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豆花叶病毒病是危害大豆的世界性病害之一,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培育抗病品种,而抗性种质资源的筛选是培育抗病品种的基础。为筛选抗SMV品种,本研究采用摩擦接种法,以主要来源于东北地区的349份大豆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在2017和2018年连续2年人工接种SMV3号株系,对其抗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349份供试材料中高抗6份,占总数的1.72%,分别为九农6号、铁丰18、黑农40、黄金塔、黑滚豆和丹东金黄豆;抗病20份,占总数的5.73%;中抗35份,占10.03%;感病264份,占75.64%;高感24份,占6.88%。抗病品种的相关农艺性状与病情指数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日数与病情指数的关联度最高,为0.524 2,其它农艺性状与病情指数的关联大小顺序为:百粒重株高茸毛色粒色花色。本研究鉴定出的抗病种质资源,可以为东北春大豆抗花叶病毒病育种提供重要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32.
为充分了解野生大豆的遗传进化特征,促进资源保护及高效利用,本研究利用29对SSR引物对6个不同地理生态型的126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 表明:共测到635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1.897个,平均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883,Shannon指数和预期杂合度分别为2.586和0.890.STRUCTURE遗传结构预测将6个群体分为2个类群,东北区来源的野生大豆资源与西北、黄淮海、长江流域和南方来源归属不同类群.F-统计和AMOVA分子方差分析显示,总体变异的88%发生在个体间,8%发生在群体间,并且异交率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趋势.Mantel检测显示,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显著相关(r=0.468,P<0.01),与生育期不相关(P>0.05).综上,野生大豆群体的分化是自然选择和"邻近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异交率水平和距离隔离是野生大豆遗传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3.
用杏鲍菇9号菌株和11号菌株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杏鲍菇14号杂交新茵株。杏鲍菇14号杂交新菌株的子实体呈棍棒形,生物学效率达到84.64%。  相似文献   
34.
虎尾草(Chloris virgata)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优质牧草,对东北地区盐碱地改良与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NaCl,NaHCO3和PEG分别模拟土壤的盐、碱和干旱条件以明确基于相同水势的不同胁迫特征对虎尾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胁迫处理下,随着水势的降低,虎尾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以及芽长与根长均不断下降,且碱胁迫下下降幅度最大。盐胁迫处理下,虎尾草种子复萌率在-1.2Mpa最高,干旱胁迫处理中未发芽的种子80%以上也可以继续萌发,但在此水势的碱胁迫中未发芽的虎尾草种子均难以复萌。研究结果表明,盐、碱和干旱胁迫对于虎尾草种子的发芽有着不同的影响,由于高pH作用,碱胁迫对虎尾草发芽的抑制作用强于盐胁迫与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35.
吉育101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育成,品系编号公野02—5288。突出特点是高蛋白(47.94%)、高产(比吉林小粒4号增产13.6%)、抗病虫(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高抗大豆灰斑病、高抗霜霉病、抗大豆褐斑病、抗细菌性斑点病、抗大豆食心虫),生育期125d,百粒重8.9g,无硬石粒,适合做纳豆和芽豆。  相似文献   
36.
吉育102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育成,原品系编号为公野02-19.该品种的特点是:绿种皮,绿子叶,蛋白质含量高(44.22%),高抗霜霉病和大豆食心虫,抗大豆灰斑病、细菌性斑点病和大豆褐斑病,中抗大豆花叶病,生育期120~125d,百粒重8.6g,耐瘠薄,无硬石粒,丰产性及稳产性好,是制作纳豆和芽豆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37.
吉育66号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育成,特点是蔗糖含量高(8.04%),中抗大豆花叶病和大豆灰斑病,高产、稳产,耐干旱,生育期121d,百粒重19.9g,是制作豆腐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38.
通过应用不同的包埋壁材对大豆卵磷脂进行的包埋实验,对比其包埋率和包埋效率,从而找到最佳包埋效价比的微胶囊造粒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39.
对吉林省龙井野生大豆自然保护区围栏内的保护地和围栏外撂荒地的野生大豆进行分构件考察取样,并对其形态特征及生物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地和撂荒地的野生大豆各构件形态指标及生物量均有极显著差异,保护地野生大豆样本最多有一级分枝,撂荒地最多有二级分枝;撂荒地野生大豆的主茎长、一级分枝长、总茎长、一级分枝数、主茎叶数、一...  相似文献   
40.
测定了阿维菌素、甲氮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天然除虫菊素、菇净(高氟氯氰、甲阿维)和溴氰菊酯5种农药对食用菌害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天然除虫菊素、菇净、溴氰菊酯都是防治菇蝇的有效药剂.菇净的效果最好,第1、3、7、10d的防效分别为88.80%、87.82%、70.32%和60.35%;其次为天然杀虫剂除虫菊素,对菇蝇的防治效果也不错。溴氰菊酯速杀效果较好,但药剂的持效性稍差一些。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菇蝇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