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甘蓝不同节水灌溉模式下水氮利用及氮素运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甘蓝过量灌溉和施肥问题,试验通过设置甘蓝不同节水灌溉模式、灌溉量和施氮量等因素,从水氮运移及其利用效率出发,探讨垄膜沟灌和膜下滴灌水肥利用规律。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模式下施纯氮30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到57135 kg/hm2。膜下滴灌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垄膜沟灌处理,其中施300 kg/hm2纯氮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膜下滴灌模式的氮肥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垄膜沟灌模式。垄膜沟灌模式矿质态氮向下运移的深度和数量明显要大于膜下滴灌模式。收获后,整个200 cm土层矿质态氮含量均表现为垄膜沟灌高于膜下滴灌模式。  相似文献   
42.
在兰州进行了设施黄瓜水肥耦合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设施黄瓜灌溉量为3 900 m~3/hm~2时,结合滴灌将高氮高钾型水溶性肥料(N-P2O5-K2O=20-10-30)滴施300 kg/hm~2、叶面喷施5次(苗期喷施1次、开花结果期喷施3次,采收期喷施1次,每次20 kg/hm~2,喷施浓度800倍液),可明显改善黄瓜生育时期和生育性状。折合产量可达59 636.4 kg/hm~2,较滴施磷酸二铵(N-P2O5-K2O=18-46-0)450 kg/hm~2增产7 272.8 kg/hm~2,增产率13.89%。氮磷钾平衡型水溶性肥料(N-P2O5-K2O=20-20-20)滴施350 kg/hm~2,叶面喷施5次,每次23 kg/hm~2,喷施浓度800倍液时,折合产量为58 818.2 kg/hm~2,较滴施磷酸二铵(N-P2O5-K2O=18-46-0)450 kg/hm~2增产12.33%。  相似文献   
43.
不同杂粮作物秸秆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意义重大,其中关于杂粮作物秸秆沼气发酵潜力的研究却鲜有报道。该研究采用批次试验,发酵体积700 m L,总TS为8%,中温(35℃±1℃)条件下探究了玉米、水稻、大豆、谷子、糜子和绿豆6种秸秆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结果表明:发酵进行到11 d时,秸秆TS产气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绿豆131. 0 m L·g~(-1),玉米126. 8 m L·g~(-1),糜子117. 5 m L·g~(-1),谷子114. 1 m L·g~(-1),水稻105. 3 m L·g~(-1)和大豆84. 0m L·g~(-1)。绿豆秸秆甲烷含量最高可达60. 2%,其次分别为糜子秸秆53. 5%,玉米秸秆52. 8%,谷子秸秆50. 0%,水稻秸秆49. 7%和大豆秸秆48. 4%。绿豆秸秆的总有机碳和总氮的减重率最大,分别为43. 25%和21. 77%。绿豆秸秆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最大,分别为15. 43%,9. 86%和7. 24%。各秸秆发酵液C/N分别为玉米29. 04,水稻36. 58,大豆48. 69,谷子35. 90,糜子30. 54和绿豆23. 31。6种秸秆的累积产气量与其总氮减重率,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率,C/N显著相关。该研究为不同种类秸秆,尤其是杂粮作物秸秆厌氧发酵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兰州市黄壤土条件下不同滴灌方式对设施黄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分别运用滴箭式膜下滴灌、内镶贴片式膜下滴灌、垄膜沟灌及水肥耦合处理方式对设施黄瓜理化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利用方差和回归分析得出三因素影响的最优组合方案。【结果】三因素对植株理化性状的影响不大,但对其果实的理化性状、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率极显著,影响顺序为滴灌模式>灌水量>施肥量。三因素最优组合为滴箭式膜下滴灌:灌水量66.13 m3/hm2,施肥量为25.2 kg/hm2,日光温室黄瓜的最高产量为256 942.52 kg/hm2。【结论】滴箭式膜下滴灌和内镶贴片式膜下滴灌均能在不影响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节水节肥节本,其中以滴箭式膜下滴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5.
随着节水农业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引大灌区大面积推广膜下滴灌技术。现对玉米套种花椰菜在滴灌条件下的高效栽培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际对比,该技术节水、节肥,减轻病害,提高复种指数,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6.
水肥耦合一体化对温室茄子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观察了水肥耦合一体化对茄子生长的效果,试验采取滴灌施肥与叶面喷肥相结合模式。结果表明,灌溉量为4200 m3/hm~2时,结合滴灌将高氮高钾型水溶性肥(N-P2O5-K2O=20-10-30)滴施225 kg/hm~2,叶面喷施6次(其中苗期1次,开花期2次,结果期至采收期3次,每次25 kg/hm~2),可明显改善茄子植株农艺性状和商品性能,折合产量26 681.8 kg/hm~2,较对照滴施磷酸二铵增产3 090.9 kg/hm~2,增产率13.10%。  相似文献   
47.
在引大入秦灌区平田配套面积已多达4万hm^2。该灌区土地平整,便于地膜铺设;沟渠良好,便于配套滴灌;气候干旱,土壤蒸发量大,十分适合推广膜下滴灌节水灌溉栽培模式。甜脆豆、荷兰豆复种娃娃菜高效栽培模式就是地膜与膜下滴灌组成的提高地温、节水灌溉的一种高效栽培模式。通过几年连续试验,采用该模式每年可增收12000元/hm^2至30000元/hm^2,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8.
兰州市山旱地减量施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鹏  孙振荣  袁宁  蒲明  薛莲 《蔬菜》2019,(3):29-31
  相似文献   
49.
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新闻宣传工作在农业科研单位事业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在深入分析其当前新闻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创新工作机制、全方位做好宣传工作、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推进农业科研单位新闻宣传工作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明确宣传工作方向、提高宣传工作质量,更好地发挥其宣传、服务、引导作用,为农业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0.
为摸清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墨脱江段在2017年遭遇大型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后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现状及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分别于2022年10—11月(秋季)和2023年4—5月(春季)对墨脱江段及其附属支流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秋两季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52个种类,隶属于3门3纲10目30科,其中水生昆虫占绝对优势(50种)。春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为四节蜉属一种(Baetis sp.1)、鳞石蛾属一种(Lepidostoma sp.);秋季优势种为四节蜉属一种(Baetis sp.1)、缺距纹石蛾属一种(Potamyiasp.),且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在春季和秋季间存在一定的差异(P<0.001)。流域内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为6.67ind/m2,总平均生物量0.04g/m2;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高于秋季,为8.71ind/m2,总平均生物量0.04g/m2。此外,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在不同季节的干、支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