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找到番红-固绿染色法对不同植物组织石蜡切片染色效果最好的染液配置方法及处理时间,为后续植物组织细胞学研究提供试验基础。方法主要从染液配置方法和酒精脱色时间两个方面来探索出最适于本试验中植物组织番红-固绿的染色法。结果当脱蜡洗去番红浮色及复水透明时间达到了12 min,且番红为乙醇溶液配制时,植物组织未被染色。当脱蜡洗去番红浮色及复水透明时间为6 min左右且番红为乙醇溶液配制时,植物组织只被染为绿色。当脱蜡为6 min,洗去番红,固绿浮色时间较短,且番红为水溶液配制时,植物组织既有红色又有绿色,即染色正常。结论用蒸馏水配制番红染液,且洗去番红浮色固绿染色时间应尽量缩短,避免脱色时间过长,才能获得染色良好的植物组织切片。  相似文献   
12.
13.
氮肥管理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夏玉米群体结构和氮肥利用情况,探索节肥、高产、高效的夏玉米氮肥管理模式。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改善夏玉米产量因子、提高产量。氮肥适量后移显著改善穗部性状,等氮量下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均追施氮肥处理与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处理相比穗粒数提高28.5粒,收获指数提高11.3%,增产101 kg/hm2。吐丝期施氮显著增加灌浆期LAI,使LAI峰值从吐丝期后移至灌浆期。施氮肥可增加夏玉米SPAD值,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可提高各生育时期玉米SPAD值;吐丝期追施氮肥可提高株高、茎粗、穗位高。适当降低氮肥投入,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32.3%、60.9%;氮肥用量相同时氮肥适当后移分别提高10.5%、1.3%。吐丝期施氮增加夏玉米成熟期营养器官的氮素积累,减少子粒的氮素积累,导致氮收获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14.
施氮模式对夏玉米氮肥利用和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明确不同施氮模式对夏玉米物质生产、经济效益和氮肥利用的影响,设置4种施氮模式:N0(CK)、N1(基肥30+大口肥120+吐丝肥30)、N2(基肥60+大口肥120)、N3(基肥120+大口肥120+吐丝肥30),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氮能改善夏玉米产量因子、提高产量。氮肥适量后移显著改善穗部性状,N1与N0、N2处理相比穗粒数提高34.7和28.5粒,收获指数提高11.3%~17.1%,增加产量1590和60.6kg·hm-2。在同等施氮量下,氮肥部分后移能增加产量收入,但不能提高纯收益、产投比。夏玉米吐丝期施氮显著增加灌浆期干物质积累(N1、N3处理的干物质与N2相比分别提高2153和2319.4kg·hm-2),延缓吐丝后LAI的下降。施氮可以显著提高夏玉米花前花后生物量;氮肥部分后移到吐丝期可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适当降低氮肥投入,每1kg氮多生产4.3kg玉米;氮肥用量相同,氮肥适当后移,每1kg氮多生产0.56kg玉米。因此,合理的施氮模式,不仅可以增玉米加产量,还可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华北地区夏玉米理想株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紧凑型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使用金得乐(EC)化控试剂,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对紧凑型玉米的群体结构进一步优化,以挖掘夏玉米的增产潜力。试验设3个密度,每个密度设4个EC试剂叶面喷施处理,不喷施为对照(CK)。结果表明,不同化控处理下,6叶展期叶面喷施EC试剂2.25 mL/L与对照差异不明显;6叶展期喷施2.25mL/L、12叶展期喷施1.5 mL/L夏玉米株高、穗位高降低,叶茎夹角增大,穗位层叶间距缩小,株型趋向平展型;6、8叶展期分别叶面喷施1.5 mL/L夏玉米株高降低不明显,穗位高降低,单株叶面积、叶茎夹角缩小,株型更为紧凑。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密度条件下调整株型是解决群体结构郁闭突破点,确认整体紧凑、穗位低、穗下层叶间距小、穗位层及穗上层叶茎夹角小、叶间距大、群体结构持续时间长为理想株型。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升马铃薯氮肥的利用率,制定合理的马铃薯氮肥减施增效技术措施,从而筛选出耐低氮品种,以马铃薯品种BF002为对照,对17份马铃薯材料进行耐低氮品种筛选.根据选育目标,在生育期对试验材料的物候期、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做了调查和记载,结合淀粉含量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生育期出苗整齐度较好,其中BF002...  相似文献   
17.
‘北方004’是以BFZY007为母本,186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中熟,生育期97d。薯块椭圆形,薯皮略麻,淡黄皮白肉,芽眼浅;结薯集中,商品性好,鲜食。干物质含量17.93%,淀粉12.16%,蛋白质较高为2.42%,还原糖0.71%,维生素C 0.124 mg·g-1。两年平均产量39.78 t·hm-2,抗病毒病PVX和PVS。适宜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一季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北方006是以844品系为母本、BFZY005品系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择、鉴定育成的中熟鲜食马铃薯新品种。生育期93 d(天)左右,株高75 cm左右,叶绿色,茎绿色,花冠白色。薯块椭圆形,薯皮光滑,芽眼浅,淡黄皮乳白肉。干物质含量22.05%,淀粉含量16.26%,粗蛋白含量2.8%,还原糖含量0.6%,VC含量179.6 mg·kg-1。平均单株结薯数5.5个,单薯质量848.9 g,商品薯率86.1%。抗PVX、PVY,中抗晚疫病。每667 m2产量2 900 kg左右,适宜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一季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