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2篇
综合类   4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大青山主要植被类型土壤物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青山5种主要植被类型土壤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1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石砾含量(粒级≥1 mm)、土壤容重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最大持水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除辽东栎一虎榛子混交林外,乔木林地土壤石砾含量、土壤容重较灌木林地小,土壤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最大持水量较灌木林地大.土壤饱和导水率平均值排序为:虎榛子灌丛林>山杨天然林>白桦天然林>油松人工林>辽东栎-虎榛子混交林.0-60 cm土层饱和蓄水量山杨天然林最大达3 550.36 t/hm~2,辽东栎一虎榛子混交林和虎榛子灌丛林较小,分别为2 319.85 t/hm~2和2 271.87 t/hm~2.  相似文献   
42.
[目的]为进行大青山油松人工林生产潜力的评价和生长预估以及密度调控方面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树冠各层生物量等树冠结构特征指标占树冠总体的比例对大青山2个密度(1399和2547株/hm^2)下30年生油松人工林枝、叶分布和生长垂直变化的测定,研究油松人工林树冠的垂直结构特征。[结果]树冠总体分布格局为树冠中层枝生物量(52.50%)、枝条数量(40.64%)、叶生物量(53.65%)、叶面积(60.51%)和叶面积指数(59.20%)均大于树冠上层和下层,而枝长(38.56%)小于下层(46.71%)、大于上层(14.73%);枝大部分着生在小于250cm深度处,下层枝长所占比例最大,中层其次,上层最小;密度仅影响各指标绝对数量大小。[结论]30年生油松人工林树冠中层在油松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对几种针阔叶树种耐旱性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43  
郭连生  田有亮 《林业科学》1989,25(5):389-394
应用压力室技术和PV曲线法,在地处半干旱区的呼和浩特地区,对樟子松等七个树种在相同立地条件下栽培的中龄树木进行了两年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被测树木小枝初始质壁分离时的整体渗透势(π_P)及与其相对应的小枝整体相对含水量(RWC)可以作为比较树木耐旱性强弱的生理指标。较大的π_P值(指绝对值,以下同)及较低的RWC值是耐旱性强的生理特征。在树木年生长周期中,上述指标有随季节和物候而变化的规律。嫩枝生长期的π_P值最小,对应的RWC值最大;枝条完全木质化的成熟期π_P值最大,对应的RWC值最低。用树木年生长周期中π_P值的最低值和年变幅表示被测树种耐旱性强弱,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4.
大青山区油松人工林降雨分配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青山区30 a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系统观测了林分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根据2006年的观测结果显示,油松人工林林冠穿透雨量、林冠截留、树干茎流所占降雨的比例分别为65.83%、33.04%、1.13%,枯枝落叶层有效拦蓄量为0.62mm,截留率为8.9%,地表径流率为2.6%;林冠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与林外降雨量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而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45.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根据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的自然环境特点和植物生理生态特征,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建立土壤水分动态模型,模拟计算该区植被在不同叶面积指数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保证植物生存前提下的土壤水分亏缺值,评价该区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土壤蒸发占降水的比例在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大于60%,固定沙地为44.8%;在叶面积指数低于1.7 m2·m-2时,土壤水分亏缺水平较低,叶面积指数继续升高时, 土壤水分亏缺大幅度增加.从而确定该区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为叶面积指数1.7m2·m-2.  相似文献   
46.
本文测定研究了不同土壤养分条件下樟子松和云杉耐旱水分生理指标的变化 ,结果指出 ,土壤养分条件的差异将导致树木耐旱性水分生理指标值的变化 ,随着有机质、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 ,初始失膨点总体渗透势等指标值呈增高趋势 ,而树木耐旱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水分、温度对柠条等5种沙生植物种子萌发受的影响,2007年4月份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种苗实验室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由柠条等5种沙生植物在不同基质含水量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曲线可知,柠条在基质含水量为20%时发芽率最高,为72%;花棒在基质含水量为25%时发芽率最高,为66.4%;中间锦鸡儿在基质含水量为10%时发芽率最高,为82%;梭梭在基质含水量为15%时发芽率最高,为86%;沙冬青在基质含水量为20%时发芽率最高,为76.8%。柠条等5种沙生植物在25℃下发芽率高低顺序依次为:梭梭、沙冬青种子发芽率>中间锦鸡儿、柠条种子发芽率>花棒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48.
以采集于2007年和2010年的油松成熟种胚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及浓度对外植体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诱导和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6-BA1.5mg.L-1+NAA0.2mg.L-1+蔗糖30g.L-1+琼脂6g.L-1,2007年和2010年的成熟种胚愈伤诱导率分别为33.33%和54.17%。诱导不定芽最佳光培养条件是12/12h,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6-BA1.5mg.L-1+NAA0.1mg.L-1+蔗糖30g.L-1+琼脂6g.L-1,2007年和2010年的种胚愈伤诱导的不定芽分化率分别为50.0%和58.3%。生根培养效果较好的培养基是DCR+IBA0.1mg.L-1+NAA0.1mg.L-1+KT0.1mg.L-1+蔗糖30g.L-1+琼脂6g.L-1,2007年和2010年的种胚愈伤诱导的不定芽生根率分别为36.4%和18.2%。  相似文献   
49.
本文应用PV技术研究了珍珠绣线菊等7种园林绿化树种的耐旱性,结果表明:根据被试树种的初始失膨点总体渗透势(πp)值大小将树种耐旱性强弱分为4组,由强到弱分别为:珍珠绣线菊和金焰绣线菊,金山绣线菊,栾树和金枝国槐,金叶莸和红王子锦带。  相似文献   
50.
本文对生长在呼和浩特地区16年生油松的小枝在不同水分亏缺状况下的恢复吸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油松小枝随重饱和初始水分亏缺程度增大,重饱和相对饱和含水量下降,恢复吸水能力下降。当重饱和初始水分亏缺等于初始失膨点水分亏缺时,重饱和相对饱和含水量近于1,说明短期内处于初始失膨点水分状况下的树木不受脱水的伤害,能保持其原有吸水能力。(2)油松的重饱和含水量为束缚水含量所对应的重饱和初始水势绝对值ψbw和重饱和含水量为初始失膨点含水量所对应的重饱和初始水势绝对值ψpw,都随树木年生长发育进程变化而变化。在旺盛生长期ψbw和ψpw的值较小,而在年生长末期其值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