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但秸秆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秸秆作为农作物的副产物,其利用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介绍了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形式,且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农业秸秆纤维原料的转化利用将为能源开发和发酵工业原料开辟新的来源。加大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力度,可寻找出一条彻底解决农作物秸秆浪费和综合利用率低的有效途径。利用植物纤维素发酵制氢和生物质合成油研究技术的开展,属于国内首创,可实现资源持续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将为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2.
刺五加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刺五加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药用植物刺五加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对多糖提取、纯化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结果表明,热水浸提的最佳温度为90℃,浸提时间为150min,水料比为18:1,提取次数2次;醇沉温度为-20℃,时间36h,乙醇与浸提液比例为4:1,pH值为7时多糖产率最高。采用树脂动态吸附法筛选不同树脂去除多糖色素和蛋白的效果,结果显示,D941树脂最好。经树脂处理的多糖采用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rose-G200层析柱进一步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As-1和As-2 2个多糖组分。[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确定刺五加多糖的生化特性、生理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3.
旅游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旅游开发不当易导致生态恶化。基于PSR模型,运用熵值法建立旅游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通过生态安全指数和生态敏感指数分析巴马县2000-2017年旅游生态安全变化情况及障碍因素。结果表明,巴马县生态系统压力增大,伴随社会管理能力提升,旅游生态安全等级从风险级过渡到比较安全级。为此,建言巴马县推动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平衡旅游资源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4.
棉秆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棉花产量约占世界的1/4。但在棉花丰收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废料,如棉秆、棉子、棉子壳等,仅新疆地区棉秆年产量就可达到600-750万t(湿物质)。棉子壳已被开发为栽培各类食用菌的优质原料,而棉秆的开发利用相对滞后。目前,对棉秆利用的主要方式有,一是将其做为生物质能源,用于制作压缩燃料、液体燃料、木炭、制气或发电等;二是将其开发为新型建筑、化工、造纸材料等;三是将其开发为肥料、饲料等。其实,棉秆的营养成分比较丰富,与玉米秸、稻草、小棉秆相比,棉秆粗蛋白含量最高可达6.5%。国内外利用棉秆栽培食用菌方面主要集中在木腐菌,如:香菇、木耳、银耳、金针菇、竹荪等,而利用棉秆栽培草腐菌双孢菇技术未见报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采用吖啶橙(AO)与溴化乙啶(EB)荧光双染色以及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对HMC毒素诱导玉米B37-C、B37-N根冠细胞凋亡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采用AO/EB双染色后, 当HMC毒素浓度为50、100、150 μg/mL, 处理7 h时B37-C根冠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8%、58.2%、70.2%, B37-N仅为11.0%、25.7%和36.6%;当浓度为150 μg/mL, 处理时间4 h时B37-C根冠细胞最大凋亡率为62.3%, B37-N为25.8%。经Hoechst 33258染色后, HMC毒素浓度为50、100、150 μg/mL, 处理7 h时B37-C的根冠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5%、58.7%、74.5%, B37-N仅为7.5%、22.3%和30.7%;HMC毒素浓度为150 μg/mL, 处理4 h时B37-C的细胞凋亡率为62.3%, B37-N为19.3%。  相似文献   
46.
河北平泉是中国食用菌之乡,近年来建立的地栽香菇技术已推广到承德各县区乃至河北省北部地区,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一项很好的技术。总结平泉地栽香菇技术要点,内容包括适宜的栽培季节、品种,辅料及配方要求,发菌、下地及出菇管理技术要点等,同时,提出了该模式推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7.
主要比较了生产上常用的12个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Fr.)Sing.]菌株菌丝的生长速度及菌落特征,同时,对12个菌株的胞外酶,如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的活力进行了测定,以期找出菌丝生长速度与胞外酶活力的相关性,为正确评价菌种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2个菌株间菌丝生长速度存在差异,在PDA加富培养基上生长较快的菌株是9号和12号;在模拟出菇培养基上生长较快的菌株是7号、8号和12号。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最高的菌株是5号,木聚糖酶和漆酶活力最高的菌株是1号。胞外酶活力大小表现的顺序与生长速度偶联性较差。  相似文献   
48.
大豆疫霉的ITS分子检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根据大豆疫霉及其近缘卵菌ITS序列差异设计了一对寡聚核苷酸引物,用于对包括大豆疫霉在内的20种真菌的PCR检测。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下,该对引物只在大豆疫霉为模板的扩增体系中具有一330bp的扩增产物,表现出强特异性。利用该特异引物可稳定地从含有大豆疫霉游动孢子或卵孢子的土壤及其发病组织中检测出病原菌。该检测方法对大豆疫霉游动孢子和卵孢子的检测理论精度可达0.5个孢子。  相似文献   
49.
玉米在诱导抗病过程中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不同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毒素培养滤液处理玉米叶片,检测玉米叶片中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以1:40的低浓度T毒素预处理的效果最好.96 h的动态测试中,MDA含量较对照平均下降43.g%,从而说明低浓度T毒素培养滤液本身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的系统获得性抗性。  相似文献   
50.
王立安  齐志广 《食用菌》2000,22(1):20-21
在农作物秸杆中,麦秸、菜豆秸、花生蔓和玉米秸均可做为一菇的理想代用栽培主料,它们的许多生产指标与析子皮接近。大豆秸、高梁秸和红薯蔓三种材料相比之下可选笥较差,但大豆秸又是三者中较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