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9篇
  4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甜菜氮素同化与蔗糖代谢的关键酶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甜菜高糖品种甜研7号为试材,采用框栽方法,进行各生育时期氮素同化酶与蔗糖代谢关键酶的测定。研究表明,在甜菜幼苗期和叶丛形成期,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分别与根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和蔗糖合成酶(SS)分解方向活性呈显著和极显著关系,叶片NR活性与根中SS合成方向活性关系虽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在甜菜块根增长初期,根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与根中SPS活性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分别与根中SS合成与分解方向活性呈显著和极显著关系。可见根中氮素同化和蔗糖代谢存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2.
转移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此本篇通过RNAi技术从体外沉默藏猪外周血单核细胞(Tp-PBMCs)中TGF-β1基因表达并随即感染PRRSV为出发点,探究TGF-β1表达受抑对PR R SV复制、细胞活性以及免疫应答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TGF-β1基因表达的抑制,Tp-PBMCs中PRRSV复制被明显抑制,抑制率高达99.0%;细胞活性升高约150%~160%;并成功激活多个抗病毒免疫相关基因转录,其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α干扰素(interferon-alpha,IFN-α)、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α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的转录水平明显升高;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由此可见,用RNAi技术沉默TGF-β1基因表达不仅能抑制PRRSV的复制,还能激活免疫应答进一步抑制病毒感染的发生,从而为控制藏猪感染PRRSV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3.
浒苔中铝的含量及存在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沿海浒苔为原料,采用连续浸提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OES)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了不同海域浒苔中铝含量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浒苔中铝的分布及存在形态,并对浸提条件进行了优化。其优化浸提参数:将浒苔粉碎至20~30目,采用0.8 mol/L的HCl溶液60°C下浸提60 min,0.8 mol/L NaOH溶液70°C下浸提60 min。结果发现,浒苔总铝含量高达1 585.25~1 776.48 mg/kg,主要以有机铝和活性铝存在。有机铝主要为可溶多糖结合态铝(Alosu)、小分子蛋白铝(Alpros)、海藻胶结合态铝(Alswg)、大分子蛋白态铝(Alpro)、纤维态铝(Alofi),分别占总铝的1.77%~2.70%、12.65%~17.11%、39.76%~42.08%、 20.31%~22.23%、 11.99%~14.51%;活性铝主要为羟基态铝[Al(OH)2+、Al3+等]、AlF和可溶性有机铝(Alosm),占总铝的8.57%~11.38%。实验结果可为浒苔的食用安全性评价和铝限量的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中国近代文人园林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造园特点、造园手法等方面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以摩耶精舍为研究案例,探讨了从草图到建成各阶段的造园理念及其具体造园方法,提出了摩耶精舍依山傍水的选址,园院交错的空间序列,以及从象到意的情感表达是其主要的造园特征,此乃近代文人园林蜕变时期的典型代表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55.
 利用已建立的叶柄组织培养体系,对大田棉株不同发育时期、不同部位的叶柄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叶柄和无菌苗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B+IAA 0.1 mg·L-1+KT 0.1  mg·L-1+2,4-D 0.1 mg·L-1+Glucose 30 g·L-1+Gel 2 g·L-1(pH 5.8);叶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SB+IAA 0.05 mg·L-1+KT 0.05 mg·L-1+Glucose 30 g·L-1+Gel 2 g·L-1(pH 6.5);无菌苗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SB+IAA 0.02 mg·L-1+KT 0.04 mg·L-1+Glucose 30 g·L-1+Gel 2 g·L-1(pH 6.5)。研究发现棉花主茎叶叶柄、果枝叶叶柄、营养枝叶叶柄在愈伤组织生长速度方面有一定差异,在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方面,除严重衰老叶片的叶柄外,其它部位差异不显著。不同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在MSB+6-BA 0.05 mg·L-1+KT 0.02 mg·L-1+Sucrose 30 g·L-1+Gel 2 g·L-1(pH 6.5)培养基上,均能得到胚状体,并获得再生植株。可见棉花叶柄是优良的组织培养外植体。  相似文献   
56.
