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7篇
  18篇
综合类   3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为给‘Y-1’矮砧‘富士’高纺锤形树体最佳留枝量提供理论依据,以‘Y-1’矮化中间砧嫁接‘长富2号’为试材,通过中心干3 种留枝数量(30、35、40)处理,探讨其对树体生长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留枝量增加,‘Y-1’矮砧‘富士’树体树高、干径相应增大,但不同处理对树高、干径、冠径、新梢长度和粗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留枝量35 和40 的树体光合有效辐射显著高于留枝量30 的处理,3 种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差异极显著,留枝量35 的冠下、株间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3.78、3.43,属于苹果栽培的最佳叶面积指数区间。果实产量随留枝量增加而提高,但这种影响在盛果期差异不明显,留枝量35 的树体优质果率明显高于其他2 个处理,同时,其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均极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可滴定酸含量最低,果实风味浓郁、品质最佳。综合考虑树体生长势、光能利用率、果实产量和品质、实际操作等因素,生产上‘Y-1’矮砧‘富士’高纺锤形树体的适宜留枝数量为35。  相似文献   
22.
在CO_2浓度升高和对照处理的两个开顶式气室(OTC-Ⅰ型)内,研究分析了高浓度CO_2对落叶松针叶抗氧化系统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内(2个月左右)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ASA)、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含量上升,且SOD与O_2·~-产生速率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但长期高浓度CO_2处理下,ASA含量与SOD、APX、GR活性略有下降,可见,较长期高浓度CO_2处理可能使此效果发生逆转。在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植物可能通过抗氧化能力的增强来减轻胁迫造成的细胞损伤,从而增强植物的抗性。  相似文献   
23.
以Y系山定子为试材研究AP1基因,试图为缩短果树童期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已登录的苹果AP1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Y系山定子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1010 bp的基因片段;PCR产物纯化后,将其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菌株感受态细胞,通过蓝白斑筛选、质粒长度和酶切鉴定,获得重组质粒并测序。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有2个外显子、1个内含子及2个内含子的一部分,编码区共编码81个氨基酸;对氨基酸序列保守性分析发现,第13~81个氨基酸为MADS-box基因家族特有的K区域;其氨基酸序列在GenBank中同源性检索表明,Y系山定子与其他植物AP1同源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67.9%~100%。研究结果为揭示Y系山定子早花现象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对果树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4.
正交设计优化日本落叶松SRAP-PCR反应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日本落叶松SRAP-PCR反应体系的模板DNA、Mg2+、dNTPs、引物、Taq酶浓度五因素在四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PCR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对PCR反应结果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模板DNA影响最大;筛选得到日本落叶松SRAP-PCR反应的最佳体系(20μL)为模板DNA浓度为120ng·20μL-1,dNTPs的浓度为0.15mmol·L-1,引物浓度为0.3μmol·L-1,Mg2+浓度为1.5mmol·L-1,Taq酶浓度为0.SU·2μL-1.这一优化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日本落叶松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5.
红松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红松SRAP—PCR反应体系的主要影响因子(Taq DNA聚合酶、Mg^2+、模板DNA、dNTPs、引物浓度)进行了优化筛选,得出红松SRAP—PCR反应的最佳体系:20μL反应体系中,模板90ng,Mg^2+1.0mmol/L,dNTPs0.15mmol/L,Taq DNA聚合酶1.5 U,引物0.3~0.4μmol/L。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不同山定子砧木优系嫁接丹霞品种叶片气孔密度及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山定子砧木优系嫁接品种叶片气孔密度、解剖结构有较大差异,其抗旱性也有所不同,其中叶片栅/海比值、叶片CTR值与砧木种类的抗旱性密切相关,可作为鉴定山定子砧木的抗旱性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7.
近30多年来,世界苹果栽培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乔砧稀植一乔砧密植一矮砧密植。矮砧密植栽培因生长势一致、易管理、果品质量高,已成为世界现代苹果栽培发展趋势。欧美等苹果发达国家矮砧密植果园已达90%以上,然而至今我国矮砧密植果园仅占12%,山西省作为一个苹果大省,矮砧苹果面积仅占苹果总面积的5%,严重制约了广大农民增收增效。所以,大力发展矮砧密植果园已成为我国今后苹果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为科学评估落叶松-水曲柳混交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长期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在辽东山区以24~28年生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LF)、落叶松(Larix gmelinii)纯林(LL)和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纯林(FF)为研究对象,分析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落叶松纯林和水曲柳纯林分别出现26科33属36种、31科42属45种和27科43属48种植物。草本层植物以薹草、野大豆、蝙蝠葛为主,灌木层植物以卫矛、忍冬为主。在草本层,不同林型间除了丰富度指数表现为FF>LF=LL外,其他指数总体上均表现为LF>FF>LL;在灌木层,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LL>LF>FF,均匀度指数表现为LL>FF>LF。除全磷外,不同林型的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均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在0~10 cm土层,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的土壤铵态氮、全氮和有机质含量高于纯林,而土壤硝态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却低于纯林。3种林型的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均较低,表明辽东山区土壤总体呈现磷素缺乏。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较高,总体上各个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相关性较高。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较低,只有落叶松纯林中物种丰富度指数(S)与0~10 cm土层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10~20 cm土层中有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也进一步证实了混交林由于硝态氮含量高,其草本多样性高;而有效磷含量低,则灌木多样性差。【结论】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植物多样性优于落叶松纯林,2种林型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营造针阔混交林有利于增加植物多样性及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29.
遮阳对果园生草繁缕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繁缕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程度遮阳(65%,95%)处理下,繁缕的营养生长及生命周期变化。结果表明,遮阳率达到95%时,繁缕营养生长明显好于自然光照条件,且枯黄期晚于自然光照13 d。综合分析表明,繁缕耐阴性极强,适合密植果园生草栽培,尤其适合目前的乔砧密植成龄果园。  相似文献   
30.
通过实验研究母本增施底肥及后期割叶处理对‘Q优6号’F1代种子裂颖率和制种产量以及母本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母本幼穗分化进入5期,对其进行割叶,不但没有抑制作用,反而还会促进母本提前抽穗;(2)在一定的范围内,底肥增施氮肥,有促进母本的营养生长,延迟转化进入生殖生长的作用,但差异不显著;(3)从制种的质量出发,在不影响母本的生长发育所需的氮肥外,应严格控制为母本增施氮肥,且应掌握好时间和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