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建筑工程中的造价控制是对建筑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影响的关键,因此,应对建设工程中的造价管理加强控制。文章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2.
作为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造价管理发挥着有效的作用.施工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而工程造价管理对建筑企业的经济造成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管理是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对造价进行合理的确定,并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促使企业的经营效果得到提升.本文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并对造价控制的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3.
王晓娟 《山东饲料》2013,(20):179+253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建设项目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同时也促使了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已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即工程规模大、涉及面广、技术复杂、周期长,使工程造价的管理任务非常繁重。加之工程造价管理业务的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工程造价控制在很多方面存在着误区,尤其体现在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核上,在此,浅谈一下作为工程造价人员应如何审核工程竣工结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25.
驼绒藜属植物为多年生强旱生半灌木,是干旱荒漠草场的优势种或建群种,是半荒漠区草原较为珍贵的野生优良饲用植物资源之一。由于野生驼绒藜种子寿命较短,败育现象严重,因此,我国野生驼绒藜群落正在逐渐减少,这也制约了该植物资源的推广、发展和利用。就驼绒藜属植物种子发育生理、败育生理、贮藏生理、劣变生理、萌发生理等进行了总结,以期为驼绒藜属植物种子生产及推广利用等提供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26.
黑水虻繁殖能力强、养殖成本低、无毒无污染,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较齐全,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脂肪酸,是一种颇具潜力的新型蛋白质饲料。研究表明,动物饲粮中添加黑水虻及其制品能够部分替代常规蛋白质饲料,改善动物生长或生产性能、提升产品品质和提高机体健康水平。本文综述了黑水虻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利用优势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其更好的应用于养殖业及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北京城区两个代表性带状遗址公园的考察对比总结,阐述了城墙遗址公园的主要特点。从城墙遗址公园设计要点,设计特色,设计元素等对定边明长城遗址公园的设计进行分析指导。  相似文献   
28.
快杀稗(二氯喹啉酸)快杀稗施用后300天内除水稻外不能种任何作物,十二个月之内不能种茄子、烟草,两年内不能种番茄、胡萝卜。此外,胡萝卜、芹菜、香菜等伞形花科作物对快杀稗非常敏感,不可用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湘南地区2个养牛基地县的5个典型肉牛养殖示范场的生产情况与经济效益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示范场不同养殖规模肉牛出栏率差别较大,以江华县荆州村示范场(规模为100头左右)出栏率最高迭41.2%,其投资收益率也为最高达39.2%;第二,随劳动力的增多,文化程度的提高,经济效益有增长的趋势。根据肉牛规模系数M显示,在湘南地区进行规模养殖时以100头规模较为适宜,采用适当放牧、补料,头均每年可盈利710元。  相似文献   
30.
为探明土壤水对旱地作物产量形成的有效性,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下旱地农田蒸发蒸腾特性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NTS)能够增加作物生长期间总蒸散量(ET),麦-豆和豆-麦两种轮作序列下春小麦田和豌豆田的总蒸散量均表现为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加秸秆覆盖(TS)。传统耕作土壤棵间蒸发量(E)均高于保护性耕作,春小麦田的土壤棵间蒸发量表现为TS>T>NT>NTS,棵间蒸发量占总蒸散量的比率(E/ET)依次为53.8%,48.8%,37.2%,34.9%;豌豆田棵间蒸发量表现为T>TS>NTS>NT,棵间蒸发量占总蒸散量的比率依次为44.1%,40.9%,35.1%,33.3%。蒸散量及腾发比与产量和WUE在其主要受影响的月份呈正相关关系,且产量与WUE随蒸散量与腾发比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