王晔  田晓莉 《作物学报》2013,39(10):1843-1848
以中棉所41和辽棉17为材料,采用单接穗双砧木嫁接的方法构建分根体系,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棉花幼苗钾吸收的系统反馈调节。分根处理6 d后,高钾侧(2.50 mmol L–1)根系(Sp.+K)的吸收能力受到低钾侧(0.01 mmol L–1)K+需求信号的诱导,吸收动力学参数Imax (最大吸收速率)与整根高钾对照(C.+K)相比增加了79%~92%;低钾侧根系(Sp.-K)的Imax则受到高钾侧K+供应信号的抑制,与整根低钾对照(C.-K)相比下降了27%~40%。中棉所41分根处理3 d后去除低钾侧根系,保留的高钾侧根系失去K+需求信号的诱导,其Imax下降。棉花幼苗K+吸收的这种反馈调节与地上部和根系的K+含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7.
“大丰麇鹿保护区共有麇鹿种群819头,其中野生麇鹿种群已达52头。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麇鹿群。”7月25日,江苏大丰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副主任丁玉华高兴地对前往采访的“绿色海疆万里行“采访团的记者介绍说,自从1986年麋鹿从英国回到故乡原生地,为了恢复其野生种群,大丰麇鹿保护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成功放养恢复野生麋鹿种群52头,其中,有20头为野生放养后的麋鹿在野外繁殖。大丰野生麋鹿种群的恢复结束了中国三百年没有野生麇鹿的历史。  相似文献   
5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渔业生产和水产品流通在改革春风吹拂下,取得了可喜成就。特别是商品鱼基地在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不仅自身的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且对全省渔业生产起到了率先示范作用。推动和促进了我省渔业生产和水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9.
为探讨翼果苔草、白颖苔草、披针叶苔草的无土草皮生产适宜播种量,在温室条件下进行育苗盘草皮生产,研究3种苔草5个播种量(翼果苔草:3.3、6.6、10.0、13.3、16.6 g/m2;白颖苔草:5.0、10.0、15.0、20.0、25.0 g/m2;披针叶苔草6.0、12.0、18.0、24.0、30.0 g/m2)对苔草无土草皮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显著影响草皮质量,随播种量提高3种苔草草皮的密度、质地、盖度、均一度均显著上升(P<0.05),但地下部生物量无显著差异。白颖苔草播种量达20.0 g/m2,披针叶苔草达18.0 g/m2后继续增加播种量,草皮质量除质地外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增加;翼果苔草播种量达13.3 g/m2后继续增加播种量,草皮质量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增加。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等权或加权情况下,3种苔草均以播种量最高的处理草皮质量最好。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及草皮质量,翼果苔草适宜播种量应不低于13...  相似文献   
60.
王晔  刘钊  肖爽  李芳军  吴霞  王保民  田晓莉 《作物学报》2021,(11):2111-2120
探讨PSAG12-IPT基因导入对棉花叶片衰老性状、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9个转化事件的纯合阳性株系为试验材料,于2011—2012年在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叶片衰老阶段IPT基因表达量大幅上调,Z+ZR类细胞分裂素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冀合321。根据Z+ZR类细胞分裂素含量将9个转PSAG12-IPT基因株系聚类分为抗衰老能力强、弱和中间型3大类,不同类型株系在叶片衰老阶段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野生型增加幅度不同。转基因株系单株成铃数(直径≥2 cm)和铃重与野生型相当或高于野生型,但各株系第一次收获时的吐絮率显著低于野生型,且降低幅度与抗衰老能力成正比。这导致抗衰老能力较强和中等的PSAG12-IPT过表达株系(OE-37和OE-38)因有效吐絮铃少而减产,而抗衰老能力弱的株系(OE-30)籽棉产量与野生型相当。PSAG12-IPT基因过表达株系的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显著高于野生型,马克隆值有增加趋势,其他品质指标与野生型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