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9篇
  15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埋土防寒区葡萄冬剪后挂枝的防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珊  李华  王华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2):206-212
为了改善葡萄传统栽培方式冬春季地表裸露导致的风蚀状况,该文研究了"爬地龙"栽培模式下,葡萄冬剪后枝条悬挂在铁丝上形成风障的防风阻沙效果。结果表明:此防护措施的透光疏透度值75.6%分布在0.48~0.68,均值0.58,确定为通风结构;分析风速与防护长度的关系,得到1 m高度处风速在途经风障时变化过程:遇风障减弱、集流加速、迅速减弱、恢复和背风侧消减;在风障中距迎风侧边缘34 m处风速达到最低值,较旷野风速值减小84.20%,防风效能达80.72%;从背风侧风障边缘到距离边缘34 m处,均属于相对有效防护距离以内,防风效能均值达40.94%;该研究中葡萄园的输沙量沿高度分布遵循幂函数,输沙量均集中在近地面。挂枝的距地表5~150 cm高度的总输沙量比对照高39.0%。该研究可为中国葡萄埋土防寒区的防风阻沙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稳定的土壤团聚结构对种子发芽、根系发育、作物生长以及有机碳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农业管理措施对团聚体胶结剂质量和保存时间影响较大,必然影响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不同耕作和育苗方式作为重要的农业管理措施也必将对土壤团聚作用产生影响。选择玉米平作和垄作条件下6种育苗方式的土壤为供试材料,采用标准化平均质量直径和分形理论,探讨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分形特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平作和垄作条件下6种育苗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影响不同,平作方式下,秸秆钵直播、包衣直播和垄作方式下,肥团育苗、秸秆钵育苗更有利于大于0.25 mm粒径较大团聚体的形成,对土壤形成稳定的结构具有积极意义;土壤团粒的分形维数与小于0.25 mm粒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0.5~1 mm、1~2 mm粒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团粒的分形维数越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越强。研究结果说明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维数可以客观地表征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可以作为表征土壤结构和性质的重要参数,对于深入探讨分形学在土壤综合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采用RS、GIS技术,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对"珠治"工程广西项目区河池片区进行了土壤侵蚀遥感监测,定量研究了治理措施实施后岩溶地区的土壤侵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治理后土壤侵蚀得到了遏制,土壤侵蚀总量从治理前的311 848 t减少到治理后的284 877 t,减少了8.65%,其中剧烈侵蚀的侵蚀量和侵蚀面积减少最为明显;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影响明显,其中未利用地、耕地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林地、草地对土壤侵蚀的发生具有减弱作用。  相似文献   
84.
85.
正以种公猪为对象,投喂添加不同水平复方中草药复方制剂,研究中草药复方制剂对种公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疫苗抗体水平的影响。试验共分10个小组分别为1个对照组和9个试验组,每个小组各有6头种公猪。共三个中草药组方,每个组方设置3个不同比例中草药复方制剂(分别为0.25%、0.5%、1%),分圈饲养,后抽血进行血液细胞分析、免疫抗体水平检测。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复方制剂能改变种公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提高免疫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86.
试验旨在研究麻叶荨麻和羊草比例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以底物中麻叶荨麻:羊草比例分5组:0∶100(A)、30∶70(B)、50∶50(C)、70∶30(D)、100∶0(E)进行瘤胃微生物体外培养。在培养后0、1、3、6、12、24h采集瘤胃液并检测其发酵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pH:1、3、6h的都以A组和C组的较高,并以C组的最高(P0.05);(2)NH_3-N浓度:3、6、12、24h的以D组和E组的较高(P0.05);(3)微生物蛋白(MCP):1、3、6、24h的MCP含量以A组和C组的较高(P0.05),并以C组的最高(P0.05);(4)产气量:0~1h、1~3h的以A组、B组和C组的较高(P0.05),其中以C组的最高(P0.05);(5)24hNDF降解率以C组的最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底物中麻叶荨麻和羊草以50∶50比例的pH较高、氨氮浓度较低,同时该组的微生物蛋白含量、产气量和24h NDF降解率也较高,表明了该比例利于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的发酵和底物的降解。  相似文献   
87.
为探究WZ12-2流二段储层岩心的敏感性条件,为油气田开发和储层保护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在对WZ12-2流二段储层岩心储层特性(储层岩石特征、储层物性、孔隙结构特征、地层水性质、温度和压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对WZ12-2油田流二段储层岩心敏感性(水速敏感性、水敏感性、盐度敏感性、碱敏感性、应力敏感性)的室内试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流二段储层存在中等偏弱水速敏,临界流速3.99ml/min;强水敏感性,临界矿化度4350~12229.5mg/L;强盐敏感性;中等偏弱酸敏;中等偏弱碱敏,临界pH值为7~8;强应力敏感性,临界应力为5.0MPa。  相似文献   
88.
89.
90.
近年来,旅游产业成为了推动内蒙古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旅游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也成为了旅游发展效率的研究重点。文中引入非期望产出,运用Super-SBM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对2010-2020年内蒙古黄河流域七个盟市的旅游发展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近十年来内蒙古黄河流域旅游发展效率处于较为无效阶段,整体发展为中低等效率水平。2)内蒙古黄河流域各盟市旅游发展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非均衡性。3)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产业结构、旅游资源丰富度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对旅游发展效率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