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3篇
  13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82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光照强度和初始放养密度对大薸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猛  马旭洲  王武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0):162-165
在网箱内栽培大薸,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55 535、13 328、2 220 lx)和初始放养密度(0.5、1.0、1.5、2.0 kg/m2)对大薸的株高、根长、叶片数、叶面积、分株速率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55 535 lx的光照有利于大薸的生长,在此光照条件下,大薸的株高、根长、叶面积、分株速率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光照情况;大薸的株高、根长、叶片数、叶面积、分株速率和生物量的大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大薸在密度为2.3 kg/m2左右时,生长速度最快;密度达到5.6 kg/m2左右后,生物量几乎不再继续增加。试验表明,55 535 lx的光照有利于大薸的生长,大薸的适宜栽培密度为2.3 kg/m2,5.6 kg/m2可能是大薸生长的上限密度。  相似文献   
92.
系统研究了Schizochytriumsp.发酵产DHA,分析了盐度对于细胞生长、油脂积累和DHA积累的影响。发现较高的盐度(2%)获得最大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为32.15和19.8g/L,较低盐度下(1%)DHA含量最大,为45.9%。针对菌体生长和油脂积累阶段不同的营养需求,采取两阶段盐度控制策略,0~48h盐度为2%,48~96h盐度为1%;结果表明:最终生物量达到41.1g/L,油脂含量达到23.7g/L,DHA含量达到49.9%,相对于恒定盐度下分别提高了23.5%和8.7%。  相似文献   
93.
柑桔果面花斑主要发生在花期至幼果期,并随着果实发育而扩大,柑桔蓟马、螨类、风害、农药、机械损伤等危害都可产生。本文描述果面花斑在田间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对果面花斑的研究重点及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
重庆位于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面积8.24万km^2。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降雨量1000~1400mm,春夏、秋冬之交夜雨甚多。年均温18℃左右,夏季平均气温27~29℃,最高温38~40℃,冬季平均气温6~8℃,  相似文献   
95.
在水稻的返青期、分蘖期、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对稻蟹共作水环境的浮游甲壳动物群落进行研究。本实验设置了4个处理:单株/穴养蟹田(T1),双株/穴养蟹田(T2),四株/穴养蟹田(T4)和双株/穴不养蟹田(CK)。各处理均设3个平行。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验田的浮游甲壳动物,经鉴定:枝角类有13种、桡足类有5种,共18种,其中4种为优势种。枝角类平均密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分蘖期升至峰值,不养蟹田灌浆期下降至较低水平,养蟹田扬花期下降至较低水平随后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返青期和分蘖期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养蟹田和不养蟹田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桡足类平均密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返青期平均密度极低,仅为0.48 ind/L,平均生物量变化趋势与密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水稻的不同栽培模式对浮游甲壳动物有一定的影响。从生产的角度分析T1的栽培模式综合收益最大,因此,T1更有益于稻蟹共作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6.
及时准确地监测柑橘树体钾营养状况,有助于科学施肥,提高柑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试验对采集的W·默科特叶片钾含量及叶片光谱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连续投影算法进行降维处理,同时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分别建立了叶片钾含量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柑橘叶片钾含量特征波长主要集中在450~600 nm、700 nm左右、980~1030 nm区域;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预测集相关系数达0.91。结果表明,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可实现对柑橘叶片钾含量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7.
98.
稻蟹共作模式稻田水质水平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稻田为试验对象,设置了稻田养蟹与不养蟹两种模式,并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分别于水稻的4个生长时期(分蘖期、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在环沟、边际和田间各随机选取3个点采集水样,测定两种模式稻田水质的水平变化.所测的水环境指标包括溶解氧(DO)、水温(T)、pH值、氨氮(NH3-N)、亚硝酸盐(NO2-N)、硝酸盐(NO3-N)和磷酸盐(PO4-P).结果表明,养蟹田在水稻生长的4个时期,环沟、边际和田间之间的DO、pH值和T均无显著差异;但不养蟹田DO在拔节和灌浆期存在显著差异.在扬花期与灌浆期,养蟹田与不养蟹田的环沟、边际、田间的DO和NO3-N分别存在显著差异.前期因为施基肥的缘故,所测各项指标均较高,养蟹田在灌浆期,环沟与田间的NH3-N、NO2-N、PO4-p含量差异显著;扬花期和灌浆期,养蟹田与不养蟹田环沟、边际和田间NH3-N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整体来看,养蟹田较不养蟹田的DO低,环沟中氮磷指标也较田间稍高.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生长和蜕壳与有效积温的关系,在河蟹生态养殖池塘中放置网箱养殖中华绒螯蟹;温度记录仪探头入水深度为20 cm,且每周清理一次,每次记录时间间隔为20 min,每天至少早晚各查看一次。每口网箱放养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500只,以水花生为隐蔽物,保持生长环境尽量相同且适宜生长。经过158 d的养殖,幼蟹蜕壳11次长成蟹种,平均成活率为28.43%±4.61%,平均水温为(24.4±0.05)℃,总有效积温为(3 040.4±244.16)℃·d,且随着中华绒螯蟹蜕壳,有效积温增长趋势最接近指数函数y=40.942e0.2655x(R2=0.9904),累计有效积温增长趋势最接近多项式y=33.336x~2-115.05x+196.14(R2=0.997 8);特定生长率随有效积温的变化曲线最接近幂指数增长关系y=20.926e-0.005x(R2=0.933 3);累计有效积温对壳长、壳宽、体高的相关性极为显著,壳长、壳宽、体高随累计有效积温的增长均呈幂指数增长关系。  相似文献   
100.
1蟹文化河蟹乃天下一大美食也。古人盛赞:河蟹“美如玉珧之柱,鲜如牡蛎之房,脆比西施之舌,肥胜右军之脂”。千百年来,想你、爱你、恨你,谁知晓鲁迅先生曾说:第一个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天下第一吃蟹人是谁苏州民间传说:相传在大禹的年代,河蟹称作“夹人虫”。大禹治水时有一个叫巴解的督工,为了防止“夹人虫”的侵袭,在驻地开深沟,待“夹人虫”大批进入沟中后,用沸水烫死。烫死的“夹人虫”有一股独特的香味,巴解就拿起来吃一口,感到味道好极了。这第一口的尝试,换来国人以后的千千万万口,从此,“夹人虫”就变成人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