺序为NTS〉TIS〉NT〉NTSS〉TT。当裸露土壤水分过度蒸发耗损使0~10cm土壤含水量低于13%时,覆盖处理(NTS、NTSS)的E高于无覆盖处理(TT、TIS及NT),叶面蒸腾量也相对较高,植物生长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垄沟覆膜栽培方式对旱作马铃薯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垄沟覆膜栽培方式在0~20cm和20~40cm土层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与不覆膜的对照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各处理间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均表现为半膜膜侧种植和半膜垄上种植明显高于对照,据此认为,而全膜双垄沟播和全膜双垄垄播则低于对照.半膜膜侧种植最有利于旱作马铃薯土壤微生物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富含半胱氨酸的类受体激酶(cysteine-rich receptor-like kinase,CRK)在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鉴定了马铃薯CRK(StCRK)家族成员,并对其理化性状、进化特征、亚细胞定位、染色体位置和表达模式进行分析。鉴定获得8个StCRKs,其氨基酸序列大小为459~686 aa,分子量介于50.75~77.50 kD,等电点介于5.84~8.75,主要位于质膜。进化分析将来自马铃薯、拟南芥、香蕉、苹果、水稻、番茄和棉花的CRKs分为9个亚组,2号、3号和5号染色体上的StCRKs分布于亚组I(6个成员)和VI(2个成员);存在2个串联重复基因簇,包含4个成员。StCRKs启动子区域存在多种顺式调控元件,主要响应激素、低温、防卫和逆境等信号。接种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Pi)和干腐病菌(Fusarium sulphureum,Fs)后,分别发现8个和6个StCRKs为差异表达。其中,StCRK4和StCRK8响应Pi和Fs信号,在接种以上2种病原菌后,表达量上调8倍以上,推测其响应多个真菌信号,可能在马铃薯对真菌病害的广谱抗性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进一步抗病研究和功能分析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