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55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82篇
  26篇
综合类   233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21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几种市售鲜食用菌重金属含量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兰州市市售的8个鲜食用菌样品中的铅、镉、砷、汞含量进行检测,并结合国家卫生质量标准(GB7096-2003)及《绿色食品-食用菌》NY/T749-2003,对被测食用菌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兰州市市售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总体上是安全的,但有个别样品出现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02.
以甘肃境内42个农村社区的调研数据、统计资料和实证研究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中因子载荷、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索灾害、生态退化与贫困之间的耦合性,并建立了三者之间的耦合模式,据此首次在中国提出了"灾害风险管理-生态恢复-生计改善耦合模式",为21世纪气候变化背景下实施新型扶贫机制、生态治理和灾害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研究结论表明:"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中灾害风险、生态环境退化与经济贫困三者之间具有负向耦合关系,其中,经济贫困是"灾害频发-生态退化-贫困加剧"恶性循环的外部驱动力,环境退化和灾害频发只是经济贫困的外在表现和结果。要打破生态退化、灾害频发及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需要决策部门在生态治理、灾害风险管理及扶贫领域推行"灾害风险管理-生态恢复-生计改善耦合模式",打破垂直管理的部门壁垒,设计跨领域横向合作项目,推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水稻破口期和齐稳期喷施1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瘟病试验,了解其对水稻的安全性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的使用对水稻生长安全,对水稻叶瘟病病指防效为43.30%~56.70%,对穗颈瘟病指防效为71.43%~76.50%,增产效果明显,增产5.2%~8.1%.  相似文献   
104.
选取云南省1950--2009年体现农业旱灾损失的旱灾受灾面积,旱灾成灾面积,旱灾粮食损失3类指标数据,应用信息扩散理论推求3类指标联合超越概率,采用投影寻踪法得到3类指标的综合损失指数,继而得到综合损失指数的超越概率,最后分析云南省干旱的历史重现概率。结果表明:每10a一遇的旱灾综合损失指数达到0.59;云南近10a旱灾损失巨大,特别是2005年发生了一次136.5年一遇的特大干旱;60年来,云南发生特大干旱为大于8.4a一遇。  相似文献   
105.
本试验利用3头瘤胃瘘管山羊提供瘤胃液,以淀粉、纤维素、酪蛋白为底物进行体外培养,研究花生油、菜油、玉米油和豆油等对瘤胃发酵产气及微生物活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液36 h总产气量在20.61~39.67mL,除花生油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他油脂组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产气量呈现波动变化。培养液总脱氢酶以豆油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依次显著高于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等组(P<0.05)。另外,培养液原虫DNA、细菌DNA、微生物DNA、原虫/细菌区系比例的均值与对照组,以及油脂组间差异都不显著(P>0.05),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微生物DNA在各时间点都以豆油与玉米油组的较高;原虫DNA一般在16 h达到最高,而细菌DNA则在8 h或16 h最高,并显著高于1 h或4 h的量(P<0.05、P<0.01),且各个试验组在培养过程中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模式也不尽相同。总体看来,不同油脂对瘤胃微生物体外产气及区系动态变化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06.
水稻超高产群体指标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7.
以蛹虫草菌(Cordyceps militaris)为试材,用单因素试验筛选适宜温度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最后用优化的条件和培养基进行摇床6d和摇床6d+静置培养10d的液体发酵试验,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蛹虫草菌液体发酵后菌丝体产率以及静置培养对虫草素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蛹虫草菌适宜温度为25℃,优化培养基为蔗糖4.34%、酵母粉3.06%、硫酸亚铁0.027%、磷酸二氢钾0.2%、硫酸铵0.04%、硫酸镁0.13%、维生素B10.08%、硫酸锌0.06%;摇床6d和摇床6d+静置10d后,发酵液中的菌丝体产率分别为2.568g/100mL和3.389g/100mL,后者菌丝体产率比初始培养基增加了1.73倍,而虫草素积累量分别达到568.329μg/mL和862.893μg/mL,后者比初始培养基中增加了1.56倍。  相似文献   
108.
夏棉高产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棉移栽盖膜生长发育加快,有效开花结铃期延长,单株成铃和前期铃多,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增,应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苹果树种植过程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在干旱区苹果树生产中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将节水灌溉技术与施肥技术结合,不仅可以保证充足的养分供给,满足苹果树生长发育的需要,能够提高水资源与肥料利用效率,增加苹果树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文章对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概述,论述了该技术的应用优势及其在干旱区苹果树生产中的应用要点,并探讨具体的应用措施,旨在发挥该技术的应用价值,有效提高苹果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10.
氮肥运筹对不同茬口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探讨不同茬口下施氮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最佳效应,以强筋小麦品种烟农19号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不同茬口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不同茬口下强筋小麦的籽粒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的影响.在0~240 kg/ha施氮量范围内烟农19号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且旱茬麦产量极显著高于稻茬麦,主要是提高了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小麦籽粒蛋白质和面筋含量、沉淀值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旱茬麦的品质显著优于稻茬麦.在两种茬口下,烟农19号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与施氮量均成二次曲线关系,稻茬麦在施氮量为251.26~280.24 kg/ha、旱茬麦在施氮量为281.03~303.02 kg/ha范围内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可达到同步提高.拔节期和孕穗期追施氮肥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且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显著提高.本试验条件下,旱茬麦在拔节期至孕穗期、稻茬麦在孕穗期追施氮肥可同步提高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