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首要原因,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是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而肉类食品因营养丰富,富含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糖份、蛋白质和水分,所以极易感染食源性致病菌等微生物,进而使食源性致病菌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本文综述了我国牛肉受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现状,旨在通过了解食源性致病菌在牛肉中的污染情况来控制牛肉中的食源性致病菌,确保牛肉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2.
为了研究白灵菇菌糠对肉牛适口性、生长性能、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了40头日增重和体重接近的西门塔尔杂交二代牛,按体重配对原则分为对照组(CG)、试验Ⅰ、Ⅱ、Ⅲ组,分别用白灵菇菌糠代替日粮中0,20%,40%,60%的麦秸,进行70 d育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肉牛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59%,10.32%和2.38%,但差异不显著(P〉0.05);采食速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2.82%,7.69%(P〉0.05),38.46%(P〈0.01);料重比比对照组下降了1.56%,9.35%和2.33%;每千克增重的成本比对照组节约了2.33%,10.77%和4.61%;盈利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66%,16.92%和7.24%;其中均以40%组的效果最好。证明了白灵菇菌糠适口性好,可以做为反刍动物的饲料进行发开利用。  相似文献   
23.
为探讨河南奶山羊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关系,更好地服务于选种、育种工作,本研究运用SPSS软件对119只河南奶山羊体尺、体重的测定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并建立了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河南奶山羊的体重(Y)与体高(X1)、体长(X2)、胸围(X3)、胸宽(X4)、胸深(X5)、管围(X6)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高、体长、胸围、胸宽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体重的影响极大,得到最优回归方程为Y=0.317X1+0.326X2+0.181X3+0.121X4.  相似文献   
24.
昆虫的种群动态和数量分布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在中国南方空心莲子草大规模入侵的区域分别设置水、陆样地,采用曲线回归和冗余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异质生境中空心莲子草形态特征、入侵群落植物多样性及无机环境对生防昆虫莲草直胸跳甲数量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水、陆两境中莲草直胸跳甲数量均随着空心莲子草株高增加而上升;莲草直胸跳甲数量随水生型空心莲子草分枝数及入侵盖度的增加而上升。莲草直胸跳甲数量与陆生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无显著相关性,但在水生环境中,莲草直胸跳甲数量随群落的Simpson、Shannon和Pielou指数上升而显著下降。水、陆两境中决定莲草直胸跳甲数量的主导性环境因子均为年均气温、纬度和海拔。研究结果可为入侵植物的生物防治及引进天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采用PCR技术从重组克隆载体pGEM-dUTPase中扩增出猪带绦虫六钩蚴dUTPase基因,与表达载体pGFP-C1相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FP-C1-dUTPase,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经测序证实,基因序列完全正确.用脂质体法转染BHK细胞,采用荧光显微镜实时观察和RT-PCR技术确定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转染重组质粒48 h后能观察到绿色荧光,表明在BHK细胞中成功地表达了猪带绦虫dUTPase与pGFP-C1的融合蛋白,为下一步重组dUTPase酶活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为了研究4种食用菌栽培后对栽培基质棉籽壳的营养价值和山羊瘤胃动态降解率的影响,选用6只年龄(10月龄)、体重[(35.42±3.96)kg]接近并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槐山羊羯羊,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了棉籽壳和4种菌糠的化学成分,并采用尼龙袋技术,分5批次测定了棉籽壳、平菇菌糠、木耳菌糠、金针菇菌糠和白灵菇菌糠瘤胃动态降解率。结果表明:(1)4种菌糠干物质(DM)和有机物(OM)含量分别比其栽培原料棉籽壳的含量降低13.09%~19.67%(P<0.01)和14.13%~39.52%(P<0.01),粗蛋白(CP)含量分别比棉籽壳提高40.20%~34.29%(P<0.01),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比棉籽壳降低3.07%~39.72%和17.80%~45.91%(P<0.01);(2)木耳菌糠、金针菇菌糠、白灵菇菌糠的DM和OM在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和a+b值(快速降解部分和慢速降解部分之和)均极显著高于棉籽壳(P<0.01),平菇菌糠的DM和OM在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棉籽壳(P<0.05);平菇菌糠、金针菇菌糠、白灵菇菌糠的CP在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和a+b值均极显著高于棉籽壳(P<0.01);4种菌糠的NDF和ADF在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分别比棉籽壳提高76.72%~702.63%(P<0.01)和137.41%~575.31%(P<0.01)。因此,在棉籽壳上栽培4种食用菌均能改善棉籽壳的营养价值和提高山羊瘤胃消化率,栽培食用菌后的菌糠更有利于作为反刍动物饲料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27.
试验旨在对豫西脂尾羊诱导细胞凋亡DNA片段化因子45样效应因子A(cell death-inducing DNA fragmentation factor 45-like effectors A,CIDEa)基因进行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检测其在豫西脂尾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以豫西脂尾羊脂肪组织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豫西脂尾羊CIDEa基因完整CDS区序列,对测序结果进行了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CIDEa基因在豫西脂尾羊心脏、肝脏、肺脏、脾脏、肾脏、瘤胃、小肠、背最长肌、皮下和内脏脂肪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豫西脂尾羊CIDEa基因CDS区序列长660 bp,编码219个氨基酸;豫西脂尾羊与绵羊、水牛、黄牛、藏羚羊、猪和人的CIDEa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9.1%、96.8%、96.2%、98.8%、85.0%和79.4%。蛋白理化性质分析表明,CIDEa蛋白分子质量为24.38 ku,理论等电点(pI)为9.12,属于碱性蛋白。跨膜结构和信号肽预测分析表明,CIDEa蛋白不含跨膜结构和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豫西脂尾羊CIDEa蛋白分布在细胞质(47.8%)、线粒体(26.1%)、细胞核(17.4%)、液泡(4.3%)和内质网(4.3%)。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发现,CIDEa蛋白结构具有2个α-螺旋、4个β-折叠及一些无规则卷曲。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IDEa基因在豫西脂尾羊脂肪组织(皮下和内脏脂肪组织)中表达量较高,其他组织中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小肠、肝脏、脾脏、瘤胃、心脏、肾脏、肺脏、背最长肌。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CIDEa基因在肉羊脂质代谢中的功能及羊肉品质调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8.
汽轮机组作为发电厂重要组成部分,其异常振动对于整个发电系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文中就汽轮机异常振动的分析与排除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9.
为探讨外源添加油酸和亚油酸对体外培养的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甘油三酯(TG)含量和乳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以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用0、50、100、200μmol/L油酸和0、20、40、80μmol/L的亚油酸处理细胞24h,检测细胞内TG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乳脂合成相关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100、200μmol/L的油酸和40、80μmol/L亚油酸均显著促进细胞内TG的合成(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添加100、200μmol/L油酸可显著上调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及脂肪酸合成酶(FASN)基因的表达(P0.05),显著抑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基因的表达(P0.05),而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20μmol/L亚油酸可显著抑制ACC和FASN基因的表达(P0.05);亚油酸浓度为40和80μmol/L时可显著上调DGAT2基因的表达(P0.05),抑制SCD1和SREBP1基因的表达(P0.05),对ACC、FASN和PPARγ基因表达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100~200μmol/L油酸和40~80μmol/L亚油酸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乳脂肪合成具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30.
瑞华麦523是由优质、早熟、抗赤霉病且综合性状较好的小麦品种郑麦9023和集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三者结合于一体半冬性小麦品种烟1604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赤霉病、迟播早熟小麦新品种,2017年5月通过国家级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70004。该文介绍了瑞华麦523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并提出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