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马蔺V-ATPase c亚基基因家族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V-ATPase在逆境条件下的应答功能对保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GenBank收录的外源V-ATPase c亚基,设计简并引物,以马蔺为材料,通过RT-PCR进行扩增,经测序该片段为471bp,包含V-ATPase基因家族的保守结构域,以该片段为靶序列进行5′-RACE延伸,将产物测序得到186bp的序列,将靶序列与5′-RACE产物进行拼接,根据拼接结果设计特异引物,克隆基因全长读码框。结果表明,得到马蔺VHA-c亚基家族的5个成员,片段全长632bp,包括137bp5′-UTR,开放读码框全长495bp,编码164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16kDa,包含4个跨膜结构域。将该基因命名为IrlVHA-c1~c5。  相似文献   
52.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池州,以其生态环境的典型性、原始性及生物多样性和稀有性列为中国具有国际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调查表明,升金湖夏季蝴蝶种类超过40余种,分为6科2、6属。该保护区的生态效益和丰富的蝶种资源为当地开发蝴蝶相关产业提供了保障。通过对湖区经济产业结构的剖析、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对升金湖保护区开发蝴蝶产业的潜力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开发原则与导向。  相似文献   
53.
CBF1转录激活因子能调控一组抗干旱、抗低温基因的表达,更有效地提高植物抗干旱、抗低温的能力。现在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已经利用导入该转录因子来提高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并且获得一定的成功,但在园林植物上的应用还有待探讨。因此,本研究以拟南芥叶片为材料,通过PCR方法对其基因组DNA扩增,成功地克隆了逆境诱导型启动子和CBF1转录因子并分别构建了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和rd29a启动子调控下的CBF1融合基因表达载体,为下一步转化园林植物,利用CBF1基因综合改良园林植物抗逆性及进一步探讨CBF1基因的抗逆分子机理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4.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基于这种现象的发生,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由此,作为现代社会生态平衡维护手段的一种重要方式,植树造林计划也逐渐的被人们提到了日程上来。基于此,通过对我国现今的植树造林计划实施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找出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我国的植树造林计划提供相应的帮助,为环境生态系统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5.
针对我国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缺乏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等问题,从教学思路、教学体系、教学平台、教学形式、师资观念、发展模式等角度提出了精品课建设的基本策略,以期为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的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56.
对山羊进行3种同期发情处理,处理Ⅰ为C IDRS+PMSG(100 U)+PG(0.1 mg),处理Ⅱ为C IDRS+PMSG(200 U)+PG(0.1 mg),处理Ⅲ为PG(0.1 mg)。结果发现,撤栓后0~24 h处理Ⅰ的发情率(27.76±0.62)%与处理Ⅱ的发情率(35.00±5.00)%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处理Ⅲ(3.62±0.12)%(P<0.05);撤栓后24~48 h和48~72 h处理Ⅰ(35.31±1.40)%和(5.86±0.73)%、处理Ⅱ(56.67±3.33)%和0%和处理Ⅲ(18.07±1.94)%和(14.45±1.94)%的发情率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在撤栓后0~72 h,处理Ⅰ(68.05±1.66)%和处理Ⅱ(91.67±8.33%)的发情率均显著高于处理Ⅲ(36.14±3.88)%P<0.05,但是处理Ⅰ、Ⅱ之间显著不差异(P>0.05)。另外在手术中观察山羊卵巢发现,处理Ⅰ、Ⅱ和Ⅲ有较好黄体的山羊比率分别为(52.15±1.42)%、(46.67±3.33)%和(62.88±2.43)%,处理Ⅰ和Ⅲ高于处理Ⅱ,并且处理Ⅱ和处理Ⅲ之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次优化PG法既可提高发情率,又可使受体羊黄体率达到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57.
58.
59.
【目的】为了明确生物炭和菌肥修复石灰性土壤镉(Cd)污染的效果,探寻适宜石灰性土壤重金属Cd修复技术。【方法】采用盆栽的试验方法,研究施用3%的生物炭(B3)和1.5%的菌肥(M1.5)对不同外源Cd浓度(0、1、2、4 mg kg-1)石灰性土壤的pH值、Cd形态分布、酶活性以及棉花各器官Cd含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生物炭和菌肥均能显著提高土壤的p H,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续添加改良剂处理的土壤的pH值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生物炭和菌肥的施用均能降低土壤可交换态Cd比例,提高土壤残渣态Cd比例,与对照相比,生物炭和菌肥处理下可交换态Cd的含量分别下降了18.42%~48.46%和15.21%~50.19%。生物炭和菌肥的添加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最大增幅分别为89.1%、140.1%、39.7%和38.1%,菌肥处理总体优于生物炭处理。生物炭和菌肥的施用降低了植株各器官Cd含量,其中生物炭处理各器官中Cd含量最大降幅为34.0%,菌肥处理下最大降幅为39.5%。相关性和主成分结果表明,可交换态Cd与土壤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0.
为探究棉花冠层无人机热红外影像对根域土壤水分含量反演规律,以棉花花铃期土壤水分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区水分胁迫控制试验和模型模拟的方法,获取棉花花铃期在不同干旱胁迫天数下(灌水后第2、10和32天)的叶片含水量、根域各土层(0~10、10~20、20~30、30~40、40~50 cm)土壤相对含水量(Relative soil water content,RSWC),同步获取无人机热红外影像数据,通过将棉花冠层温度与叶片、大气温度结合构建差值温度指数(Difference temperature index,DTI),比值温度指数(Ratio temperature index,RTI)和归一化差值温度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temperature index,NDTI),选择与RSWC相关性在0.6以上的指标(冠层温度、冠-高温差、冠-均温差、DTI2、DTI3、NDTI2、NDTI3)构建不同土层水分含量估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随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棉花叶片含水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土壤相对含水量随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逐渐降低;2)冠层温度协同叶片、大气温度构建的温度指数估测根域土壤水分含量精度要优于单一使用冠层温度,具体表现为NDTI3>DTI3>DTI2>NDTI2>冠-均温差>冠-高温差>冠层温度;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棉花根域土壤含水量具有较高的估测精度,其中干旱胁迫第2天对10~20 cm根域土层的估测精度最高,R2为0.600,RMSE为0.388;第10天对20~30 cm根域土层的估测精度最高,R2为0.721,RMSE为0.267;第32天对30~40 cm根域土层的估测精度最高,R2为0.918,RMSE为0.068。因此,利用无人机热成像仪获取棉花冠层温度并结合叶片及大气温度,可对作物根域土壤水分含量进行拟合估测,对发展节水灌溉等土壤水分调控与管理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